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之中意根对人健康的影响是最关键的,这一点很容易明白,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思想意识的影响下决定的。佛教的《宝积经》中如是说:“譬如王于众人中为上。心于诸功德中无上。”人的意识思维是人所拥有的所有一切中,力量最大,也最重要的。心念意识--思维活动,在人生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对自己的思维活动有所认识和思考,如果他不能有效的影响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他怎么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呢?
对于意根,世人一般用心来称呼,现在用大脑来称呼,过去的传统认为心意识寄托于肉心,现在则认为依赖于大脑。关于人类的思维意识活动究竟依托于哪一部位,恐怕到现在也没有定论。即便是在佛经中,也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有不同的理论,在《大智度论》中,述及假名心者,初住的地方是我们的肉心。而在《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愣严经》中,通过佛陀与阿难的七处征心,八还辩见,得出了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的结论。也就是说,人的心意识虽然依于身体及一定的器官起作用,但却并不居于一个固定的器官。佛教中有名的典故,当年禅宗二祖要拜达摩为师,达摩不肯收他,他为了表示诚心,在雪地里跪地不起,一直过了三天,达摩可怜他,对他说,如来的无上妙法,是历经无数劫才得到的,岂是你这点小表现就能换得?他为了表示诚意,就抽出戒刀把手臂砍了下来供养达摩,求达摩使他的心得安,达摩伸手道:“把心来,与你安!”他一时茫然,心这个东西,他拿不出来。达摩对他说:“心给你安好了。”他一时悟了。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虽然二祖当时已经精通儒家和道家、周易等诸多学问,也对佛教经典有一定修为,但他对于心的认识是茫然不清的,根本就没搞明白心的概念。
寻觅此心,了不可得。
心意识,如果作为一个事物的话,它是无形无色的。色界与无色界对,物质与心意识对,我们不应当用对物质的认识经验来分析研究心意识。
世界上对于心意识的认识,有诸多不同。如二祖说心不安,他这个心不安,还只是因为他没有弄明白他接触到的佛法,心中迷茫,所以心中不安,还没有接触到本质的东西,据说他在将衣钵付与三祖之后,还在不停地调心,别人批评他行为不够尊重,他说:“我自调心,关汝何事?”可见他还是没把心这个东西给搞定了。
思想意识的性质及特点
佛教中对于心的理论太多,也很玄深,在这里只能拿一些简单的理论来认识一下,佛教中关于心念意识有如下一些说法,列出来以供参考。
心为法主,生一切法。
心意识是法生起的根本原因,一切的法,都是因心而有的,如果没有心念意识,法也就没有任何显现,一切法,都是因为心念意识与之相应才得以显现的。心念意识在不断的认识法,并起作用,从而产生了人类的所有活动,也产生了喜怒哀乐,贪嗔痴等。有了心念意识的活动,人才有了执著,如执著于法尘的实有,执著于有自我的存在,执著于有身体的存在,执著于有痛受的存在、健康的存在等。
心为缘生,和合而有。
佛教对于心意识的看法不像普通人所理解的那种唯心,而是认为心意识的产生和存在要依于许多缘,如首先要有身体,有了身体后,才有心念活动的物质基础,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中佛对普眼菩萨说:
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就是说心意识的活动是四大构成的身体产生六种感知器官,六种感知器官与其相对应的六种事物相接触,产生心意识活动,将这种复杂的心意识的活动起个名字,叫做心。可见在佛教中,“心”是一个假名而已,它是对复杂无比的心意识活动的一种称呼。
心既然是缘生的,那就必须要依赖诸缘而有,如听的心念活动,要依于耳根、声尘,两者和合之后,心意识才有听觉,并产生分别。
人类并不能真正有效的利用心意识,相反的,要受心意识的控制,被其转动从而做出种种颠倒之事。《大智度论》中所谓:
是心如幻如梦虚诳无有定性。心数法亦如是。
认为心念意识就像梦和幻化那样是虚诳的,对于人来说,心念意识是难以控制的,相反它会控制人做出对人生命、事业、健康极度不利的事情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佛陀说:
心如虚空。客尘烦恼所覆障故。
认为心相本来清净无污,但是种种心念思维、心的习性,好像天空中的飞尘一样染污了心,控制了心,使人不得自在。
佛教中总结人因为心念活动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而做出不利身心的事情,主要是因为人心的种种习性,所谓习性,是过去无数劫中不断的熏修而形成的,一时之间很难改变,要改变自己的心性和思维习惯,就要靠对于心的认识并且用正确的方法观察此心、控制此心。佛教关于心的理论很多,对心的特征的认识主要有如下理论:
心意识的攀缘性 佛教认为人的攀缘之心是让人沉迷于痛苦之中无可自拔的原因,如《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愣严经》中所说:
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攀缘心在这里的意思不够明确,佛陀在《宝积经》中说到心相时,如此说:
心如猿猴,乐攀缘故。
说明了攀缘是个比喻,就像猴子从这一树枝攀向另一树枝那样,乐于攀缘不止,心念意识也是这样,喜乐无数的法相,为无数的思想意识及欲望等所诱惑,不断地思维分别追求,因而不断的喜、憎、贪、痴,凭人类的自制力几乎无法对自己的心念实行有效的控制,因为“心譬如飞鸟猕猴不适止一处也,心所因不适止一处也。”,你没有一个地方可以令心住下来好好把握它,“心如猕猴贪一切境界故”,心念所贪恋的境界包括一切,无论是善的还是恶的,它可能在恋着学堂的同时还恋着妓院,心想去的地方不可能只有一处,它所攀缘的东西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一切不利于健康,不利于事业和人生的负面思想行为就不可扼制的发生。
心远至而独行
心念意识具有无远不至,无所不达的性能,而人的心念意识总是独自生起,属于一个人而无有相伴的,每个人的每一个念头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句在其它的译本中译作:“心常独行,无二无伴故。”在人生中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中,孤独感受,不被理解、渴求理解的心理需要是每个人都有的,而如果这种心理特别强烈又得不到满足,就会构成心理的创伤,而从实相上来观察,心是独行的,不可能有两个同样的心同时生起,除了佛陀和大菩萨们的境界。所以人类在根本上不可能得到知己和相知,甚至可以说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那都是自我的欺骗而已。
心譬如流水上生泡沫须臾而灭
心念意识具有不住的特性,它就好像流水之中生起的泡沫,一会儿就被流水冲破,人的心念意识也是这样,刚刚生起,马上就会消失,不可能有一个心念会停住,它们像流水一样,须臾之间就变化消灭了。所心说,心念意识具有难以把握的特性。佛经中还有其它的比喻:“心如电光,念念灭故。”心就像电光一闪一灭那样,新的念头生起就意味着旧的念头灭尽。
心如流水,念念不住故
可以说,心念意识最难把握的就在于它念念不住,它就像流水那样,相续不断,抽刀断水水更流,心念意识是每一念都不住的,也是因为上面所说,心念一生,立即便灭,所以人的心念意识是无数念头相续而生,从而形成意识流,于是便产生了人类连续不绝的思维活动,并产生喜憎等情绪及取舍等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