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施肩吾

北宋道士 ,字希聖。自號華陽子。九江(一說湓浦,今江西九江一帶)人。 生卒年不詳。少年習佛,博學經史,工詞章。後轉而學道,隱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 其活動時代約當 10世紀下半葉至11世紀上半葉的北宋初中期。 李竦作於大中祥符七年(1014)之後的《指元(玄)圖序》中有「僕游江南,於南 京應天府遇華陽 真人 吾希聖者」之句,仁宗時好道之士晃迥曾引及華陽子 的 《三住銘》,而其本人所作《西山群仙會真記》不避「玄」字(真宗稱宋室聖祖趙玄朗 之諱),又當在大中祥符六年之前。上述資料皆可作為其生活年代的佐證。
據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與苗善時《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記載, 初 得一托名晉代道士許遜者授其五種內丹訣及神丹諸方,後再遇呂洞賓傳授內煉金液還丹 大道,於是隱居西山。道成之日,作詩曰:「重重道氣結成神,玉闕金堂逐日新。若記 西山學道者,連余即是十三人。」白玉蟾跋《 華陽文集》云:「李真多以太乙刀圭火 符之訣傳之鐘離權,鐘離權傳之呂洞賓,呂即 之師也。 有上足李文英。昔 君授李 一十六字,世罕知者:『一靈妙有,法界圓通,離種種邊,允執闕中。』予偶得之,故 並以告胡棲真,使補其遺雲。」
華陽子 的丹道思想上承鐘離權、呂洞賓,並有所發揮。主要內容如下: (一)推崇「陽神」的生死觀和神仙思想。他認為,人的本原為得之道的陽神(又 名「法身」),人有了質體就「陰承陽生」,漸漸陰盛陽消而病老衰亡。為免於輪迴死 亡,就應當修陽仙。「純陰而無陽者,鬼也;純陽而無陰者,仙也;陰陽相雜者,人也。 唯人可以為鬼,可以為仙」。知此修煉,便可以「超凡入聖,而脫質為仙」。他把仙分 為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按其修煉形、氣、神的高低劃分,並貶斥佛教的修 行證果為「陰靈之鬼」,「雖曰仙,其實鬼也」
2。 (二)識正道、真法和「傳道」思想。他不但認為「三教中太上為先」,而且指出 鐘呂金丹道才是仙道正宗,並在「煉形化氣」、「煉氣成神」、「煉神合道」之前增加 一項「煉法入道」,特別強調「得尊師之一言,自知真偽」
3的重要意義。 (三)「三住」和「五行顛倒」、「三田反覆」的修煉思想。 他主張「萬形之中所保者,莫先乎元氣」,認為「元氣住則神住矣,神住則形住矣。 三者住,則命在於我,豈在天耶」
4; 「取真氣以煉氣,於是乎氣中有氣,其氣生神」,如此可「煉神合道」
5。又稱: 「水、火、木、金、土五行也,相生而為子母,相剋而為夫婦,舉世皆知也,明顛倒之 法,知抽添之理者,鮮矣!上中下、精氣神三田也,精中生氣,氣中生神,舉世皆知也; 得返復之義,見超脫之功者,鮮矣!知五行顛倒,方可入道,至於抽添,則為有道之人 也。得三田返復,方為得道,至於超脫,則為成道之人也。」
6除了提出識道、識法、 識人,還提出識時、識物(水火、龍虎、丹藥、鉛汞、陰陽)等,對抽添、河車、還丹、 煉形、朝元、超脫、內觀、魔難、證驗多所論列,並對「性」、「命」、「心」、「魂」、 「魄」、「精」、「神」、「靈」、「道」諸範疇作了詮釋。 著作有《鐘呂傳道集》(《直齋書錄解題》著錄為《鐘呂傳道記》)三卷、《西山 群仙會真記》五卷、《華陽真人秘訣》一卷、《三住銘》一卷和《座右銘》等。此外, 《直齋書錄解題》又有《真仙傳道集》三卷,不著撰者,而《宋史 · 藝文志》題 撰,作二卷;又傳鐘呂金丹道重要典籍《靈寶畢法》。
八字预测、六爻占卜、奇门遁甲、风水策划、预测分析、情感挽回、情感预测、情感咨询、和合风水、催婚姻风水、斩桃花风水、回心转意和合风水、七日和合风水、和合文化易学风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