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亿万富豪相继自杀的原因
有评论说这显示部分富豪在财富、意志乃至生命方面的脆弱。5月23日凌晨,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昌从自己的寓所坠楼而亡……金利斌、高庆昌、卢立强、魏东、裘祖贻、乔金岭……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经先后有9位亿万富豪相继自杀。
在告别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这些曾经声名显赫的商界精英想了些什么?他们曾经创造的人生价值和社会财富令人艳羡,却因为一些至今不为外界所知的原因,采取了“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人生。(山东商报 )
[b]1.魏东[/b]
[b] 九芝堂集团董事、涌金系掌门人。[/b]
2008年4月29日,魏东在其位于北京紫竹院附近的居所坠楼身亡,年仅41岁。
生于1967年的魏东,生前是中国商界的一位传奇人物。魏东祖籍湖南湘西,拥有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1994年,魏东在北京成立北京涌金财经顾问公司。次年,北京涌金以2亿元注册资金在上海青浦县小蒸镇成立上海涌金实业公司,涌金系的财富之旅就此起航。
魏东为何在涌金系鼎盛时期突然自杀?外界盛传多种说法:有人表示魏东在自杀前身患严重的抑郁症,心理压力巨大;坊间也有传闻说魏东生前被卷入“王益案”,并曾被有关部门“约谈”。
[b]2.高庆昌[/b]
[b] 万昌科技董事长。[/b]
2011年5月23日,上市仅3天的万昌科技,就传出董事长高庆昌跳楼身亡的消息。
现年68岁的高庆昌是山东淄博市的知名人物,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这位带领万昌科技登陆深证中小板的企业家,其发家地也在万昌科技股份的所在地淄博市临淄区。
有关高的死因,其家属对外表示,高庆昌患抑郁症,长期服药。
[b]3.卢立强[/b]
[b] 珠光集团浙江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b]
2011年5月20日,浙江台州知名商人、珠光集团浙江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立强,被人发现沉尸在台州灵湖。
尽管他拥有多达6家企业,但他的相关债务高达4.2亿,错综复杂的债务问题可能是导致其投湖自杀的直接因素。
[b]4.乔金岭[/b]
[b] 前“河南首富”、黄河集团董事长。[/b]
2003年9月7日,拥有10亿元身家的前“河南首富”、河南黄河集团董事长乔金岭,在他位于河南长葛市的别墅内自缢身亡。
2002年,他以1.2亿美元的资产排名福布斯内地富豪榜第58位,有“河南首富”之称。
有评论说,乔金岭在贫穷困厄、创业坎坷之时尚且热爱生命,而在他富有、声誉日隆、事业也蒸蒸日上的时候,却要突然弃世而去。乔金岭事件,凸显了中国富豪在财富、意志乃至生命方面的脆弱性。
[b]5.张树鸿[/b]
[b] 佛山利达玩具有限公司副董事长。[/b]
2007年8月11日,由于在轰动全球的美泰玩具召回事件中“身败名裂”,佛山利达玩具厂(下称“利达”)老板张树鸿,在自己的厂房一角上吊自杀。
近乎讽刺的是,在张树鸿死后,召回事件的“罪魁祸首”被归结于利达的油漆供应商。按照美泰对代工厂的要求,油漆供应商可由美泰提供质量标准,利达自行决定。而利达的油漆供应商一直与利达合作稳定,其老板还是张树鸿的好友。
但逝者难还,张树鸿成为召回事件的牺牲品。
[b] 6.赵恩龙[/b]
[b] 山西鑫龙集团董事长。[/b]
2005年1月1日,赵恩龙跳楼身亡,时年52岁。
据警方在现场获得的赵的遗书显示,赵恩龙把自己自杀的原因描述为:政策变化快,负担过重,银行的贷款无法如期归还,借了朋友一些钱,不要说兑现当时约定的利息,就是本钱也无法归还,上门讨债的人很多等等。
鑫龙集团一度拥有4家控股公司,4家关联公司,涉足电解铝、餐饮、制药、房地产、酒店、生物技术等众多行业。但正是盲目的多元化,使得鑫龙集团自己把自己活活“撑死”。
[b] 7.徐凯[/b]
[b] 陕西金花集团副总裁、*ST金花副董事长。[/b]
2005年1月7日,徐凯在西安某酒店上吊自杀,时年56岁。徐的自杀,更多是其个人生活问题所带来的压力。据媒体报道,徐凯一生有过3次婚姻,且均以失败告终。频繁的感情危机对徐凯打击颇大。此外,徐凯身患多种慢性病,不堪健康问题的困扰,也可能是其厌世的原因之一。
[b] 8.赵庆斌[/b]
[b] 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b]
2005年1月13日赵庆斌跳楼身亡。
赵庆斌之死,给外界留下了一团难以解开的迷雾。赵最直接的死因是轰动一时的“高山案”。
2005年1月4日,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爆出客户存款被卷包大案,松街支行行长高山,伙同北京绿洲世纪公司董事长李东哲等人,将支行客户的巨额存款总计6亿多元转移到国外,并且已在案发之前潜逃到加拿大。在得知“高山案”案发后,赵从自家窗户一跃而出。
[b] 9.裘祖贻[/b]
[b] 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b]
裘祖贻之死,源于当年轰动一时的“欣弗事件”。裘祖贻承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压力,2006年10月31日,裘祖贻最终选择与“欣弗”一同“谢罪”。 那么有钱也不会捐点给我们穷人再自寻短见,真看不起这种富而不智的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