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人物(宋遼金元)

朱自英 (976--1029)宋代道士,字隱芝。句曲朱陽裏(今江蘇省句容縣東南)人。幼年即習道,師從玉晨觀道士朱文吉。十一歲時,得度為道士,與張紹英同隱居於積金峰,服氣咽煉,乃至辟穀不食。後渡江雲游,訪師問道。嘗拜混元皇帝于毫州,禮正一天師于青城山,逢陳鐵腳授之以“金鼎九轉,飛精劍法。”又思三茅《道藏》闕偽不全,故載游瀨鄉,校讎太清古本。及返還故山,得“九老仙都君印”,濟人利物,孜孜不倦。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嗣掌教門,為茅山上清派第二十三代宗師。朱自英曾為真宗祈嗣,得生仁宗,由此頗得二帝尊寵。宋仁宗天聖初(1023),奉詔至京師,館于昭應宮,親授上清經戒法箓予仁宗之母明肅皇后劉氏,且撰《章獻明肅皇后受上清畢法篆記》,詳述此事,得賜號“觀妙先生”。後累表求歸,詔送還山,自此稱疾不起。

張伯端 (984—1082)北宋道士。道教內丹派南宗開山祖師。字平叔,後改名用成,號“紫陽山人”,故後世又稱為張紫陽。天臺(今屬浙江)人。自少好學,廣涉儒、道、佛三教經書,以至刑法、書數、醫藥、卜筮、戰陣、天文、地理、吉兇死生等方術,無不留心詳究。曾為府吏數十年,後來忽悟“一家溫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看破功名利祿,心向蓬萊仙路,便縱火把案上文書全部燒燬。因以“火燒文書”罪,被發配嶺南。宋英宗治平(1064一1067)中,陸詵鎮守桂林,召置帳下,掌管機要。熙寧二年(1069年),隨陸詵轉至成都,遇真人授以金丹藥物火候之訣,“指流知源,語一悟百”。元豐五年(1082)逝世,留《屍解頌》雲:“四大欲散,浮雲已空,一靈妙有,法界圓通”。所著《悟真篇》一書,宣揚道教內丹修煉理論,“先以神仙命脈誘其修煉,次以諸佛妙用廣其神通,終以真如覺性遺其幻妄,而歸一究竟空寂之本源”。將儒家的“窮理盡性”,佛教的“頓悟圓通”引入道教的內丹煉養,認為“教雖分三,道乃歸一”,主張融合三教,以明大丹玄旨。他指責“後世黃緇之流,各自專門,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迷沒邪歧,不能混一而同歸”,頗有識見。他主張“性命雙修”,先修命,後修性,與北宗王重陽主張的“先性後命”不同。該書後世注解者甚多,是繼魏伯陽《周易參同契》以後的重要煉丹著作。他的思想對後世道教影響很大,被奉為南宗五祖之首,稱為“紫陽真人”。《道藏》中還收有《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三卷和《金丹四百字》一卷,題名為張伯端所撰。

林默娘 (960—987) 尊稱媽祖。福建莆田縣湄洲島人。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父諱願,字惟懿,官都巡檢,慈祥樂善,鄉里稱為善人。母王氏,生有一男六女,默娘最小。其生時紅光繞室,異香氤氳。因生彌月不聞啼聲,故日默娘。幼聰穎過人,讀書過目成誦。年十六,能通曉變化,妙用玄機。驅邪治病、濟世活人,能呼風喚雨。常于大海狂瀾,救護難船。又應縣令之請,登壇祈雨,獲降甘霖。屢顯神異,以濟世人,人以為神。宋雍熙四年(987),默娘年二十八歲,猶以未嫁之身,扶危救世。是年夏初,父兄同出航海,突遇風浪覆舟,林默娘赴海救兄生還,而父遇難。于大海遍尋父屍,三日負屍而歸。時人感其孝道,稱為孝女。同年九月九日,端坐山頭而化。裏人感其恩德,將其肉身立廟祀之,至今蒲田湄州祖廟尚存其肉身神像無損。羽化後常顯威靈,香火不絕。又迭于海上顯聖救難,為各地航海人士奉為聖神,尊稱為媽祖。歷代皇帝均有封贈。南宋高宗敕封“靈惠昭應夫人”。元世祖封為“護國明著天妃”、明成祖晉封“弘仁普濟天后”、清康熙加封為“天上聖母”、乾隆時旨敕列入祀典。今各地皆有天后宮之祠廟。為世人所崇拜。

劉混康 (1035—1108) 宋代道士,上清派第二十五代宗師。字志通。晉陵(今江蘇常州市)人。傳言其母因夢羽士入室而生混康,年十三即入泰和觀學道。宋仁宗嘉祜五年(1060),經考試錄為道士。聞三茅道士毛奉柔有道,於是前往茅山拜其為師,得授“大洞經箓”等上清經法。劉混康精志為行,修之成道。頗有智識,凡施符祈禱,役使鬼神,治疾禳災,無不靈驗。宋哲宗元佑佔元年(1086),太后孟氏誤吞針入喉,“醫莫能出”,混康以高道之名被召入宮,化符進奏,太后服即嘔吐,“針刺符上”,宮中皆稱神奇。哲宗因之接見,賜號洞元通妙先生,住持上清儲祥宮。紹聖四年(1097),敕其所居潛神庵為元符觀。劉混康執掌茅山、龍虎山、閣皂山符箓,“三山鼎峙,輔化皇圖”。宋徽宗即位,初無子,混康教以“廣嗣之法”,始生子。故徽宗對劉混康甚為寵信。賜以九老仙都君王印、劍及田產財物,賜號葆真觀妙沖和先生,先後予之敕書及贈詩七十余次,並多次向其索取“靈丹”、“仙餌”、“傷風符”、“鎮心壓驚符”等,甚為時所重。劉混康嘗薦無錫縣燦山朝陽觀等於朝廷,因得賜額。混康晚住茅山元符萬寧宮,及卒,賜太中大夫,謚靜一先生。

陳景元 (?--1094)北宋道士。字太初,號碧虛子。建昌南城(今屬江西)人。早年勤學,有方外志。慶曆二年(1024),師事高郵天慶觀道士韓知止,次年試經,度為道士。後來游歷天台山,遇鴻蒙先生張無夢,從其修道,得解《老》、《莊》深義。曾長期隱逸江淮之間,以書、琴自娛。宋神宗時,由禮部侍郎王琪推薦,入京城講《道德經》和《南華經》。神宗聞其名,召對天章閣,賜號“真靖”。熙寧五年(1072),進所注《道德經》。神宗禦批雲:“剖玄析微,貫穿百氏,厥旨詳備,誠可取也。”命為右街都監同簽書教門公事,後遷為右街副道錄。家藏道、儒、醫書數千卷。皆精心校正,四方學者多從其游。後乞歸廬山,臨行時行李百擔皆經史。當時京城道官共十二員,陳景元上言:“凡闕員,乞試《道德》、《南華》、《靈寶度人》三經十道義”。神宗準其奏。哲宗紹聖元年(1094)卒。陳景元繼承唐代道教的義理之學,以老莊哲理為本,揉合宋代流行的煉丹思想和實踐,建立了一套以“自然常道”、“煉形長生”、“無為治國”為主要內容的道教學說。他認為。虛靜悟道,自身就與萬物合一,性無不通,不可窮極,這就是“神合常道”;煉丹養形,顏如處子,住世千載,只是“形合常道”;而光不耀,清靜無為,修身治國,即是“能用常道者也”。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有《西升經集注》六卷、《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十卷、《南華真經章句音義》十四卷、《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集注》四卷、《沖虛至德真經釋文》二卷等,均收存于《正統道藏》之中。

張繼先 (1092—1128)道教第三十代天師。字嘉聞,一字遵正,號翛然子。其少而聰穎,九歲即承襲天師教法。宋徽宗時,先後四次奉召入朝廷以奏答策問,得賜號“虛靖先生”,秩視中散大夫,且授與“陽平治都功印”。進而又封為“正一靜應顯佑真君”,詔有司就國之東下建院以居之,賜額曰“崇道”。又與緍錢,大修龍虎山上清官。恩賚之厚,尚及追其祖與父,官爵其兄。然張繼先志在沖淡清虛,遂固辭以歸。嘗于上清宮作靜安閣,後為心齋坐忘之所。繼先亦曾修煉龍虎丹灶,“瑞彩祥光照耀山谷”,留下降祥堂、濯鼎池等遺跡。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應詔赴闕,至泗州而卒,享年三十六。元武宗封其為“虛靖玄通弘悟真君”。張繼先精於神霄,雷法與內丹學,著有《明真破妄章頌》一卷,亦稱《大道歌》,為七言四句韻文,內容強調馭神住氣為修道之要。繼先認為人身有元精、元氣、元神“三寶”,皆一氣化成,而“雷乃先天氣化成”,我身與天仙同諸一氣,以心合神,即可發動“雷機”,叱吒之神,召喚百萬雷兵,左右睛雨,又以為法即是心,心外無法,雲“妄念紛紛且失真,符圖咒訣費精神”,反對坐守丹田、泥丸及符圖咒訣等,聲稱只要把握自身元神,即可通天,擯棄他法,是謂“破妄”。而萬法歸於道,若元神靜定,慧劍斬魔,便能體道。明張宇初編次其書文、詩詞歌頌等二百餘篇(首)而成《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七卷,多論述修道理論和修道方法。其中,《心說》謂心與神、道異名而同義,人若能止靜心,守一虛無,即可離塵絕俗;而一念萌動,則墜輪迴之苦。並善書法,政和二年(1112)曾書“宣和禦制化道文碑”。

薩守堅  北宋時西河(今山西汾陽縣),一說南華(今山東荷澤縣)人,自稱汾陽薩客。師事第三十一代天師張時修,授以秘要,由是道法大顯。後雲游至閩中而卒(《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篇》卷三)

王文卿 (1093—1153)宋代道士。一名俊,字述道,號沖和子,建昌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生而神異,長即聰穎,性慕清虛,不貪求名利。自出家為道,喜雲游靈勝境地。宋徽宗宣和初(1119),將渡揚子江,遇異人汪君授以“飛章謁帝之法”及“嘯命風雷之書”,自此善齋醮雷法,凡役使鬼神,召雷祈雨,莫不靈驗。宣和四年(1114),經林靈素舉薦入朝,徽宗詔館于九陽總真宮。累賜至太素大夫、凝神殿校籍、兩府侍宸、沖虛通妙先生視太中大夫,特進徽猷閣待制,主管教門公事,且恩及父母妻弟,寵冠當時。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1153)八月二十三日,其早起作頌題棺木曰:“我身是假,松板非真,牢籠俗眼,跳出紅塵。”頌畢,安然而逝于南豐縣清都觀許旌陽煉丹之堂,享年六十一。王文卿精於神霄雷法,嘗著《沖虛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話》一卷。該書採問答形式,弟子袁庭植問,王文卿答,專論雷法諸問題。其述召神役雷之法理,強調內修為要,認為靜坐默朝,久行之,則“神氣精自然凝。上可脫殼朝元,次可長生久視,又其次可以興雲致雨,役雷鞭霆,濟人利物,何所往而不可也。”至於奏章、符訣等,在王文卿看來只不過是役雷術之末。

謝守灝 (1134—1212) 南宋道士。永嘉瑞安(今浙江瑞安市)人,字懷英。年少聰慧明敏,博聞強識,善辭辯,十四歲即能聯詞屬文。勵精儒業,博覽群書,“自六經諸子百家,靡不精究。”游太學,漸有出塵之想。終脫儒冠而入道門,雲游方外三十年,多歷名山,自言遇道士沈若水,授之以《許真君石函秘文》。入天台山,師從皇甫坦十餘年,多次隨皇甫坦入京師渴見宋孝宗,對答朝政,備方伎顧 問。淳熙十三年(1186),江西漕使牒請謝守灝主持西山玉隆萬壽宮。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朝廷賜號“光復大師”,充行在壽寧觀管轄高士;四年(1193),再任玉隆萬壽宮主持。宋寧宗嘉泰元年(1201),復任焚修管轄宮事。謝守灝歷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三朝,頗得皇室“眷遇優渥”。而其平生交友,俱當代大賢,論道議學,縱言時政,皆超群拔俗,“人莫能及”。迄于晚年,守灝相貌清古,鬚髮皓白,“人鹹謂活老君”,復歸永嘉郡瑞安縣,于紫華峰建九星宮居住而終。謝守灝業精於道學,披覽經籍,必洞達玄旨,尤擅金丹理論,“內焉養真,外焉混俗”;而會通儒、釋、道,論說每“勾引三教”,偶或于佛教寺院借座講道說法,令“禪林尊俗亦多嘆服”;嘗注解《老子》,又以為歷代有關老君之傳記率多疏略,難窺全貌,或雖記述頗詳,然枝蔓旁引,取捨失當,致使錯亂乖違,首尾不一,每令讀者迷惑,遂“編考三教經典傳記,究其源流,仍序歷代崇奉之事”,撰成《太上老君混元聖紀》九卷。該書卷首為《老君年譜》,以編年體簡記開闢以來,至宋宣和間老君事跡本末,以及歷代帝王崇奉老君之事。卷二至九詳記老君于歷代垂世立教,應顯變化之靈異。全書旁徵博引,史料豐富,為最詳備之老君傳記。守灝另編有《太上老君年譜要略》、《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內容與《太上老君混元聖紀》卷首之《老君年譜》略同;其中《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中、卷下,尚敘及老君自三皇以至周時隨方設教,歷劫為師,西度玉門關及陽關,傳經授道,化胡西域之事跡。

陳楠 (?—1213)宋代道士。道教內丹派南宗五祖之一。字南木,號翠虛。惠州博羅縣(今廣東惠陽東)白水岩人。平時以盤櫳箍桶為生。悟性超人。相傳他在黎姥山遇神人得景霄大雷瑯書(即道士設壇關請雷神驅邪誅妖的雷法秘書),南宗從陳楠開始,就兼傳雷法。後來從師薛道光,受太乙刀圭金丹法訣,修習清修丹道,常以土摻符水,捏成小丸,治病救人,無不靈驗,人稱“陳泥丸”。平時衣衫襤褸,塵垢滿身,終日爛醉,莫測所思。後來定居長沙,隨口吟詩,皆成文理,但世人多不解其義,後來把他的丹法傳授給瓊山白玉蟾。著有《翠虛篇》,繼承南宗傳統,反對房中御女術,主張獨身清修。

白玉蟾 (1194—?)南宋道士。道教內丹派南宗第五祖。原姓葛,名長庚,字如晦,又字白叟,號海瓊子,又號瓊山道人、海南翁、武夷散人。祖籍福建閩清,出生於瓊州(今海南瓊山)。自少聰穎,異於常人,十二歲舉童子科,諳通諸經,兼擅詩賦書畫。後來因任俠殺人,改裝為道士,逃亡至武夷。此後浪游江湖,曆盡艱辛,其足跡遍及江東兩湖、西蜀閩廣。嘉定五年(1212),師事陳楠,得受金丹秘訣。陳楠死後,他常蓬頭跣足,野服敝衫,形狀瘋癲,往來于羅浮、武夷、龍虎、天臺、金華諸山之間。嘉定十年(1217),收彭耜與留元長為弟子。後在洪州玉隆宮和九宮山瑞慶宮主持國醮。嘉定十五年(1222),他到都城臨安,“伏闕言天下事”,受到阻撓,“因醉執逮京尹,一宿乃釋”。自此以後,他致力於傳播丹道,廣收弟子,建立了稱為“靖”的教區組織,並得到官府認可,形成正式教團,成為道教內丹派南宗的實際創始者。羽化後,詔封“紫清真人”,世稱“紫清先生”。白玉蟾的內丹理論,奉行南宗傳統,主張獨身清修,並身體力行,終身不娶。他以修煉精、氣、神為核心,摻合儒學和禪理,“心通三教,學貫九流”,其思想對宋、元以後的道教影響很大。另外,他還“參受大洞法篆,奉行諸家大法,獨于雷法尤著驗”,常行雷法符咒,為人驅邪治病,除妖誅怪。他的著作很多,生前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行世,死後由其弟子門人編有《海瓊問道集》、《海瓊白真人語錄》等,收存于《道藏》之中。

彭耜 南宋末道士。字季益,號“鶴林”。長樂(今福福建)人,一說三山(今屬福建福州市)人。師事白玉蟾,得太乙刀圭火符之傳、九鼎金鉛砂汞之書、紫霄嘯命風霆之文,歸作《鶴林賦》,遂杜門絕交游,不理家業。與妻潘蕊珠同志,晨夕薰修。在居處立鶴林靖,日以孔老娛其心,以符治病。沈酣道法,呼嘯風雷,人所敬慕。後屍解于福州。城東鳳丘山有鶴林院遺址。曾採摭宋代諸家注編為《道德真經集注》十八卷,今存。

夏元鼎 宋代道士。字宗禹,號雲峰散人,又號西城真人。永嘉(今浙江省永嘉縣)人。嘗入仕為宦,奔走燕齊間,年屆五十,方棄官學道。精於《崔公入藥鏡》、《黃帝陰符經》及《悟真篇》三書,著《紫陽真人悟真篇講義》七卷、《黃帝陰符經講義》四卷及《崔公入藥鏡箋》等,章剖句析,皆有灼見。南宋學者真德秀與其交往相善,併為之撰序,稱元鼎所著“讀之使人煥然無疑”。其所述丹法強調自身修煉,屬南宗清修派。《悟真篇講義》取《悟真篇》詩八十一首,西江月詞十二首,依據張紫陽“三教合一”之旨,徵引《道德經》、《陰符經》、《參同契》、《入藥鏡》、《龍虎上經》、《鐘呂傳道集》、《西山會真記》、《指玄篇》等與煉丹密切相關之道書,逐一詮釋,以闡發修煉內丹之要。《陰符經講義》則據四百餘文字本經文,逐句逐段釋義,以闡內丹修煉之旨。其中卷四為《圖說》,內載日月聖功圖、奇器萬象圖、三教歸一圖、五行生成圖等。每圖後有圖說,以解圖像之意,皆本于南宗,多論天地陰陽五行化生及金丹之道。

蔣宗瑛 (?—1281)宋代道士,茅山上清派第三十八代宗師。字大玉,號衝妙先生。毗陵(今江蘇常州市)人。幼習儒業,期于科舉入仕;而長則雲游四方,寄情山水之勝。嘗居吳越金庭山兩年,于石壁間得《登真隱訣》,遂挾書至茅山,從湯志道修行。其善符箓法,凡祈禱輒應。宋理宗時,奉召入朝廷,行法禱晴,頗稱旨,因得賜錢十萬緡修繕宮觀。元軍南下,宋室傾危,蔣宗瑛乃托疾出游,至廬山,過天目山,而往來永嘉形勝之間。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詔令入京師大都,未幾而卒。宗瑛于上清經法戒研探尤深,曾注《大洞玉經》十六卷傳行於世,又校勘《上清大洞真經》。嘗傳大洞經法于杜道堅。

黃舜申 (1224—?) 號雷淵,宋元間清微派道士。福建建寧(今建甌)人,十四歲隨父游宦廣西,罹疾,遇廣西憲司、清微派九祖南畢道以雷法治愈,南見其為道器,盡付清微雷法之傳,從此行道于東南,清微道法至此大顯於世。南宋理宗寶佑中(1253--1258),出仕為檢閱,行道于京師,皇兄趙孟端曾師事之,理宗召見,御書“雷困真人”賜之。元至元丙戌(1286),世祖召赴闕,頗有賞赍,未幾乞還鄉里,隱于紫霞湖淪洲之上。元寶敕封“雷淵廣福普化真人。”當時從學者甚眾,門下各得一法者三十人,盡得其傳者五人,以西山熊真息、武當張道貴為最著。清微雷法至黃舜申,“覃思著述,闡揚宗旨,而其書始大備。”明張宇初《道門十規》雲:清微法中,“凡符章經道齋法雷法之文,率多黃師(舜申)所衍。”今《道藏》中所存清微道書如《清微齋法》《清微神烈秘法》等,蓋即出黃舜申之手。

雷思齊  (1231—1303) 宋末元初道士、道教學者。字齊賢。臨川(今屬江西)人。幼年出家,居烏石觀。性好學,博聞強記,“于書無所不讀”。宋亡以後,獨居空山中,長期著書立說,時稱“空山先生”。元世祖定江南後,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奉旨掌道教,禮請雷思齊為玄學講師。晚年居住廣信山中,講學授徒,歸卒于烏石觀。雷思齊治學以《易》學見長,著有《易圖通變》五卷、《易筮通變》三卷。他認為,道教“圖書之學”(河圖、洛書)源自宋初道士陳摶,但陳摶將《易大傳》五十有五之數”別標一圖,以為洛書,是其傳疑之始也”;以後劉牧承繼其學,將洛書五十五數推演成五十五圖,舍本逐末,“益增其誤”,他對此表示極力反對。另外,他精研老莊,著有《老子本義》、《莊子旨義》等。青容居士袁桷曾評論為“援據切至,感厲奮發,合神以窮變,盡變以翼道。”其著名弟子有吳全節、傅性真、周維和等人。

劉玉 (1257—1308)元代道士。字頤真,號玉真子。建昌(今江西奉新)人。父母早亡,家貧力耕而食,視人世為塵土,篤志於神仙之道。相傳他曾遇洞真法師胡惠超,受傳凈明道法。後又遇水府仙伯郭璞,授以經山緯水之術,從此道法精進,遠近聞名,信從者日眾。元成宗元貞二年(1296年),托言凈明教主許遜下降,得受真旨,“開闡大法,誘誨後果學,其法以忠孝為本,敬天崇道濟生度死為事”,對凈明道進行改革。他以忠孝倫理道德為主要教義。以修煉精、氣、神與符箓齋醮為次要方法,主行內心的自省從善。著作有《玉真先生語錄內、外集》等,今存于《正統道藏》中。

陳顯微 宋代道士。字宗道,號抱一子,淮陽(今屬河南省)人。居臨安佑聖觀,好內丹之術。宋寧宗嘉定癸未年(1223),遇至人于淮之都梁(今安微省盱眙縣都梁山),盡得金丹真旨,宋理宗寶慶初(1125),又得《周易參同契》,讀之迎刃而解。隨即便盡謝賓朋門人,閉門入室修煉年余,於是“以其親履實詣者筆諸訓解”,因而撰成《周易參同契解》三卷。陳顯微以內丹解《周易參同契》,多引陳摶、劉海蟾、張伯端等人著作。其解述金丹之道。象乾坤以為體,法日月以為用,以乾坤為人身之天地,坎離為人身之日月,乾坤升降為候,坎離配合為機。又注《文始真經言外旨》九卷,注中融通儒釋道三教思想,而以道家為宗,多引《老子》、《陰符經》、《參同契》及張伯端語,偶引《楞嚴經》,大段轉述老子思想及內丹理論。此外,陳顯微尚有《玄聖篇》、《顯微卮言》、《抱一子書》等,且校正《神仙養生秘術》一卷。

褚伯秀  南宋鹹淳年間錢塘(今屬浙江省)人。字雪巘。杭州天慶觀道士。師事范應元,感師恩,遂纂集《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一零六卷,刊于鹹淳中。

李簡易 號玉溪子,南寧袁州(江西宜春)人。幼習儒業,不遂志,于道佛經典,星算醫卜,靡不究心。尤愛金丹訣,遂參訪江湖,曾兩遇純陽真人,後又遇劉海蟾藍養素授。著《玉溪子丹經指要》三卷(見《道藏·玉溪子丹經指要序》)。

金允中 南宋人。撰著《上清靈寶大法》四十五卷,澄清源流,駁斥南宋各道派教義及科儀的僭偽,對研究道教齋醮發展史具有參考價值。

李道純 宋末元初全真道士。字元素,號清庵,別號瑩蟾子。都梁人,本為白玉蟾弟子王金蟾的門人,為南宗嫡傳。關於他的生平活動所知甚少,《揚州府志》記他曾住儀真長生觀,《鳳陽府志》將他列為盱眙道士,明代彭譯修《徽州府志》記載他曾有過一段軍涯生活,在軍中當兵時年紀已大,稱為“老卒”。李道純是元代著名的道教理論家,既通《老子》、《周易》,又達禪機,其學以全真南宗為主,兼得北宗之意。李道純著述頗豐,有《道法會元》,《中和集》,《三天易髓》,《周易尚佔》,《全真集玄秘要》,《太上大通經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無上赤文洞真經注》,門人又輯其語錄為《清庵瑩蟾子語錄》。其思想理論特點,認為《老子》和《周易》是“諸經之祖”,提出“真常之道”。即是“老子之道”。說“人情多聚散,世道有興衰,惟有真常在,古今無改移”。這個“真常之道”有無名無言,永恒不變,虛靜無為,變動有則,順應中和五種特性。李道純在內丹理論上,以“真常之道”作為其內丹理論的基礎,並且還以《老子》、《周易》思想來闡發內丹理論,其基本觀點是主張性命雙修,在修煉程式上則主張先性後命,“先持戒定慧而虛其心,後煉精氣神而得其身”,最後達到“性命雙全,形神俱妙”。特別強調“守中”是修丹的核心,所謂玄關一竅就是一個“中”字。李道純還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說:“道之有物混成,儒之中和育物,釋之指心見性,此皆同工異曲,鹹自太極中來。”李道純所傳弟子,知其名者有:柴元皋、趙道可、苗善時、鄧法成、張應坦、蔡志頤等。

蕭抱珍(? -1166)金代道士。太一道創始者。又名元升,衛州(今河南汲縣)人。原從真人處受秘,演化為“太一三元法箓”用來度世濟人,信奉者甚眾。遂在衛州建庵立教,稱為“太一教”。該教以《道德經》義為教旨,主行“弱道之用”。又常用符箓為人治病。金天眷(1138—1140)年間,其教盛行于河北。金熙宗皇統八年(1148),蕭抱珍入宮廷問道,頗受禮遇,將所居道庵賜名為“太一萬壽觀”。死後,元世祖賜號為“太一一悟傳教真人”。金人王若虛原撰有《一悟真人傳》,後佚失。太一教教主皆以蕭為姓,七傳以後逐漸與正一道相融合。

王重陽 (1112—1170)金代道士。道教全真道的創始人。原名中孚,字允卿。後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後,改名嚞,字知明,號重陽子。自呼王三(排行第三)或王害瘋。祖籍陜西咸陽,累世為地方大族,後居於終南縣劉蔣村。自幼好讀書,才思敏捷,擅長騎射。齊阜昌(1130—1137)年問應禮部試,未中,金熙宗天眷(1138—1140)初年又應武舉,考中甲科,慨然有經略天下之志。後來長期任徵酒小吏,遂憤然辭職,隱棲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棄家外游,在甘河鎮遇異人,授以修煉真訣,於是悟道出家。在南時村築墓,住在墓穴中兩年多,自稱為“活死人墓”。金大定七年(1167),離開陜西,前往山東傳道度人。先後收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為徒,在文登、寧海、福山、登州(今蓬萊)、萊州(今掖縣)建立三教七寶會、金蓮會、三光會、玉華會等。因王重陽在山東寧海自題其庵名為“全真堂”,故入道者都稱為全真道士。金大定九年(1169)攜其弟子馬、譚、劉、丘四人西歸,次年一月在大梁(今河南開封)羽化。歸葬于終南劉蔣村故居(今陜西戶縣祖庵鎮),後全真道尊奉該地為祖庭。元世祖至元六年(1209)封為“重陽全真開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全真道奉為“北五祖”之一。他揉合道、儒、釋的思想,主張三教平等合一,以《道德經》、《般若心經》《孝經》作為全真道徒必修的經典。他認為修心去欲為修道之本,主張先修性後修命,修道者必須斷絕酒色財氣、攀緣愛欲與憂愁思慮,如此身雖在凡塵而心已入聖境。他的著作有《重陽全真集》、《重陽教化集》、《重陽立教十五論》等,今均存于《正統道藏》之中。

孫不二 (1119—1182) 金代女道士。法名不二,號清凈散人,或稱孫仙姑。寧海(今山東牟平)人。馬丹陽之妻,金大定九年(1169),王重陽度化出家,授修道秘訣。她獨處靜室,面壁煉心,七年功成。後游歷伊、洛,傳道度人。大定二十二年羽化于洛陽。傳有全真教清凈派。後被尊奉為“北七真”之一。元至元六年(i269年),贈封為“清凈淵真順德真人”。《道藏精華錄》收存有《孫不二元君法語》一卷、《孫不二元君傳述丹道秘書》。

劉德仁 (1122—1180)金代道士。大道教創始者。號無憂子。滄州樂陵(今屬山東)人。相傳他在二十一歲時,遇一老叟授以“玄妙道訣”,於是敷陳《老子道德經》要義,吸取部分儒、佛思想,設立戒條九則以勸世人,並以召神劾鬼之術為人治病,信從者日眾,自稱為“大道教”。其教旨以“見素抱樸,少思寡欲,虛心實腹,守氣養神”為主,不善煉丹飛升之事,主張“苦節危行”。在河北行教數十年。金大定(1161—1189年)初,世宗詔居京城天長觀,賜號為“東嶽真人”。元代加封為“無憂普濟開微洞明真君”。其教五傳至酈希誠,改名為“真大道教”,元末以後逐漸衰落。

譚處端  ( 1123—1185)金代道士。原名玉,字伯玉。後改名為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寧海(今山東牟平)人。涉獵經史,尤工草隸,為人慷慨重孝義。素患風痹,藥石不能治。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來山東傳道,便投奔重陽,求其醫治,隔宿而愈。自此誠心皈依全真道,追隨王重陽,朝夕參請,多得玄旨,摒絕思慮,泯滅人我,苦心修煉。王重陽逝世後,隱跡伊、洛之間。大定二十五年卒于洛陽朝元宮。傳全真道南無派。後被奉為“北七真”之一。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贈封“長真雲水蘊德真人”。有《水雲集》傳世,今存于《道藏》太平部。

馬丹陽 (1123—1183) 金代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原名從義,字宜甫,後更名為鈺,字玄寶,號丹陽子。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家世為地方大族。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到寧海傳佈全真道,他拋棄千金家產,皈依其道。自此勵行苦節,潛心修煉。王重陽臨死以前,將全真秘訣傳與丹陽,托為全真傳道事業的直接繼承人。後來曆盡艱辛,矢志宏道,後人讚評他為“啟迪全真,發揮玄教者也”。傳有全真道遇仙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贈封“丹陽抱一無為真人”。著有《洞玄金玉集》、《神光燦》、《漸悟集》等,均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另《道藏》太玄部收有《丹陽真人語錄》一卷,題為馬鈺述,金人王頤中集。

郝大通 (1140—1212)金代道士。名磷,字太古,號恬然子,又號廣寧子,自稱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寧海(今山東牟平)人,好讀黃老莊列方外之書,擅長卜卦佔筮之術,尤精於《大易》。金大定八年(1168),受王重陽法啟發,皈依全真教。金大定十五年(1175),乞食沃州,突有所悟,遂靜坐于沃州橋下,忘形煉功六年,從不言語,人稱“不語先生”。相傳九轉功成後,杖履北游,在真定間傳教度人。崇慶元年在寧海先天觀羽化。創有全真教華山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贈封為“廣寧通玄太古真人”。著有《太古集》四卷,收存于《正統道藏》。

王處一  (1142—1217) 金代道士。全真教“北七真”之一。號玉陽子,一說號全陽子。寧海(今山東牟平人。金大定八年(1168),王重陽收為弟子。長期隱居文登縣雲光洞,“九夏迎陽立,三冬抱雪眠”,煉形九年,終得大道之要。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應召赴闕主持萬春節醮事。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召問養生之道、性命之理,答以道家清靜無為、內丹造化、不為而成諸說,“所對莫不允合上心”。金宣宗貞韋佔五年(1217)羽化于聖水玉虛觀。傳有全真教崳山派。元代至元六年(1269),贈封“玉陽體玄廣度真人。”撰有《雲光集》四卷,《西嶽華山誌》一卷,均收入《正統道藏》中。

劉處玄 (1147—1203)金代道士。字通妙,號長生子。東萊(今山東掖縣)人。自幼喪父,事母謹孝,不慕榮華,清靜自守。金大定九年(1169年),王重陽攜馬丹陽等人到掖城傳道,收劉處玄為徒。從此跟隨王重陽,游寓齊豫,乞食煉形,朝夕叩請,啟迪丹經。王重陽去世後,獨自隱遁于京洛,靜心煉性。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在昌陽主持齋醮,設壇禱雨,頗有應驗。承安三年(1198年),金章宗派使者接入宮庭,待如上賓。次年乞請還山,章宗賜銘“靈虛”,以光耀祖庭。泰和三年羽化。傳有全真道隨山派。後被奉為“北七真”之一。元代至元六年(1269年),贈封“長生輔化明德真人”。著作為《黃帝陰符經注》一卷、《黃庭內景玉經注》一卷、《無為清凈長生真人至真語錄》、《仙樂集》五卷,均收入《正統道藏》之中。

丘處機  (1148—1227)金代元初道士。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或作邱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人。十九歲出家,次年拜王重陽為師,追隨左右,甚契玄機。王重陽羽化後,他在陜西石爵溪洞穴中住了六年,苦心修道。後來又隱居在龍門山(今寶雞市東南)勵志精修七年。明昌元年(1190),金章宗以“惑眾亂民”為藉口,下詔禁罷道教,處機於是東歸棲霞。貞佑二年(1214)秋季,請命招安山東楊安兒義軍,獲得成功。金庭與南宋先後派遣使者召請他,皆不應詔。元太祖聞其名,自乃蠻(今蒙古境內)派使者召請,丘處機毅然率弟子十八人從萊州出發,跋涉萬里,曆盡艱難,兩年後抵達西域大雪山。太祖問他如何治理天下,他回答應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長生久視之道,回答以清心寡欲為要。並進言欲統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太祖深契其言,禮遇甚隆,尊為神仙。後來丘的弟子李志常撰作《長春真人西游記》,記述其事頗詳。他返歸燕京(今北京市)後,太祖賜以虎符、璽書,命他掌管天下道教,並下詔免除道院、道士一切賦稅差役。丘處機於是廣發度牒,建立平等、長春、靈寶等八個教會,大量建立宮觀,設壇作醮,一時教門四辟,道侶雲集,全真道獲得很大發展。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丘處機羽化于寶玄堂,殯于白雲觀處順堂(今北京白雲觀丘祖殿)。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詔贈“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為“長春全德神化明應真君”。後世稱為“長春真人”。龍門派,為全真道傳承的主要教派。他基本繼承王重陽的思想,主張清心寡欲為修道之本。撰有《大丹直指》二卷,系統闡述其內丹修煉的理論和方法。另外還著有《磻溪集》六卷,收存于《正統道藏》;《攝生消息論》一卷,收入《道藏精華錄》。

尹志平  (1169—1251)元代道士。字大和。萊州(今山東掖縣)人。先後師事馬丹陽、丘處機、郝大通,兼有數人之長,道業日進。曾隨丘處機跋涉萬里,赴西域大雪山謁見元太祖。處機羽化後,接替主掌道教事,後傳衣缽于李志常。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追贈“清和妙道廣化真人”。著有《葆光集》三卷,收入《道藏·太平部》,另《正乙部》收有《清和真人北游語錄》四卷,題為尹志平述,元人段志堅輯。

王志謹 (1178—1263) 金元間道士。號棲雲子。師從郝太古。金宣宗貞祜年間(1213--1216),志謹于盤山開門授徒,講道論玄,四方學者雲集。元朝時,賜號“惠慈利物至德真人”。門人論志煥編次其言為《盤山棲雲王真人語錄》一卷,凡九十余條。王志謹論道,以《清靜經》為宗兼融禪宗心性本凈之說,頗具道禪混融色彩。他認為金丹乃是人的本來真性,“心不逐物,謂之安心;心不愛物,謂之虛心。心安而虛,便是清靜,清靜便是道。”而修行者,首先得明自己本分事,次要通教化,尤其要在境上煉心,對境無心,不染不著,順其自然。志謹又謂“人生於世,所為所作,無不報應。”因而借佛教輪迴報應說,屢屢告誡習道之人要常思己過,切忌驕矜,應韜光晦跡,安貧守樸,“苦已利他,暗積功行。”于初學者確有指點迷津之功。

宋德方 (1183—1247) 元代道士。字廣道,號披雲。萊州掖城(今山東掖縣)人。先後師事劉處玄、丘處機。曾隨從丘處機西游,長途跋涉至大雪山謁見元太祖。返歸燕京(今北京)後住長春宮,任職教門提點。元太宗九年(1237年),遵從丘處機的遺志,廣搜各地道教經書,在山西平陽玄都觀與李志全,弟子秦志安等人刻道藏,歷時八年,刊成《玄都寶藏》七千八百餘卷,賜號“玄都至道真人”。至元七年(1270年),追贈“玄通弘教披雲真人”。著有《樂全前後二集》

姬志真 (1192—1267)金元間道士。初名翼,字輔之,號知常子。澤州高平(今山西晉城)人。師從王棲雲,修習全真道。嘗著《雲山集》八卷,凡收賦兩篇,跋記碑文等十四篇,詩詞四百餘首。姬志真居戰亂之世,對國破家亡、赤地千里的慘況頗有體驗,深感唯有全真道尚可濟人于水火,所謂“中原狼虎怒垂涎,幸有桃源隱洞天。”故不僅自身潛心道奧,矢志求真,且極力宣揚遁世學仙、修心煉性。其詩詞十之七八,俱以心性為主題,既從體用、動靜等方面闡發心性本寂凈之理,亦于山居野處、行止坐臥之中,抒寫修心煉性之種種體會。“神仙莫向外邊尋,止是元初一片心。”志真認為只要識心見性,即可超生死,證法身,從而得道成仙。其說融會儒釋道三教心性之學,而尤近於禪。

曹文逸 宋朝宣和年間(1119--1126)女道士,能詩能文,有女才子之名。宋徽宗聞名召入汴京,敕封為“文逸真人”,世稱曹文逸真人,靖康之亂離去,身世無考。曹文逸工於女丹,著《靈源大道歌》。其丹功開示靈源,清凈自然,元和內運,不急於斬赤龍,無鉛汞等隱語,男女皆可修習。《靈源大道歌》被近人陳攖寧考定為曹文逸所作,詡為上乘丹功,並著有《靈源大道歌白話解》。

柴元皋 宋元時人。字嘿庵,號廣蟾子,茅山道士。師事李道純,編集先師言論為《清庵瑩蟾子語錄》六卷。

李志常  (1193—1256)元代道士。字浩然,號真常子。觀城(今河南范縣)人。丘處機的弟子。曾隨其師至大雪山謁見元太祖。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任為都道錄兼領長春宮事。太宗十年(1238年)嗣主道教事。朝命加號為“玄門正派嗣法演教真常真人”。憲宗元年(1251年)賜以金符寶誥。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追贈“真常上德宣教真人”。著有《長春真人西游記》二卷,記載翔實可靠,為研究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資料。據傳著有《又玄集》二十卷。

張與材 (?—1316)道教第三十八代天師。字國梁,號廣微子,宗演之次子。天資仁厚,善詩文並工於寫竹畫,大字草書(見《書史會要》卷七),畫龍尤妙。相傳其畫龍變化不測,了無粉本,求者鱗集。晚年因道教事務之故,很少動筆。據《丹青志》雲:“人有絹素,輒呼曰:‘畫龍來!'頃之,忽一龍飛上絹素,即成畫矣。”《漢天師世家》說他“書翰精奇”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嗣教,上遣使賜冠服玉佩,俾掌教事。元貞二年授“太素凝神廣道真人,封其母為“玄真妙應仙姑”。《漢天師世家》載:“俾自給牒度道士,免宮觀差役,護法箓”。大德二年(1298年),奉詔建醮于杭州佑聖觀,投鐵符以治潮患。《元史》說:“八年,授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箓。武宗即位,來覲,特授金紫光祿大夫,封留國公,錫金印”。視秩為一品,加封母周氏為“玄真妙應淵德慈濟元君”。仁宗即位,特賜寶冠、組織文金之服,延祜三年卒。曾為道士杜道堅《玄經原旨發揮》作序。

杜處逸 (1237—1318)元代道士。字道堅。採石(今安徽省當涂縣)人。年十四,得異書丹卷,遂出家為道士,師從葛蒙庵,居武康計籌山升玄觀。元朝初年,入朝庭覲見元世祖,賜璽書,提點道教。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 , 授杭州路道錄教門高士真人。仁宗皇慶間 (1312—1313),又授隆道衝真崇正真人。杜處逸身老吳邦,訪尋文子遺蹤,建通玄觀,作覽古樓,聚書達萬卷。延韋佔年間(1314—1320),住武林(杭州別稱)宗楊宮,築老君臺,繪老君像,旁列尹喜、列子、莊周等十賢。後得微疾,“爆然有聲而逝”。趙孟頫曾撰《隆道衝真崇正真人杜公碑》文以記其事。杜處逸深研道學,闡釋玄旨,著述頗豐。令《道藏》收有《通玄真經讚義》十二卷、《注道德玄經原旨》四卷、《玄經原旨發揮》二卷。處逸認為老子本柱下史,故援引《尚書》史事以說《老子》,又會通《易》、《老》,謂谷虛善應者心,神靜故靈者性,太極乃物初渾注之太一,無極乃太極未形之太虛,其《注道德玄經原旨》即按此脈絡而成。所以,徐天佑序曰:杜君“不以道家說訓老氏書,獨援儒以明之……悉舉五三帝王孔孟之道,傳諸其說。”《玄經原旨發揮》以邵雍《皇極經世書》疏《老子》,既述皇帝王霸、道德功力,敘老子降生、西游史略及經注概況,其旨以道德為歸,不外理氣象數,尊皇道,尚帝德而己。《通玄真經讚義》亦名《文子讚義》,其以為“《文子》歸本《老子》之言,歷陳天人之道,時變之宜,萃萬古于一編”,分章讚義,參贊玄風。總之,杜處逸論道探玄,多折衷儒道,以儒道與天地同功,將帝王史事證注玄經,以求經世之用,因之屢得元朝執政者推舉賜號。其開門授徒,弟子任士林等有名於世。

張留孫 (1248—1321)元代道士。字師漢。信州貴溪(今屬江西)人。少入龍虎山為道士。至元十三年(1276年)隨從天師張宗演入朝,應對稱旨,於是留孫專掌祠事。至元十五年(1278年),授“玄教宗師”,賜以銀印。常向世祖進言,以黃老清靜無為之道治國。元成宗大德(1297—1307年)中,加號為“玄教大宗師”,同知集賢院道教事。元武宗即位(1308年),封為“大真人”。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進位開府儀同三司,加號“輔成讚化保運玄教大宗師”。英宗至治元年羽化。文宗天歷元年(1328年)追贈為“道祖神應真君”。

莫月鼎 (1225—1293)宋末元初道士,神霄雷法重要傳派人之一。字起炎,一說初名起炎,後更名洞元,號“月鼎”。浙西 罾 川 (苕溪,今浙江吳興)人。生而聰慧,酷慕道法和神仙家之說。南宋理宗寶慶(1225--1227)間,至青城山見無極徐真卿授以雷術。又與同郡沈震雷同師事鄒鐵壁,得王文卿九天雷晶隱書(一說,鄒臨死,遣之去說雷書不全,只書張使者一符授之),名重當時。再見潯陽楊真卿,精於持練,動與神合。會稽韓混融等為道法所宗,望重當代,皆虛心拜于座下,求其道者甚眾。憤世嫉邪,寄託在酒。信筆涂墨,出詭秘語,人不能曉。接待門人多叱吒試其誠怠之心。寶佑年(1253--1258)間,越守馬光祖致禱雨有應。理宗賜詩讚。元世祖至元(1264--1294,一說至元己醜,即1289;一說至元丁亥,即1287)間,因崔或薦于朝,召見於京師內殿。祈禱有異驗,命典道教事,力辭。一時名動京師,奔走先後者如雲如堵,有不遠數千里及門而求道者。至元三十年(1293)冬,預告將逝,至期書偈雲:“六十九年,明月幾番,陰晴圓缺。今朝無缺無圓,三界光明透徹。”端坐仙逝。(一說卒于延祜庚寅秋日,偈稱“七十四年”,但延祜無庚寅。)莫月鼎對道法有創新,授門人符各不同。其道法與沈震雷二派流衍,盛于西江,昌于東吳。門人甚眾,唯王繼華、潘無涯得其真傳。

吳全節 (1240—1321)元代正一道著名道士。饒州安仁(今江西余江縣)人,字成季,號閒閒。吳全節出身於儒門,十三歲時至龍虎山師從正一道張留孫,“得其秘法,祈禱輒應”。年十六齣家為道士。師徒二人均以善祈禳佔h而見重於元室。至元二十四年(1287),吳全節至京師大都,隨張留孫謁見元世祖,“遂留不歸”。自此後五十年間,吳全節歷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元泰定帝、元天順帝、元文宗凡八朝。因其才氣橫溢,為人聰穎達悟,貞靜文雅,且善識為政大體,故受知于朝廷,成為重要心腹政治謀臣。張留孫每于朝廷論事及上奏,多有由吳全節出面解答者。而成宗“敕每歲待從行幸”,以備皇帝顧問。全節屢屢“以天子之命,祀名山大川”,巡察人物道裏、風俗民情、歲事豐歉、州縣得失,“東南西北,轍跡鹹至”。如至元二十六年(1289),奉詔祠南嶽;二十八年(1291),奉詔從張留孫遍祠岳瀆山川;二十九年(1292),奉詔祠中嶽、淮瀆、南嶽、南海;泰定二年(1325),奉旨代祠江南三山。全節雖多次辭以不堪擔當大事,而皇帝卻稱“敬慎通敏,誰知卿者?”屢予褒獎拔用。元貞元年(1295),成宗制授“衝素崇道法師,南嶽提點”;大德二年(1298),又授“衝素崇道玄德法師,大都崇真萬壽提點”;十年(1306),賜授“江淮荊襄等處道教都提點”;十一年(1307),授“玄教嗣師,賜銀印,視二品”,不久後又“賜七寶金冠,織錦文之服”;英宗至治二年(1322),吳全節繼其師張留孫任上卿玄教大宗師,敕封“崇文弘道元德真人”,命總攝江淮荊襄等處道教,知集賢院道教事,賜玉印一、銀印二。全節之祖亦被追贈為昭文館大學士,其父被封為饒國公,其母為饒國太夫人,其故里則更名為“榮祿鄉具慶裏”,降璽書護其家。吳全節才高德重,學問典故,從容裨補,有人所不能知,何榮祖、張思立、王公毅、王士熙等大臣執政期間,皆以諮詢;而其親敬長者,“推轂善類,唯恐不盡其力”,洛陽太守盧摯及吳澄、閻復等,均因其舉薦而受到重用。吳全節長于著詩,據吳澄《吳文正公集·吳特進詩序》載,全節舊有詩稿,不啻千篇,凡所至之處,腳無不吟咏。譬如《題崇禧觀》曰:“曲林古觀水西流,天遣皇疆華駟玉虬。高士遠分龍虎派,哲人久伴鳳凰游。樓臺山色疆三峰曉,池館泉聲五月秋。雲案凝香浮洞府,坐令和氣藹丹邱。”寫景抒情,吟詩咏道,韻味悠長。《書史會要》說他善草書,傳世作品有《白雲觀歌》等。雅相友善,交游文賢,蓋不盡記,如趙孟頫、黃公桶、閻復等著名人士皆為之友;至若周人窮急,“又未嘗以恩怨異其心”,時人以為頗有俠氣。就道教之功而言,吳全節助師扶教,闡補道旨,彌縫其闕,建龍虎山崇文宮、仁靜觀、明成觀等,于江南天師道在元代的興起,使其位升三山之首,宮觀林立,遍佈江南各地,甚至在北方傳播,有著突出貢獻;而居達觀堂,其位尊顯,隆于道門,弟子夏文泳、毛穎達等受賜封“真人”者數十人。《江西通志》尚載全節“所著有《仙壇記》”。

黃元吉 (1271—1325)元代道士,凈明忠孝道傳人。字希文,號“中黃先生”,故又稱黃中黃。豫章豐城(今屬江西)人。據虞集《黃中黃墓誌銘》,出身名族,母吳氏。十二歲入洪州西山玉隆萬壽宮拜清逸堂朱尊師為師,朱逝世後又師事王月航。王尊師嚴潔清儉,有古人風,善醫藥。元吉請授其術以為業,王尊師以為不可,說:“吾非有靳于子也,顧醫道其精微,訣慮稍不至則人由我而死,非易事也。將以此為利益不宜,若幸得舍此不為,冀寡過耳。誠慮返累子,不如歸求清靜以自致也。”王歿久之,西山劉玉本質行老儒,隱居深僻,得神明言:“晉旌陽許公千年龍沙之記,今及其時,而劉則八百仙人之首雲。”獨重元吉,以為可托其教。及去世,傳道于元吉。元吉師事劉玉如父,事其夫人如母,即使遠去,飲食必祝劉玉而後嘗,奉其言如臨天地鬼神。遂于西山作玉真、隱真、洞真三壇傳授弟子。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宣教于京師,公卿大夫士多禮問之,莫不嘆異。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嗣漢三十九代張天師朝京師,廷臣推薦,以為宜表異之,乃為書請元吉為法師、玉隆萬壽宮焚修提點。未行,玄教大宗師留之於崇真宮。一年後,將以其名上奏聞,有璽書之賜。十二月十一日,為寄別其弟子陳某等,命其隨從說:“今夜子時當報我。”及期,說:“吾返玉真之墟矣!明日,用火凈吾骨于城東門外。薪盡火絕,有風南來者,吾報汝也。”後果然,隨從負其遺劍歸西山。在世五十五年,為道士四十年,授凈明忠孝之教者人眾不可備列。編集凈明忠孝道教典《凈明忠孝全書》前五卷,卷六《中黃先生問答》係其語錄。《凈明宗教錄》亦收其教說。繼承劉玉思想,而尤重懲忿窒欲,謂“只是懲忿窒欲,改過遷善,明理復性,配天地而為三極,無愧人道”,便是真人。門人有陳天和、徐慧等。

張雨 (1277—1348)元末茅山道士。又名天雨,字伯雨,法名嗣真,號貞居,又號句曲外史。吳郡(或作錢塘)人。張雨從小學習儒學,二十歲時離家出游天臺、括蒼等名山,到茅山禮茅山宗師許道杞弟子周大靜為師,受大洞經箓。後又師事玄教高道王壽衍,居杭州開元宮。皇慶二年(1313)隨王壽衍入京,居崇真萬壽宮。張雨素有精詩,能文,善書,工畫之名聲,尤以詩歌享譽元末文壇,其詩文格調清麗,語句新奇,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文學道士。倪瓚《題張貞居書卷》稱“貞居真人,詩文字畫。皆為本朝道品第一”。因此,他在京師期間所交往之人皆為當時文學知名人士。如:楊載、袁桷、虞集、等等。並深得玄教嗣師吳全節的敬慕。《句曲外史傳》、《書史會要》、《畫史會要》等書稱,他高逸振世,詩文清絕流麗,頗有晉唐人風格;其韜光山水間,默契神會,點染不凡,善畫石木,用筆古雅,善用敗筆點綴石木人物,頗有逸韻。他的畫設色以淡彩見長,比前人更加靈活清新。他的寫意人物畫,亦有神趣。畫跡有《霜柯秀石圖》、《雙峰含翠圖》等,錄于《中國名畫寶鑒》、《故宮書畫集》。其書師趙孟頫,間學懷素,自成風格,其字體俊爽清灑,具有道家淡漠典雅之逸氣。其書法作品有《臺仙閣記卷》、《七言詩貼》、《唐人絕句軸》等十余種。張雨不希圖榮華仕進,于延佑(1314—1320)初年返回杭州開元宮,至治二年(1322)回茅山主崇壽觀,在這期間還主鎮江崇禧觀。至元二年(1336)辭去宮事,每日與友人飲酒賦詩,至正八年(1348)辭世。著有《山世集》三卷,《碧岩玄會錄》二卷,《尋山誌》十五卷,皆佚。現存著作有《玄品錄》五卷,《句曲外史集》八卷,《正統道藏》中署名劉大彬的《茅山誌》,實際之為張雨所撰寫。

趙宜真 (?—1382)元末明初著名道士。號原陽子。江西安福人。少通經史,在赴省試途中因病折返,遂斷仁途之念,出家成為道士。起初師事清微派傳人曾貴寬,復又師事吉州泰宇觀道士張天全,得立長春北派之傳,並拜元初江南全真道士,內丹名家金野庵弟子李玄一為師,修白玉蟾南宗之學,還使當時已經瀕於絕滅的凈明道再次復興,被奉為凈明道第四代嗣師。元末天下大亂,攜弟子西游吳蜀,又游武當,謁龍虎山,得到第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的敬重,山中道士多禮為師。後至江西雩都紫陽觀定居。趙原陽逝後,明代宗朱祁鈺于景泰六年(1455)追贈為“崇文廣道純德原陽趙真人”。著有《靈寶歸空訣》、《原陽子法語》,刊有《仙傳外科集驗方》。今《正統道藏》中所存《道法會元》所收清微雷法,有趙宜真序,跋數篇,趙宜真的思想,是有雷法與內丹相結合的特點。在內丹方面,將內丹大旨總括為“攝情還性歸一元,元一併忘忘亦去,囊據三界入虛空,粉碎虛空絕倫伍”。與全真之說大略相一致。另外,他還肯定外丹,認為內、外二丹功用雖有不同,但造道則一,修煉法則也基本相同。他還特別注重從待人接物日用之中來修心煉性,主張以日記為自我反省的方法,日積月累,一旦豁然開朗,心與理相契合,便可知道修心即修道的道理,強調修道應“福慧相須,不可偏廢”,“自利利他,則彼此皆濟”的全真普度眾生的精神。在雷法方面,強調作法行持的關鍵在於與“天心”相合,內煉成就為外用符法靈驗之本,儀式上的種種程式,規定倒在其次。他說“清微祈禱之妙,造化在吾身中,而不在登壇作用之繁瑣也”。與宋元清微派主張趨於一致。趙宜真弟子頗眾,其中最著名者為明代高道劉淵然。

朱象先 元朝人。號一虛子。茅山道士。至元十六年(1279)往禮終南山全真祖庭,居樓觀臺,因覽樓觀舊志及樓觀諸先師傳記,撮掇集成《終南山說經臺曆代真仙碑記》。同時匯集唐人碑傳、元人碑記,編成《古樓觀紫雲衍慶集》三卷,自撰《關尹子後序》、《古樓觀係牛柏記》、《重建會真觀記》等均收入集內。

鄭所南 宋末元初隱士。連江(今福建連江縣)人。字所南,一字憶翁,初名某。宋亡,改思肖,即思趙。所南、憶翁皆寓意,示不忘宋也。初乙太學舍應博學弘詞科。宋亡,隱居吳下,自稱三外野人。坐必南向,歲時伏臘,輒望南野哭,再拜乃返。聞北語,必掩耳走,人知其孤僻,亦不以為怪。工書畫,為蘭不畫土,雲土為番人所奪。終身不娶,浪游無定跡。卒前囑友唐東嶼為書“大宋不忠不孝鄭思肖”牌位。有詩集日《心史》,所言多種思想語,舊無傳本。明崇禎時于吳中承天寺井中出之。有鐵函封緘,世稱《鐵函心史》,亦稱《井中心史》。又著釋氏《施食》,道家《祭煉》二書。其《太極祭煉內法》收錄于《道藏》洞玄部方法類。

劉大彬 元初吳郡錢唐(今浙江杭州市)人。別號玉虛子。延佑四年(1317)得九老仙都君玉印,上聞于朝,仁宗特旨還賜宗壇,以傳道統。敕封“洞觀行妙玄應真人”,嗣為茅山上清派第四十五代宗師。著有《茅山誌》傳世。

何道全 ( 1319—1399)元末明初浙江四明人。號無垢子、又號松溪道人。雲游至終南山,隱居於圭峰。明太祖洪武年間,門人賈玄匯集其語錄詩詞撰為《隨機應化錄》二卷傳世。

黃公望 (1269—1354)元代著名道士畫家。本姓陸,名堅,浙江富陽人。據《錄鬼簿》雲,其本姑蘇陸家之後,幼年出繼給永喜黃氏,遂改姓黃。又因“其父九十余,始得之,曰‘公望子久矣。'因而名字焉。”故名公望,字子久,號一峰,又號大癡道人,晚年因師金月岩結蓬萊庵于聖井山,故又號井西道人。曾為中臺察院書吏,被誣入獄,出獄後師金月岩入全真道,住持萬壽宮,提點開元宮;往來于杭州、松江等地賣卜為生。晚年研習性命之學,明《正統道藏》收錄有他傳金月岩所編《紙舟先生金丹直指》十卷,八十六歲時羽化于杭州。黃公望幼時有神童之稱,稔經史,通音律,善散曲詩文,工書畫,尤以山水畫最精。其畫宗董源、巨然之法,得趙孟頫指點,晚年自成一家。他酷愛自然,常年雲游于山水之間,“終日只在荒山亂石叢木深筱中坐。”飽覽山川自然之勝境,並且每出必“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于好景處,見樹怪異,便當模寫記之”。他的早期作品傳世極少,其時風格嚴謹,真實,細密,更重於形似。晚年作品追求神采、氣韻,將詩、書、畫融為一體,不重形似,多畫淺絳山水,筆法簡練精到,筆意深遠蒼茫,峰巒渾厚,氣勢雄秀。後人將他與吳鎮、王蒙、倪瓚合稱為“元四家”。他的作品很多,保存至今的有五十一件,其中有二十余件流散在日本、美國、英國等地,另有一部分在台北故宮博物院。主要作品為:《溪山雨意圖》、《天池石壁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秩山幽敦圖》、《富春山居圖》等等。其中《富春山居圖》作于至正四年(1344),是其晚年的代表作。清時該圖歸宜興吳氏收藏時遭火焚,雖被搶出,卻已至殘。現在一部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另一部分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其著作有《寫山水訣》。

趙友欽 (?—1368)元代著名丹士。字緣督,饒郡人。本宋宗室。精於天文經諱地理術數。從元道士張紫瓊(名模、字君范、號紫瓊真人)得金丹大道。又搜群書經傳力揚三教一家之旨。著有《仙佛同源》、《金丹問難》等丹書行世。後寓居衡陽,以金丹之道傳授上陽子陳致虛。為道教內丹北宗重要傳人之一。其時名士如宋濂、劉基、王煒等皆曾從其而學。事跡見《金仙大要列仙志》、《江西通志》、《續文獻通考》等。

戴起宗 元朝內丹家。力主陰陽雙修,考訂翁葆光《悟真篇注》,使之流佈。撰有《紫陽真人悟真篇注疏》八卷。收入《道藏》。至順年問(1330一1332)作《<悟真篇>辨》,對內丹派源流作說明,認為張伯端傳法廣益子(劉永年),廣益子傳于翁葆光。

趙道一 元朝人。號全陽子。為浮雲山聖壽萬年宮道士,因感儒家有《資治通鑒》,佛家有《釋化通鑒》記載教門人物,因著《歷世真仙體道通鑒》五十三卷、《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篇》五卷、《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後集》六卷,收錄道教人物九百餘人。

丘玄清 (1327—1393) 元末明初富平(今屬陜西省)人。初從黃得禎出家為全真道士,洪武初年(1369),至武當山師禮張三丰真人,居五龍庵。後有司以玄清賢德,薦于朝廷,授以監察御史,轉太常卿。每遇大祀天地,上宿齋宮,或諮以雨晴事,奏對均有靈驗,上深敬重。平素《道德》、《黃庭》二經不輟于口。卒于洪武二十六年,享年六十七歲。

張三丰 元、明道士。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實,號玄玄子。由於他平時不修邊幅,人稱“張邋遢”。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西南)人。又傳為張天師後裔。傳說他體姿豐偉,大耳圓目,龜形鶴背,須髯如戟。一年四季,都只穿一件破衣,披一領蓑衣。一餐能食升米,或數月不食。能預知吉兇禍福,人以為神。終生浪游,行無定止。曾在寶雞金臺觀死而復活,道徒稱他為“陽神出游”。多次往來武當山中,結草廬居住,修煉丹道,並預言此山日後必定大興,囑其弟子“善守香火”。後入四川,在青城山和鶴鳴山中訪真攬勝。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撰《無根樹丹詞》,自題為“大元遺老張三丰自記于武當山天柱峰之草廬”。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使者四方尋訪他,競毫無蹤影。明成祖永樂年間(1403—1424年)大修武當山,專門為張三丰修建“遇真宮”,並數次遣使訪覓,也未遇見。明英宗天順三年(1459年),封為“通微顯化真人”。張三丰認為,自古道法流傳,分為正、邪二教。而儒、道、佛三教皆為正教,雖然創始人不同,但“修己利人,其趨一也”,因此“牟尼、孔、老皆名曰道”。他在《大道論》中說:“儒也者行道濟時者也,佛也者悟道覺人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也。”他主張修道者就是修“陰、陽、性、命”之道,“三教聖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還認為,“玄學以功德為體,金丹為用,而後可以成仙”。這是張三丰內丹思想中的卓越之處。他的著作很多,清人李西月編有《張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輯要》。

張中 元明道士。字景華,臨川人。號鐵冠道士。少讀書,應進士,舉不第,遂放情山水。嘗遇異人,授數術之學,禍福多奇中。為人狷介寡合,與人言稍涉倫理,輒亂以他語,類佯狂亂世者。生平好帶鐵冠,故號鐵冠子。明太祖朱元璋數次召見侍座,所言皆驗中。事跡見《明史·張中傳》、《江寧府志》、《江西通志》等。
八字预测、六爻占卜、奇门遁甲、风水策划、预测分析、情感挽回、情感预测、情感咨询、和合风水、催婚姻风水、斩桃花风水、回心转意和合风水、七日和合风水、和合文化易学风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