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弟子有若

  有若,姓有名若,字子有,时人尊称为有子,比孔子小四十三岁,鲁国人。
  他尊奉孔子,认为孔子是出类拔萃的天下第一圣人。他刻苦学习孔子的思想,发扬“学而不厌”的精神,以火烙手,以防瞌睡,日夜攻读。对孔子的思想往往做出符合原意的解释和理解,根据孔子关于在上位的人能用浓厚感情对待亲族、老百姓就会走向仁德的教导,成为有道德孝悌的人,不会犯上做乱,孝悌是人修养的根本,孝悌是“仁”之本。因而主张以“礼”为准绳,以“和”为原则处理事情。他认为人要守信义,一切盟约符合“仁”、“礼”都要兑现。

  《礼记·檀弓》中也有几条关于有若言行的记载,一条记载是:“有子问于曾子曰:闻丧于夫子乎?”一次有若问曾参:你听过孔老夫子讲关于“丧”的言论吗?曾参回答说:听说过,不就是“丧欲速贫,死欲速朽”嘛!听了后,有若却说: 是非君子之言也。(这种话,不是君子所应当说的。)”曾参又强调说:“参也闻诸夫子也。(曾参我是亲自听夫子他老人家讲的啊。)”有若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参再次强调说:“参也与子游闻之。(我是与子游两个人一起听夫子他老人家讲的啊。)”有若这时却说:“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好罢,就算是这样吧。但是夫子他老人家是有原因、有所指才这样讲的。)”曾参就把有若这些话告诉子游。子游听了就大声说:“真了不起呀(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有若的言论简直像老夫子啊)!”于是子游就对曾参讲:从前夫子居于宋,见司马桓魋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就说:“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所以说,“死之欲速朽”这话,夫子他老人家是对司马桓魋的奢侈行为而发出的感叹。


  对于另一句“丧欲速贫”,子游也告诉曾参说,这是孔子他老人家针对“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的行为,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所以说,“丧之欲速贫”,这句话是针对南宫敬的贪财而言的。曾参听了子游的解释后,又转来把子游这番话对有若学说了一遍。有若说,就是嘛,所以我一直讲:“非夫子之言也。”曾参这时就问有若:你怎么知道这话不是夫子他老人家的本意呢?有若就说:夫子在鲁国担任中都宰时,制定的葬仪制度规定:棺木要四寸厚,椁木要五寸厚,根据这些,我就知道他老人家是不希望死者速朽的了;夫子他老人家失掉鲁国司寇的职务后,打算到荆地去谋职, 马上就派了子夏去打点,接着又派了冉有去,我从这些行动就理解到夫子他老人家是不愿意速贫的了!所以我认为“丧欲速贫,死欲速朽”这两句话不应当是君子的想法,也决不会是夫子他老人家的心愿了!上面曾参与有若这段对话,至少让我们了解到两点:一是有若的智慧确实像孔子,并非仅仅是相貌像孔子而已;二是正因为有若对孔子的心理揣摩得太深刻太了解了,也许这就引起了一些弟子的猜忌。

  他的孝悌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汉朝设“孝悌力田”、“举孝廉”时多以他的话为依据他主张减轻剥削、寓富于民的思想,成为后世贤卧规劝帝王的名言。有若为人的易笃行,是孔子晚年的晚年弟子。他强记好古,在与鲁哀公论政时,提出“百姓富足了,国君怎么会不够?百姓贫穷,用度不够,国君又怎么会够”的“贵民”观点。他还提出“善事父母和兄长是仁的根本”,“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等主张。丰富了儒家的学说。因为有若的相貌和孔子长得非常相像,所以当孔子去世以后,弟子们思念老师,就把有若当作老师一样的对待。
八字预测、六爻占卜、奇门遁甲、风水策划、预测分析、情感挽回、情感预测、情感咨询、和合风水、催婚姻风水、斩桃花风水、回心转意和合风水、七日和合风水、和合文化易学风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