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解除不安的方法
人类第三种解除不安的方法就是博爱,这是真爱,是人与人之间最良好、最具建设性的关系;成熟的爱是在保存自己的完整之下,与别人建立合理的结合关系。它是从生命中流露出来的完美情感,是沟通彼此的力量,是人类互助、友爱、慈悲的根源。成熟的爱是在彼此关怀中结合成为一体,但每个人仍旧保持了自己的独立、自由和完整。这种爱的特性是给予,而非占有;是友爱,而非对立。给予对于人类的心灵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自己能力的最高表现。因为只有内心真正丰足的人才可能给予;同时也只有在给予中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富饶和存在,它使人感受到生命力、喜悦和满足。
和给予相对的是剥削和囤积,它在心理活动上表现出贪婪和贫穷的反应。贪求财货利益就是“爱欲”;乞求神恩和寻求别人给予爱就是“爱著”;为了别人赞美而行善就是“爱法”。这些都具有剥削和占有的本质,都不是真爱,因为它破坏了自由和自我统整。当一个人不能力行“无为而有以为”,不明白“无用之用”的道理时,是不会对别人产生真爱和博爱的。
傍予原是人类的天性,但是在物质欲望高涨的感性文化下,往往被强烈的私欲压抑下去,而压抑“给予”的天性,却造成心灵的贫乏、空虚和苍白。给予是人类心灵的一种需要,但是有些人因为贪执,想囤积财货,倾向于自我防卫以致不能给予;有些人则因真正的贫穷而无力布施,以致不能享受给予的快乐,在生活上显得黯淡无光。弗洛姆说:“贫穷所以那般贬抑人,并非它直接导致痛苦,而是它剥夺了享受给予的喜悦。”他说明了贫穷的人自觉没有光彩的原因。不过,给予的未必都是财货(财施),更重要的则是精神上的给予(法施),包括日常待人的态度和德行。一个人若时时实践礼让信守,心怀忠孝美德,必能以其德“给予”他的亲长和同胞,而使自己变得丰足快乐。孔子说:“富润屋,德润身。”能实践孝悌忠信之德,就是一种对别人的给予,这种给予同样使人感受到丰足,有时尤甚于财施的快感。
傍予能够使人感到丰足,剥夺和囤积则使人感到匮乏,因此佛法上把布施列入六波罗蜜(通往醒觉之路)之首,足见它的重要。现在我们从心理学的观点,对博爱加以分析:
(一)关怀与愍念有情
爱不只是关心或关怀,重要的是去实践,伸出你的援手去帮助对方,如果只有关心而不去实践,往往使自己的爱流于花言巧语,形成一种“无能的爱”。比如母亲应尽照顾子女之责,如果她不能尽责,疏忽抚育,不给予正当的教育,即使用诗篇来形容她的爱,亦是徒然。有一位母亲因为丈夫不能给她某些方面的满足,于是抛下幼子,一走了之,另寻他欢。有时偷偷回家探望子女,她泪流满面地告诉邻居说是如何地念子情切,事实上,这种爱只是一种虚妄,不是一种实现;她的语言和眼泪只是一种情绪,而非真正的母爱。又比如说,许多人都很爱花,但是遇见花就伸手采摘,这怎能算是真正的爱花?采摘是摧花而非爱花;另外有些人把心爱的花苗千方百计地弄来种在院子里,但是种了花却疏于施肥浇水,不久便枯死了。这样虽说爱花,但却没有付诸行动去照顾它,只能称之为无能的爱。我们对子女、对亲长、对同胞乃至对社会国家的爱,都必须付出切实的照顾和关怀。
心理学对爱的内涵非常强调实践和关怀,但佛法则在这两个属性之外,更重视施爱者之无所求心,即不求回报,不求别人的赞誉,甚至也不心存实践佛法之心。《大般若经》上说:
菩萨欲疾证得一切智慧,
穷未来际,
利乐有情;
应观法空,
缘一切智具胜功德,
愍念有情受贫匮苦,
应行布施波罗蜜多。
一个人要做到关怀别人,实际伸出援手,并非易事,但要心存“法空”,甚至连“心存法空”都没有,那就更难了。但无论如何,一个人如果肯存心去愍念有情,能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他的功德已经能与菩萨等同了。
(二)负责与住不退地
爱的第二个因素是负责。责任并非由外界加予的负担,而是一个人对于施爱的对象所做的回应。负责肯定了一个人的存在,逃避表现了生命之无能。负责使一个人坚强起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它是实现生命的契机。比如有一位老师,终日以教育为职志,观察学生的需要,随时做适当的辅导,考核学生的优缺点,时时加以矫正和鼓励,这就是负责,就是尊贵的教育爱。《中庸》云:“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其所言的载物、覆物与成物就是负责与弘毅。一个人若能够民胞物与,时时准备回应和奉献,那就是博爱,就是高明博厚。
昂责表示一个人具有回应的能力,回应与反应显然不同:所谓反应是指一个人对某一外来刺激所做的应对,它不涉及善恶好坏的问题。回应则不同,它涉及价值判断,涉及施与受双方面的妥当性。一个能负责的人必然能承担给予所必须付出的艰辛,并对行为的结果表示关心,因此,具有负责性格的人,他的思想是积极的、热心的,他时时刻刻都是精神充沛、自强不息的人。
一个具有负责性格的人,不但能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能对别人负责,因此他具有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和温和的谈吐。他们在事业上表现出拓荒者的耐劳,在待人方面则表现得踏实敦厚,他们因为可靠、勤劳和关心别人,而获相当的成功。佛法告诉我们,一个人必须“精进”,必须“住不退地”,一个人若能在修行、事业各方面,本着常道,精进不退,就是负责。《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中说,广修供养是十大功德之一,所谓供养的本质就是负责和实践。供养有法供养等,包括劝人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性供养等,其中以法供养为第一,因为法供养包含了其他种种供养,能根据佛法的旨意去实践,去服务社会,就可以成就大乘法器。
“负责”就是服务社会,佛经上称之谓“利乐有情”,而利乐有情就是菩萨初心。
《大般若经》云:
发菩萨初心即胜过小乘后心,须知菩萨不退心力,胜过其余神力,最为无上。但起退心者,非真菩萨而是增上慢。
想证入无上智慧,须将自己的才智相应地正确发挥出来。一个人能把自己的智慧用来利乐有情、服务社会,而又努力不懈,就是行菩萨行。能这样做,生活就会有朝气,事业也易于成功,在修行办道上也必然精进有成。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能爱人者必也能自爱。”能懂得对外负责、利乐有情的人,必然也能利乐自己,这就是博爱的自然回报。
(三)尊重与善巧方便
必怀涉及照顾和实践,负责包融回应和力行,这样的爱还是不够完整,因此在施爱时,必须对所爱的对象加以尊重,以免关怀和责任变为控制。尊重意味着根据对方的本质去给予、去帮助,而非合我意、合我用途地加以操纵。不尊重对方的爱,即使发生在亲子之间亦同属不幸。许多父母平时对子女照顾备至,可是在子女的婚姻和事业上却固执己见,强迫子女听从,结果造成了许多不幸的事件。例如强迫子女听从父母指定的行业,以致兴趣不合或不能发挥所长,埋没了天赋,铸成终身遗憾。又有些父母乱点鸳鸯谱,对子女也会造成许多不幸,这种不尊重子女的爱,便失去了爱的本质。《大般若经》上说:
无数菩萨,行菩萨行种种差别,无数如来,种种方便,饶益有情。
这充分说明了无数菩萨与如来是多么慈悲!多么能尊重每一个人的个别差异和需要,而予以关怀与协助!
我们可以说,佛陀从初转法轮度阿若乔陈如,到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这中间所说的十二部经都是法施,都是为了彼此互不相同的个性而说的不同解脱之道。《坛经》上说:“一即是一切,一切即是一。”每一个人的因缘不同,学习的方法各异,因此要通过尊重,通过对个性的尊重,才能协助一个人自觉、自悟与自度。佛陀所说的“万法”只是为了适应个人需要所做的权宜过程,最后的目标是获得开悟,实现正等正觉,因此一切方法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对个性的尊重。大慈大悲的爱也是一种尊重的爱。观世音菩萨在楞严法会上对佛陀说:
世尊!
由我供养观音如来,
蒙彼如来授我如法闻熏闻修金刚三昧,
与佛如来同慈力故,
令我身成三十二应,
入诸国土。
于是,他逐一列举出三十二种启发有情众生的方法,他的三十二应代表他能扮演三十二种角色,在娑婆世界里接近有情众生,帮助他们,协助他们,启发他们,使他们获得开悟。此外,他还有十四种无畏功德,救灾救难,他说:
世尊!
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
与诸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
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他所举出的十四种功德,就是针对当时一般人所遭遇的灾难和苦闷,而献身的种种济危救难的善行。
每一个人的根性、因缘、遭遇都不相同,爱不是一个模子去行善布施,而是因人、事、时、地的差异,给予不同的回应,那才是真爱,才是慈悲。
(四)了解与智慧
再次,如果我们不了解别人,就不能尊敬别人,也不能正确地关怀别人,并对他负起责任。了解一件事情或一个人, 必须有足够的知识。
西哲说:“知识即道德。”父母想爱护子女,必须懂得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子女想孝顺亲长,也必须了解老人的心理,否则你的爱可能白费力气,甚或产生误解,或造成有害的爱。有位年轻的母亲,她看到孩子出麻疹,发高烧又冒汗,于是把窗户打开,让孩子乘乘凉,结果反而罹患感冒,并发肺炎,险些送掉了小命,这就是缺乏知识的后果。
爱人不但要了解对方,同时要了解自己,也就是说,自己必先了解自己能给予什么,才能正确地给予。拿爱国做比喻:我们想爱国,必先明白国家需要的是什么,然后根据自己之所能去给予;爱国并非建立在非难和批评上,而是要尽己所能去奉献,只顾批评而不奉献,就是生活上的溃败。《大般若经》对博爱的布施、给予或奉献也有精深的解释,认为布施或给予必须依照最大的知识和智慧,以悲天悯人的襟怀去做奉献和给予,只有能应用种种知识和创造力,才能实现圆满的人生,参透生命的最高智慧──菩提。
一个人有了智慧,能深深地了解人心,他才能针对别人的需要,维护别人的自尊,做最适当的布施,使对方获得饶益;有智慧的人帮助别人是无形的、暗中的、不居功的,而且是针对对方的需要,这种行持在佛法上称为善巧方便布施。
《大般若经》上说:
有巧方便所行布施及 随喜回向所引善根;
如月如日如吠琉璃宝如马宝。
常于有情,作大饶益;
如真金,如日月……。
应起决定施心,
应学无染布施;
臂诸法,若顺若违,
皆能助引一切智智。
帮助别人不但需要知识和智慧,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所求,没有居功的用心,只有这样的布施行为,才会为自己带来丰足感和自在感,而使智慧衍生更丰富的智慧。
倘若一个人的给予是有所求的话,则不论所求为何,均非完美,因为只有无为的爱才是由清净心所发出的爱,才是自我实现所发出的真爱,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行于布施”的本义。
博爱的本质是给予而不是占有,给予是自我实现的开始,它的过程是丰足和喜悦,它的终点是人生的圆满和自在。给予只有在懂得“无用之用”的人手里,才真正表现了生命的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