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福州都城隍廟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11-6 13:29     标题: 福州都城隍廟

福州城隍廟在冶山,稱冶山城隍廟,晉太康三年( 282 年)建。《榕城考古略》說: “ 遷城後建。枕冶山之麓。宋紹興二十七年( 1157 年)郡守沈調增創堂宇。淳熙五年( 1178 年)作更衣、肅儀兩亭。元季亭毀。明成化十八年( 1482 年)知府唐珣重修。正德十年( 1515 年)改外大門華表。萬曆十年( 1582 年)災,尋重建。 ” 至清乾隆十三年( 1748 年)何長浩再次重修,以後常有修葺,以至於今日。
  冶山城隍廟原為福州府城隍廟,另有一個城隍廟在原晉代郡守嚴高衙門附近(今鼓屏路東側)今雲瑞巷 17 號,至今還立有一塊石碑,文曰: “ 城隍廟官地 ” ,為省城隍廟。宋末端宗稱帝,以福州為都城,改嚴高衙署為 “ 垂拱殿 ” ,於是 “ 省城隍 ” 升格為 “ 都城隍 ” 。明時 “ 垂拱殿 ” 改為福建省布司衙門, “ 城隍廟 ” 則降格為 “ 布司城隍廟 ” 。這個地方至今猶稱為 “ 布司城 ” 。福州人以福州當過宋朝的都城感到驕傲,仍然稱它為 “ 都城隍 ” 。清雍正十年( 1732 年)布司衙署失火, “ 都城隍 ” 被化為灰盡,以後未予重建,只是把冶山的 “ 府城隍 ” 升格為 “ 都城隍 ” 。這是福州冶山城隍廟所以成為 “ 都城隍 ” 的原因。
  宋林通《長樂圖經》說: “ (城隍)廟之神乃西漢禦史周苛也。守滎陽,為項羽所烹。高祖既即位,思苛忠烈,令天下郡縣各附城立廟祀之。城隍之祀,疑始於此。 ” 周苛,漢沛人,高帝時御史大夫,為帝守滎陽。項羽拔滎陽,生得苛。羽謂苛為我將,以公為上將軍,封萬戶侯。苛罵曰: “ 若不趣降漢,今為虜矣。若非漢王敵也,羽烹矣! ” 周苛以剛烈守城,被封為城隍神。福州冶山城隍神自然也是周苛。南京 “ 都城隍 ” 有其他十三省城隍陪祀。福州冶山城隍廟也同樣有。郭白陽的《竹間續話》說: “ 會城壇廟以冶山城隍為最古。廟之東偏有石,刻歷代有功名宦諸神。碑曰:唐光祿大夫樊公(即清流樊號甫)、宋少師忠惠蔡公(即惠安蔡襄)、知武岡軍楊公、參知政事張公(即惠安張悃)、直龍圖閣孫公、將軍盧公(即南唐尤溪守將盧光)、烈士范公(即範增)、元太尉董公(即董元炳)、行省都事藍公、侍御史韓公(即晉江韓國華)、英義侯闞公、楚國公李公、明大夫湯公(即湯和)。 ” 既是 “ 都城隍 ” ,陪祀的應該是十三省城隍,但福州的 “ 都城隍 ” 陪祀的只是福建省各縣的城隍,說明這個 “ 都城隍 ” 其實只是 “ 省城隍 ” 的規模而已。
  據說城隍神也是有更迭的。明時,朱元璋統一全國城隍建制,皇封陳文龍為福州 “ 都城隍 ” ,稱 “ 監察司民威靈公 ” ,秩正二品。定廟制,高廣視官署廳堂。設公座,筆硯如其守令。並命守令主其祭。新官到任,則俾其與神誓。城隍的職能是調燮陰陽,統轄神祇,糾察善惡,主判生死,以彰報應。朱元璋下旨: “ 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 ” 凡蒞任官員都得到城隍廟 “ 齋宿廟中 ” ,作清廉不貪的宣誓,並表示接受城隍的監督。清時,臺灣屬福建省,有 49 座城隍廟均奉福州 “ 都城隍 ” 為祖廟。史載:臺灣知府俞兆岳赴台到任前,就特地到冶山城隍廟宣誓:不貪財、不畏勢、不徇私。自然,城隍也治理其屬下百姓,使其為善不惡。《古今圖書集成 · 神異典》說: “ 明有禮樂,幽有鬼神,蓋置守令以治民生與昭昭之際,設城隍以司民命於冥冥之中。 ” 城隍廟裏有一副楹聯: “ 舉念奸佞,讓您燒香無益;存心正直,見吾不拜何妨。 ” 雖為迷信,但對揚善懲惡起了一定的作用。








欢迎光临 律令堂和合文化;八字预测、六爻占卜、奇门遁甲、风水策划、预测分析、情感挽回、情感预测、情感咨询、和合风水、文昌风水、催婚姻风水、斩桃花风水、回心转意和合风水、七日和合风水、七日和合术、易学风水道法团队 (http://maoshanfashu.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