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地眼》一书中看到这样一首诗:
莫道高山方知龙,却来平地失真迹。
平地龙从高顶发,高起星峰低落脉。
高山既认好星峰,平地两旁寻水势。
两旁水界是真龙,水缠即是山缠理。
霜降水涸龙不现。春夏水高龙背见。
此是平洋看龙法,过处如丝或如线。
必须形迹明显落,茫渺无凭终不信。
高水一过即为山,低水一寸水回环。
只为时师眼力浅,便云此处好峰峦。
谁知高山落平里,退卸越多越有力。
祖宗父母数程遥,灰线单蛇寻脉脊。
隐隐隆隆须细认,蛛丝马迹要分明。
如发如珠是真峡,一断一续莫离踪。
平洋一突更力奇,活动尤须求束气。
忽然入穴口钳开,两水夹护是真踪。
这不是一首单纯普通的诗,更正确地说是给地理师一把打开如何寻找平洋龙的钥匙。
很多人都知道山龙,却不知有平洋龙,更不知平洋龙的力量,实际上平洋龙结穴,比山龙结穴发福更快更悠久。古云:“万仞不如一堆,高山不如平地。”因山脉相比较明显,但看平洋之龙确不是易,一般人若没有得明师指点,更没有读到有关如何判断平洋龙方面的书藉,因此对平洋龙还是非常陌生。
平洋龙不像山脉的山明显可见,平洋龙最坦夷,并无大顿小起之势,又无秀丽耸拔之峰。平洋龙行动时只不过是隐隐约约,仿佛高低,依稀厚薄而已。因此说寻平洋龙地理师必须要用心去想,用眼去瞧。例如自浙江杭州到上海,自上海乘坐火车到九朝古都中原洛阳,然后转北京,此连绵数千里,眼中所见多是坦夷的水田和平原,没有大的高低起伏,如毯铺开一样,片片段段。也许初学者逢到这种平洋龙时,很容易出现于捧着罗经发呆,却不知如何下手,实际上寻找平洋龙必须要抓住窍门,不然就像水中捞月一样困难。下面笔者就将寻找平洋龙的扦穴方法详细论述如下。
平洋龙并非真的坦夷,也有起伏只是地理师仍然以寻找山脉的方法来判断平洋龙,平洋龙无秀丽耸拔的山峰,自然没有起伏,判断平洋龙起与伏,地理师必须要调换另一种观点,凡是平洋龙高一尺寸即为山起低一寸即为伏。运用这样心灵尺度来衡量渺漠的平洋龙自然就会不同。
平洋龙也有山与水,俗云:平洋龙高三寸即为山,低一寸即为水。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仍然可以作为判断平洋龙山与水不同的界限,初学者自然可以灵活运用,平洋龙山与水的差异。
(一)平洋龙也有来与去
平洋龙起伏不大,行走过峡不过是隐隐隆隆,仿佛高低,若失踪迹一般,很难辩认平洋龙的来与去,实际上再难的事也有解决的方法,判断平洋龙的来去,必须看流水来去,也就是依水观龙。如果水向东流,则龙也向东,水向西流,龙也是往西行。
欢迎光临 律令堂和合文化奇门遁甲、六爻占卜预测、企业策划、八字命理预测、风水策划、起名择吉、姓名预测、决策易学风水团队 (http://maoshanfashu.com/)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