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历史

崇左市位于广西的西南部,是桂西南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崇左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国的左江河畔。2003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宁地区成立地级崇左市。全市辖江州区和扶绥、宁明、龙州、大新、天等5个县,代管凭祥市。总计38镇48乡。总面积1.74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6万,居住着壮、汉、瑶、苗、回、侗、水、京等民族,其中壮族占87.76%。是中国壮族人口比率最高的地级市。
历史沿革:  
秦以前为壮族先民骆越民族聚居之地。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地区后,设桂林、象、南海三郡,象郡治所临尘(今崇左市区)。公元前207年,秦亡,赵佗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建南越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汉灭南越。公元前106年,汉朝又分全国为13州刺史部,象郡属交趾刺史部(治所龙编县,今越南北江)。汉元凤五年(公元前76年)废象郡,属地归?d(郁)林郡(治所布山县,今广西桂平)。三国时,郁林属吴。永安七年(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孙吴析交州分置广州(治所南海,今广州市),郁林郡为广州管辖。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从郁林郡分出晋兴郡(治所晋兴县,今南宁市),左江地区属晋兴郡,历经南朝宋、齐、梁、陈4个朝代。唐属邕管太平羁縻州。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置太平寨(治今崇左)、古万寨(治今扶绥县西北)。太平寨辖太平、万承、思同、上下思城、思明、结安等土州峒,古万寨辖江州、左州,茗盈、全茗、镇远属邕州。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8年)置思明路,至元二十九年闰六月(公元1292年)置太平路。太平路治所今太平镇,辖崇善、陀陵、永康、罗阳、华阳等土县和太平、思诚、养利、安平、万承、全茗、镇远、思同、茗盈、龙英、结安、佶伦、都结、左等土州,辖境相当于今江州区大部、龙州县、大新县中部东部、天等县东部和隆安县西部;思明路治所今宁明县明江镇,辖思明、上思、江州(领罗白土县)、忠、上石西、下石西、迁隆、思陵等土州,辖境相当于今宁明县、上思县、凭祥市、江州区南部和扶绥县南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为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平府、思明府。太平府辖太平、思城、养利、安平、万承、全茗、镇远、思同、茗盈、龙英、结安、结伦、都结、永康、上龙、左等土州和崇善、罗阳等县。思明府辖思明、忠、上石西等土州,辖境相当于今宁明县。凭祥、江州直隶于广西布政司。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降思明府为太平府辖土思州。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撤销府制,由省直接统辖各县。1916年9月,龙英、全茗、茗盈三土州合并为龙茗县;镇远、结安、佶伦、都结四土州合并为镇结县;1917年,向武、都康、上映三土州合并为向都县。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全省划分为6道,崇左属镇南道(治今龙州)。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8月,废除道制,各县行政直接由省辖。对实行土州制的地方继续“改土归流”,土司制度逐渐瓦解。1930年2月1日,在邓小平等领导下,举行了龙州起义,建立左江革命委员会,下辖龙州、崇善、凭祥、上金、养利、龙茗等县革命委员会。解放前夕,大部分属第七行政督察区,小部分属第四、第六行政督察区。第七区,治龙津(今龙州)。辖龙津、崇善、左县、凭祥、宁明、明江、上金、雷平、万承、养利、思乐等11个县。扶南、绥渌、同正3个县(今扶绥县)在第四区。镇结、龙茗、向都3个县(今天等县)在第六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左江地区属龙州专区。1951年6月,镇结县与向都县合并为镇向县,7月扶南、绥渌、同正3个县合并置扶绥县,9月镇向又与龙茗合并为镇都县(1957年4月更名天等县),凭祥、宁明、明江3个县合并置镇南县。1952年,雷平、万承、养利3个县合并置大新县,龙津、上金2个县合并置丽江县。8月11日,崇善县与左县合并置崇左县,龙州专区更名为崇左专区。“崇左”因此得名。1953年4月23日,崇左、宾阳两专区合并置邕宁专区。丽江县因与云南省丽江县同名,改称龙津县(1962年复名龙州县)。撤销镇南、思乐两县,合并置宁明县。1954年,撤销邕宁专区划入桂西僮族自治区(行政公署级),1956年3月2日更名为桂西僮族自治州。1956年10月宁明县析凭祥市。1957年12月20日,撤销桂西僮族自治州,复立邕宁专区,1958年11月14日更名为南宁专区,1971年更名为南宁地区。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宁地区成立地级崇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