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哈佛读研究生的第一年很幸运,有全额奖学金,可以让我一心一意地念书。第二年就没有那么惬意了,只好向校方申请助教奖学金,即替教授打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递了表格后,我心中就七上八下地等候消息。
不久便收到一封校方公函,打开一看,顿时愣住了,第一个反应是,一定有人捉弄我,这是封不可靠的信!为什么呢?因为信一开头就尊称我“阁下”(sir),而不是一般的称呼“先生”(Mister)。我只是个微不足道的二年级研究生,写信人代表高高在上的哈佛大学校长及校董,叫我“先生”,已经受宠若惊了,怎能担当得起“阁下”的尊称?
信的第二句话也离谱得很:“我恳求地告知您,校长及校董开会后,决定聘请您为助教……”等等。“我恳求”原文是“I Beg to”,一般是居下对上的口气。如此谦恭,让人如何消受?
最让人吃惊的是信的落款,自称为“您顺从的仆人(Your Obedient Servant)”,这真是匪夷所思了。
所以,我看完了信,心想一定是哪位学兄跟我开玩笑,炮制这样的信来寻开心。但是,看看信纸信封都是正式校方用笺,又觉得不易作伪。可是堂堂的哈佛校方,会对默默无闻的学生如此宠语相称吗?难道我是在做梦?
我们的历史书中,有许多像三顾茅庐,折节求贤的记载,但是被邀请出山的,都已盛誉卓卓,寂寂无名的小人物绝对不会受到这般礼遇的。虽有像战国四公子孟尝君这样的人,鸡鸣狗盗者都可以来门下做食客,但主人还没有谦卑到自称为佣仆的地步。倒有近代政治家,口口声声自称公仆,但那当得了真吗,哄哄老百姓罢了。如此说来,难道这些对人谦恭的词句,是这座高等学府的传统?
我向一位读文科的学长请教,他说以仆人自称的做法,在一两百年前西洋公文书信中,倒是常有的,不过以此用在给学生的信中,也并不多见。想必是校方有意沿袭古风,以表尊师重教,难得的是连学生助教,都一视同仁。
第二天我怀着胆怯猜疑的心情,去国际留学生中心和人事处查询,校方肯定这封信果然货真价实。校方还介绍说,做了助教,有薪可支,学费全免,甚至可以成为教授俱乐部会员。我觉得这些福利虽然重要,但那封礼贤下士的信,才是最珍贵的奖励。当时我许下一个愿望,如果将来成为富翁,一定捐巨款给学校。
此后的年月,这封信一直挂在我办公室的墙上。惭愧的是自己没有变成大富翁,毕业后兢兢业业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每年只给母校寄去微薄的心意,但是我很高兴看到有许多校友大笔献金回馈母校。我想,他们必定也接到过类似的信函,或身受过相似的礼遇。我常常提醒自己,对学生要以自己的经验为榜样,尊重他人,待之以礼,希望一封类似“顺从的仆人”的信,也能一辈子挂在他们的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