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科兩次到青城山,考證納西古樂的源流 青城山道教音樂,歷史悠久。《魏書.釋老志》記載:“張陵受道于鵠鳴,因傳《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受,其事大成,齋祠跪拜,各成法道。”並制定了“祈醮之科”、“定律之音,形成了青城山道教音樂的早期形態。
清咸豐年間,青城道士張孔山入道青城山後精心研修蜀派古琴指法和演奏技巧,結合青城道樂和經韻傳統,對古樂《高山流水》進行了再創作,用“大打圓”手法及大量的“滾拂”與“隱伏復調”來表現和描寫流水奔騰澎湃的狀態,創作了《七十二滾拂流水》。該曲入選最具地球人類代表性的音樂,于1977年由美國“旅行者”2號飛船送入太空。
2002年,納西古樂(洞經音樂)的發掘人宣科先生先後兩次來到青城山,經對道教音樂詳細考證後宣佈,納西古樂來源自青城山道教音樂。
洞經音樂屬道教音樂,是漢宮庭音樂文化。主要用於說演道教經典《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或《洞經》而得名,始於唐宋,盛于明清。拒《義子簿》、《長生錄》載,明嘉慶13年大理學者到四川潼演習《大洞仙經》,帶回兩部廣為傳之。始此,洞經音樂在大理繁衍,並得到不斷發展。明末清初,《大洞仙經》在大理地區已風行于各地文化階層,並已和大理白族文化融為一體。它不但具有古樸典雅的江南絲竹之風,而且具有大理白族傳統音樂,既和諧、優美,若行雲流水,又古韻疊起,令人聽之飄飄欲仙,宛如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
洞經音樂,又稱“洞音”、“儒門洞音”、“談經調子”,其產生的地方較多認為在四川青城山一帶。洞經音樂的構成有“經腔”和“曲牌”兩大類別。“經腔”主要是誦唱道教教義的音樂(後來也演唱一些唐詩、宋詞);“曲牌”是器樂演奏的音樂,用於一種表演程式(科儀)的開始、結束或間奏部分,在流傳演變的過程中,也因其逐漸世俗化而可以作為一種獨立的器樂演奏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