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凡是在马拉松比赛中取胜的,大多数是跟跑者,而很少是领跑者。这一结果虽然令人感到费解但细究起来也并不意外。马拉松比赛不仅需要速度,更需要持久耐力。在赛场上,领跑者不仅比别人要耗费更多的体力,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视野狭窄,战术意图很容易被人识破;而跟跑者,常常以逸待劳,视野开阔,战术意图隐蔽,不容易被发觉,时机一到会突然发力,一举超越领跑者。
经商和马拉松长跑比赛看似毫不相干,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就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营销策略,它几乎不研发新产品,而是等别的公司新产品问世后,就立即派出员工,征求用户对该产品的意见和建议,迅速开发出更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而这一产品经常比其他公司的产品设计得好,顾客更喜欢。他们说:“我们有意在技术上落后两三年,把产品的试用和打开市场的工作让别人来做,而后根据试用反映和市场反馈,再来研究设计自己的新产品。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避免走弯路,减少在人力、物力、经费和时间等方面的浪费。”可以说,这就是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跟跑战略”。
无独有偶,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发展也得益于此。当日本的日产汽车公司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成功开发、生产出“SANI”大众化的汽车后,丰田汽车公司却欣喜若狂,因为日产公司铺天盖地的宣传激起了人们对汽车的兴趣。让丰田公司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丰田公司充分研究了“SANI”汽车的优缺点,节省了大量前期研发费用的“卡罗露”版汽车,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丰田公司也因此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和日本丰田公司的成功,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看似起步慢,实力不如别人的“跟跑者”要紧紧盯住“领跑者”,积累优势,照样能后来居上,取得竞争的最后胜利。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作为一个有远见卓识、有战略头脑的企业家,需要关注的是竞争的胜负、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在企业还没有绝对竞争实力的情况下,暂且屈居人后,韬光养晦,以逸待劳,积累实力,厚积薄发,充当一位有头脑、有积极进取心的“跟跑者”又何尝不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