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易中天在港同台解读中华文化经典

  新华社香港7月22日电(记者王丽丽)因解读中华文化经典《论语》和播讲“三国”历史而走红的内地学者于丹和易中天22日在香港举行文化讲座,与读者共同分享阅读文化经典的心得体会。

  于丹和易中天以亲身体验告诉读者,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可以解读经典,千万之心则有千万之得。
  作为《亚洲周刊》20周年文化讲座的重头戏,此次讲座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举行,能容纳1000人左右的音乐厅内座无虚席。目前正在举行的第十八届香港书展上,于丹和易中天的作品也大受欢迎。
  讲座以对谈的方式展开,沙发茶几取代了高高的演讲台,现场气氛轻松自然。于丹和易中天不约而同选择了中式服装,于丹的中式装束中不乏时尚元素,而易中天现学现卖的粤语“大家好”则赢得满堂彩。
  谈起“阅读”经历,于丹说,阅读经典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知识,第二是经验,第三是悟性。读经典应该像东晋诗人陶渊明一样,“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易中天则表示,今天解读经典只是起到导读的作用。中华文化经典中并非黑白分明,更多是灰色地带,在解读过程中要不断拓展、吸纳、碰撞。多元并生的文化才是健康的,生生不息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
  讲座中也不乏精彩的辩论。关于“君子”和“小人”的界定,易中天认为,“君子”是一个比较高的道德标准,在现代社会,“君子”可以独善其身,“小人”不妨自得其乐。于丹则认为,“君子”之道人人可为,“君子”不是一生的标签,也不是墓志铭,“君子”的标准是流动的、变化的,人们随时可以用自省的方式唤醒内心的“君子”言行。
  整个讲座中,于丹延续了她一贯的快人快语风格,易中天则是从容中带出幽默。两人通俗易懂的讲解,妙语连珠的辩论,信手拈来的现代词汇和俏皮话,尽显“学术明星”的风采。
  讲座最后是读者提问环节。当有人问到如果重拍“三国”故事应该怎么拍时,于丹回答说,应该抓住历史与道德的悖论,淡化每个人物的“脸谱”。她表示,目前有关“三国”的影视作品还没有拍透。
  还有读者问到应该什么时候读经典,易中天回答说,想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从自己想读的那一天开始读。什么时候读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所感悟。
  当有读者问于丹和易中天对香港的感受和看法时,于丹说:“我喜欢香港的多元化和活力,动感之都名不虚传。”易中天则表示:“我喜欢香港的有序。”(完)
八字预测、六爻占卜、奇门遁甲、风水策划、预测分析、情感挽回、情感预测、情感咨询、和合风水、催婚姻风水、斩桃花风水、回心转意和合风水、七日和合风水、和合文化易学风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