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道教的渊源(二)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8-9 14:02
标题:
道教的渊源(二)
道教创立的时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道教信仰老子之“道”,认为道教徒如能真心修持其“道”便可长生久视,万古常存而成为神仙。道家哲学是道教教义的理论基础之一,《魏书·释老志》在谈到道教的本源和宗旨时称:“道家之源,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千变万化,有德不德,随感应物,厥迹无常。……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寿,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
先秦道家后来演变为黄老之学。
西汉时期,文帝景帝两代(前179—前141)以 “清静无为”之学治理天下,与民修养生息,对于社会的各种生产活动及老百姓的生活,尽量不加干涉,任其自然发展,遂形成了以黄老道家思想为主的政治学说,世称“人君南面之术”,史学界称这一时期为“文景之治”。是故,黄老之学,蔚然而兴。
黄老学大约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齐国。汉代黄老学的内容比较庞杂,除上述“人君南面之术”外,还有阴阳五行思想和神仙思想。
汉武帝刘彻继位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又崇信神仙。这时,方士们便更以黄帝附和神仙学说,开始将神仙学与黄老学相结合,言神仙者都托名黄帝。
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汾阴方士于土中得宝鼎献于帝,谓黄帝当年亦得宝鼎,广事封禅,常与神会;又言黄帝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又言黄帝且战且学仙,然后与神通,最后骑龙上天。汉武帝听后十分羡慕,感叹不已地说:“嗟呼!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屐耳!”(《资治通鉴·汉纪十二》)这时,帝王臣子业已把黄帝奉之为神明。
到东汉,人们除继续推崇黄帝外,更是尊崇老子。拒《后汉书—楚王英》记载:“英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佛陀),斋戒祭祀”。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给楚王英诏书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永平年间(58—75)作过重泉令和元和年间(84—86)作过益州太守的王阜,在《老子圣母碑》中赞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判,窥清浊之未分。”这时,已将老子尊为“道”的化身。
至东汉桓帝时(147—167),神仙学和黄老学相结合已正式形成黄老道。《后汉书·王涣传》记载:“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次年,又“亲祀老子于濯龙(宫),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后汉书·祭祀志》)这时,老子已成为崇高的最高神灵。
黄老道继方仙道之后兴起,并由此过度到道教,是道教产生的重要一环。黄老道所尊崇的黄帝、老子,乃后来道教所信仰的至尊之神。黄老学说成为后世道教的理论基础。
《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对道教的影响巨大。
第一, 阴阳五行理论与道教教义
战国末期的方士邹衍将阴阳学说合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形成了“五德终始”理论,并运用这种理论构造了方仙道的宇宙构成论、历史观、形解销化之术及依附于鬼神之事的理论。先秦的方仙道乃是道教的前身,故而道教从其思想根源上讲,早已与阴阳五行说有密切关联。汉代的方仙道家们更是不断的将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道教的教义之中,最明显的体现是《太平经》的出现。《太平经》就是“以阴阳五行为家”的道教经典,阴阳五行说是《太平经》的主要理论基础。认为:阴阳五行体现天道之理则,恒常不变,人须绝对顺从,不可失其道。“道无奇辞,一阴一阳,为其用也。得其治者昌,失其治者乱;得其治者神且明,失其治者道不可行”。一阴一阳之理,遍于天地,为道之用。事无大小,皆守道而行,故无凶。今日失道,即致大乱。故阳安即万物自生,阴安即万物自成。阴阳之关系可互生互变,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相得,道乃可行。其他如《老子想尔注》、《周易参同契》等,莫不与阴阳五行学说密切相关。
第二, 阴阳五行说与道教神仙谱系
阴阳五行的思想影响到道教的前身之——古代宗教,古人对崇祀之神赋予“阴阳”、“五行”的属性,网络了神灵世界。这种思想被道教完全的保留了下来。如道教崇奉的东华帝君与西王母,亦称木公、金母。《太平御览》卷六六八引《集仙箓》曰:“木公、金母者,二气之祖宗,阴阳之原本,仙真之主宰,造化之元先,凝气成真,与道合体”。又如真武大帝(或称玄武大帝),在道教神仙体系中是职司北方的神(北方在五行中属水)。道教的这种具有阴阳无形属性的神还体现在身内神上。道教据“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认为人体也是个小天地,天地间有的神灵在人体内都有对应的存在。天上有上帝及阴阳、五行之神,人体有“心君”及左阴右阳、五脏五行诸神,天神与人体内诸神的阴阳属性相类相通。
第三, 易学思想与道教的关系
道教运用易学的思想和符号系统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并通过这种变化来指导人体的修炼,以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同一;同时针对社会的治乱提出相应的变通之道。其中人体的修炼与易学思想(主要是汉代易学)结合的最为紧密,突出的表现体现在《周易参同契》中。《周易参同契》是流传至今的道教丹鼎修炼最早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著作。其中心思想是运用《周易》揭示的阴阳之道,参合黄老自然之理,讲述炉火炼丹之事,后世的内外丹经莫不以此经为认证的根本。
从方术仪式来看,道教的符箓和内外丹术皆和《易》学密切相关。符箓是一种似字非字的图形,道教认为它“可谴鬼役神”,“镇魔压邪”。道教依《易》造符箓,《道藏》中保存不少以卦命名的符箓。
欢迎光临 律令堂和合文化;八字预测、六爻占卜、奇门遁甲、风水策划、预测分析、情感挽回、情感预测、情感咨询、和合风水、文昌风水、催婚姻风水、斩桃花风水、回心转意和合风水、七日和合风水、七日和合术、易学风水道法团队 (http://maoshanfashu.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