发挥北京东岳庙在现代社会的积极作用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信仰不仅影响信众,还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影响整个社会,推动社会进步。世界所有民族的文学、艺术、舞蹈、音乐、绘画、雕塑、戏曲、书法、建筑、语言文字、哲学、人文、民俗、养生、医药等等,都有宗教的深刻烙印,每个民族文化的起点都是其精神信仰,文化传统中蕴含着宗教性。上世纪上半叶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主流学者受西方中心论影响,否定儒、道、佛是宗教,进而否定中华文化的宗教性,认为中华文化是人类社会中唯一没有宗教性的文化。这种认识偏差使得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不仅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处于完全孤立的地位,而且丧失了精神信仰能够提供的种种宝贵的积极社会功能。宗教信仰不仅表现为文化,而且是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宗教信仰以其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起到丰富精神生活、提升人生境界、促进道德教化、改良社会等作用。在现代社会低俗文化充斥、高雅文化衰落的困境中,发展和弘扬健康的宗教文化,以真善美的高雅文化对抗市侩功利的庸俗文化,净化社会风气,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北京东岳庙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约700年的历史,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庙宇。作为京师最有影响力的道教古庙之一,东岳庙在现代社会中应当有怎样的定位,发挥什么作用,是道教界人士和有关各方都应当高度关注和清醒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像东岳庙这样历史地位重要的道教古庙位处京师首善之地,不应该仅仅被当做旧中国的历史遗迹供人观赏,也不应当简单复兴旧制、墨守成规,而应当努力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发挥积极的社会功能,争取成为首都精神文化的重要场所、中华文化复兴发展的重要基地。东岳庙不仅有深厚的历史传统资源和积淀,而且有颇具学养和现代眼光的神职人员骨干队伍。如能明确方向,善加努力,持之以恒,东岳庙应能为现代社会和谐作出突出贡献。
提升精神信仰
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关注和担忧的是日益严重的信仰缺失、信仰危机,人们深受物质主义的伤害,精神空虚的现象普遍存在,且至今尚未找到有效方法予以救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深层次讲,宗教性的缺失会导致精神性的消解。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化解信仰缺失的危机,从传统中华文化中挖掘精神信仰资源就显得极为重要。道教作为中华民族唯一土生土长的主要宗教,有深厚的精神信仰资源可供发掘利用。如果能够对传统典籍善加升华,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认识水平和信仰需求,将能作为现代人的精神信仰支柱而填补困扰我国社会已久的信仰缺失。
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曾经指出,“宗教是大多数民族和民族国家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的精神方向”,“宗教文化居于民族文化的核心地位,维系着民族共同体的延续和道德风俗。”共同的超越信仰能够把不同阶层、职业、教育背景和地域的人们凝聚在一起,是维系民族团结的重大要素。历史经验证明,能够让一个民族、一国国民形成认同和凝聚力的,主要是以精神信仰为基础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如果丧失其文化传统,就会丧失其精神文化认同,丧失其价值和道德观念的认同,进而丧失其民族凝聚力。因此,东岳庙如果能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弘扬和发展传统精神文化,不仅能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发展作出贡献,也能成为构建民族和社会凝聚力的重大资源。
重振社会道德
中国社会的道德衰败已是众所公认的不争事实,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普遍担忧。损人利己、巧取豪夺、诚信缺失、食品安全、穷奢极欲、官场腐败、造假侵权等等,这些在30多年前还会令人感觉耸人听闻的道德沦丧行为,如今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社会常态。道德衰败使得国民几乎人人都是受害者。提起道德沦丧,多数国民都在感叹、指责。前总理温家宝曾感叹道,中国“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显然,我国的公民道德已经到了亟待重建的关键时刻。能否成功重建民族的道德文明体系,既是民族复兴的先决条件,也是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我国曾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等口号。然而,社会道德状况持续恶化的现实提示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根本性,迫使社会重新全面审视问题,寻求走出道德困境的切实有效的新思路、新途径。多年来,我国社会道德建设难以奏效的原因,主要是道德主张当中缺少信仰的神圣性和约束力,这使道德主张因此不能有效转化为公民自觉的遵守意识和自律行为。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道德的本质是人们内心的自律。马克思也曾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些说明法律、政治号召、强制措施等外在的手段并不能有效维持社会道德,在人们的内心建立起有约束力的道德自律意识才是社会道德体系能否成功重建的关键。因此,宗教信仰作为一种内心自律,能够而且应该在我国社会道德重建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传统道教在扬善抑恶、维护和提升社会道德中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有许多宝贵资源可资利用。“道德”一词就出自老子的《道德经》;道教重要经典如《太上感应篇》、《太平经》、《全真清规》、《正一五戒品》等等都是以扬善抑恶、倡导道德为宗旨的经典,道教的几乎所有主要经典都贯穿了弘道扬善的基本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讲,道教可以说是一种以提升社会道德为己任的精神信仰,能够成为我国社会道德重建的主要力量之一。
北京东岳庙作为京都地区道教主要庙宇之一,以各种形式体现了道教扬善抑恶、维护社会道德的基本理念。例如,该庙的七十六司殿堂前都挂有白底黑字的楹联,内容既是对各殿司神职能的诠释,也是中国人善恶报应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些楹联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意蕴深长,寓含深刻的人生道德哲理,表现为对世人戒恶扬善的警示,与道教各主要经典的劝善戒恶道德传统一脉相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北京东岳庙应该发扬优秀传统,以重建社会道德体系为己任,努力成为现代社会道德的主要建设者和倡导者,并在此过程中扩大其社会影响力。为此,东岳庙不仅需要继承发扬传统的资源和形式,而且需要创新发展,广泛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加强其感召力和影响力,才能牢固树立其道德高地的地位。
举办慈善公益
宗教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是举办慈善活动,提供社会公益服务。多方位的慈善公益活动充分体现宗教教人为善的基本宗旨,能够净化社会风气、带动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和人心向善。
就此而言,应发扬光大北京东岳庙慈善公益的优秀传统。清道光年间,东岳庙主持马宜麟就四处募化,创办义学,收容家境贫寒的子弟入学,成为旧中国慈善活动的典型代表。在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北京东岳庙可以通过开展各项群众活动,广泛积聚社会力量和社会剩余财富,用以举办形式多样的公益慈善活动,成为慈善公益活动的卓越带动者。
积极举办慈善公益活动,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非常有利于道教自身层次的提高和形象的改善。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社会兴起一股否定传统中华文化、诋毁打击本土宗教的风潮,其后果延续至今。道教是这股风潮的最大受害者。在民国初年以来一大批“知识精英”的带动下,道教被贬为“封建迷信,民族糟粕”,受到反复打击,并最终在“文革”中遭到全面禁止。迫于生存所需,部分道教人士热衷于占卜堪舆等赚钱小技,而忽视道教的崇高信仰和上层建筑,致使道教在公众认识中更加走向低端,进一步损坏了道教的形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开展慈善公益活动,也有利于一洗百年以来强加给道教的污蔑不实之词,树立起道教新形象。
传承传统文化
虽然经受过近代激进思潮的冲击和“文革”等历次政治运动的毁灭性破坏,北京东岳庙内仍然保存了许多深具特色的道教建筑、石碑、匾额和楹联等文化遗产。这些遗迹具有丰富的道教和传统文化内涵,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研究考证中国传统文化、道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北京的民俗文化和历史上北京人的精神思想,都是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政府将东岳庙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该庙内设立北京民俗博物馆,都有利于幸存文物的保留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但仅此还远不足以充分发挥该庙的积极社会功能,庙内神职人员尚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创新,开展多项活动以深化和展示道教精神文化的教化力和亲和力。例如,可以制备图文并茂的音像影音资料供信众游客观看,可以强化教职人员的文化教育和素质培养,可以组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讲经布道,可以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举办面向社会的讲座、沙龙,等等。
文化传承可以开发利用的另一种形式是庙会。汉语中的“社会”一词,其实来源于庙会。“社”是土神,“社会”原指在土神庙前举行的迎神赛会,以后才衍伸为现代意义的“社会”。由此可见,庙会既是社会形成的原始基础,也是凝聚社会的重要文化形式。东岳庙的庙会曾是北京民众精神、文化、贸易、娱乐的盛大聚会,1949年之后停办,2002年起恢复举办。但在商业贸易和文化娱乐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如果墨守旧日的庙会形式,显然已经不能继续维持原有的社会功能。有必要审时度势,在现有的历史条件下对其形式和内容都进行创新,使其具备高度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文化内涵,才能恢复和加强东岳庙在民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