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我国早期内丹丹法著作《楚辞·远游》试析 (王 沐) [打印本页]

作者: 沙里斯新    时间: 2008-10-27 08:16     标题: 我国早期内丹丹法著作《楚辞·远游》试析 (王 沐)

一、《楚辞 ·远游》作者问題

  本篇在后汉校书郎王逸章句以及来洪兴祖补注,均确定是屈原的作品。王注曰: “远游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履方直之行,不容于世,上为谗佞所谮毁,下为俗人所困极,章皇山泽,无所告诉,乃深惟元一,修执恬漠,思欲济世,则意中愤然,文采铺发,遂叙妙思,托配仙人,与俱游戏,周历天地,无所不到,然犹怀念楚国,思慕旧故,忠信之笃,仁义之厚也。是以君子珍重其志,而玮其辞焉。”这一段叙述屈原写作本篇的动机及思想感情,因被群小包围,夙志难伸,乃欲修炼真玄,从游仙境。幽怀积愤,颇堪同情。盖此时尚欲引退存身,以待复用,虽注者对此篇与后来许多注解家的观点未能尽同,但这是屈赋最早的注解,后来来洪兴祖、朱熹都对此篇作者问题并无怀疑。
  但因洪兴祖在补注里提出了一个问题,说此篇与汉司马相如《大人赋》非常接近,他说: “长卿作《大人赋》,其语多出此。至其妙处,相如莫能识也。”这不过怀疑长卿仿作而已,却引起了后来的极大论争,论争有下列几种主张:
  第一 主张《远游篇》系司马相如所作的。如郭沬若先生在《屈原赋今译》中说: “《选游》结构与《大人赋》极相似,其中精粹语句甚至完全相同,据我的推测,可能即是《大人赋》的初稿,相如本言为《大人赋》未就,其稿或被保存下来, 以其风格类似屈原,故被人误会了。”
  第二 主张这篇是屈原之后另一个人写的,不是屈原的作品。如近人何其芳先生说: “《远游》的思想如‘至人'、‘无为'、‘登仙'等等,和屈原根本不同,如果屈原的思想是这样,大概就不会自杀了。这显然是一个道家的人写的,不过在文字上模拟屈原的作品而已。”
  第三 主张此篇是后人仿《大人赋》写的,如清吴汝纶说: “此文体格平缓,不类屈子,世乃谓相如袭此为之,非也。辞赋家輾转沿袭,盖始于子云,孟坚。若太史公所录相如数篇皆其所创为,武帝读《大人赋》飘飘有凌云之意;若屈于已有其词,则武帝闻之熟矣。若夫神仙修炼之说,服丹度世之旨,起于燕齐方士,而成于汉武之代,屈子何由预闻之?”武汉大学谭介甫先生在《屈赋新编》中更主张是西汉末年班嗣写的,但仅以班嗣亦有道家思想,论据还不够十分充足。
  以上三说,观察角度不同,主张各异,但说服力似还不充分。
  姜亮夫先生在杭州为楚辞专家讲授时,对此篇曾有专论,他对以上各家说法,均不同意,他说: “这里我还要谈一下《远游》这篇文章,近八十年来已被搞得乌烟瘴气,给它涂黑了。这当然不是近代才开始的,《洪补》里已有这个话了。说《远游》同司马相如《大人赋》非常接近,我们现在楚辞专家根据这句话就说《远游赋》就是《大人賦》,说《远游》中一些句子同《大人赋》中的句子二者对照一下有很多相同处,就说是一篇文章的两个底子,这话听来是可信的,但细想一下,这是骇人听闻的考据,骇人听闻的辨伪。说二者有关系,或说这两篇文章一是初稿、一是二稿,甚至说《远游》是抄《大人赋》的;但反过来我可以不可以问,会不会是《大人赋》抄《远游》呢?扬雄的《反离骚》、《畔牢愁》都是学《离骚》的,但他并不学《远游》,而司马相如的《大人赋》是学《远游》的,可是两者思想基础完全不同。”⑴姜先生的议论很深刻,也很透辟,可以说明《远游》确是屈原作品,而非后人拟作。
  但为什么各家观点这样纷歧呢。冯友兰先生说: “有人说: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同《远游》有类似的意思和字句,因此推断说《远游》不是屈原做的,是汉朝的人模拟司马相如的《大人赋》而托名屈原。这个说法没有什么史料的根据,仅是一种推测,两者只是意思和字句有相同之处,但没有别的证据,仅靠这一点,说司马相如模拟屈原,那不更顺理成章吗?汉朝以后的人用儒家思想解释屈原的作品,造成一个屈原是儒家的假象,以这种假象为前提,于是就说:儒家的人怎么会讲起黄老的话呢'因此就说《远游》原来不是屈原的作品。据历史的先后,只能说司马相如模拟屈原,不能是《远游》模拟《大人赋》。”⑵这就是议论纷歧的根源,现在研究《远游》,必须脱掉屈原儒家的外衣,还他以养生家的本来面目,才能拨开云雾,寻出真谛来。
  船山先生独具只限,认为此篇是讲养生之道,并肯定此篇为屈原自作,他在本篇注释前言中说: “按原此篇与《卜居》、《渔父》皆怀王时作,故彭咸之志虽夙,而引退存身以待君悔悟之望,犹迟回而未决,此篇所赋与骚经卒章之旨略同而畅言之,原之非婞直忘身亦于斯见矣。”所以《楚词通释》于此篇释为养生之学,且明确地解为有系统地讲解古代内丹丹法,冯友兰先生亦认为系属黄老养生之学,我们是同意他们的看法的,所以我们以王逸、朱熹及王船山先生注释为根据,肯定本篇为屈原讲述古代丹法的著作,并排除儒家解释及从文学角度分析方法,而从内丹丹法观点试析如下。
作者: 沙里斯新    时间: 2008-10-27 08:17

二、《楚辞 ·远游》的內容

  《远游》的中心思想,王船山先生在序例里已经指出。他说:《远游》极玄言之旨,非《诺皋》、《洞冥》之怪说也。后世不得志于时者,如郑所南、雪庵类逃于浮屠,未有浮屠之先,逃于长生久视之说,其为寄焉一也。 ”是本篇重点,虽畅言玄修,实则寄托热爱祖国的情怀,欲以远害尊生之道,修持健康体魄以待良机,以为祖国献身。所以船山先生定为楚怀王时期屈原流放汉北时所作。《楚辞通释序例》曰:“《远游》之情,唯怀王时然,既迁江南,无复此心关。”盖自沉之念,已萌生于心,不再作长生之想。因而船山先生赞美说:“志士仁人,博学多通,而不迁其守,于此验矣。
  船山先生遭遇,颇似屈子,未展雄才,即逢国变,辗转衡湘,备尝艰苦,恢复无望,国破家亡,所以亦深研玄一,以寄旷远,因情感有所共鸣,所以对此篇探讨较深,虽系笺释《远游》,实亦夫子自道也。
  《远游》一篇实分四个部分:
  1.游仙动机——开头就讲离尘游仙的动机,是因为环境迫厄,愿脱尘世羁绊,但夙质菲薄,难遂愿望。然更思天地无穷,人生如寄,神去形存,亦奚以为?故欲求正气之所由,虚静恬愉,无为自得,以求达长生目的。
  2.理想的仙境——这一段自“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遺则。”至“余将焉所程”三段,是说仙人如赤松子、傅说、韩众都已升举。他们精灵照耀,变化往来,忧患莫侵,超世离俗,虽自己内心向往,但仙踪已远,怎样寻求呢?
  3.王乔所授的丹法及行功体会——此一部分自“重曰”起至“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都是讲丹法行功的径路及修持。
  4.大丹已成,不忍即去——这一部分由欲度世以忘归兮”至“与泰初而为邻。”讲刀圭入口,将度世上升,乃复回顾故国,不忍离去,遂炼神合道,等待机缘。并藉王乔之言,阐养生之术,实则欲去未能,不过以此舒怀而已。船山先生释解此一部分的结语里说:“屈子厌秽浊之世,不足有为,故为不得已之极思,怀仙自适,乃言大还既就,不愿飞升,翱翔空际,以俟时之清,慰其幽忧之志,是其忠爱之素,无往而忘者也。”但本文至此,已想像丹已大还,周流于上下四方,无所窒碍,所以说:“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虽此时暂不冲举,也已出有入无了。
作者: 沙里斯新    时间: 2008-10-27 08:17

三、《远游》与内丹丹法

  《远游》是讲游仙还是讲丹法呢 T研究楚辞学者议论纷歧,已在前言之中论及。而王船山先生独排众议,确定本篇系内丹丹法著作,并分别加以注解,他在“序例”中说:“黄老修炼之术,当周末而盛,其后魏伯阳、葛长庚、张平叔皆仿彼之言,非有创也。故取后世言玄者铅汞、龙虎、炼己、铸剑、三花五炁之说以诠之,而不嫌于非古。”又在《远游》小序中说:“所述游仙之说,已尽学元者之奥,后世魏伯阳、张平叔所稳秘密传,以诧妙解者,皆已宣泄无余。盖自彭聃之术兴,习为淌洸之寓言,大率类此,要在求之神意精气之微,而非服食、烧炼,祷祀及素女淫秽之邪说可乱,故以魏张之说释之,无不吻合,而王逸所云与仙人游戏者,固未解其说,而徒以其辞耳。”是屈原养生之术,为周代仙人王乔之遗教,此说证以战国初期《行气玉佩铭》记载之丹法,完全可信。而船山先生认为本篇为周代流传之丹法祖经,并认为与后来汉唐来元各代之正统丹法,无不吻合,所以详加注解,加以肯定,此种见解,来源脉络,极为清楚,引经据典,论证确凿,本已无可怀疑,但儒家道家,观点各异,儒家及词赋家,自然反对这种说法,但如果从哲学观点来探讨渊源,自然会平心静气地承认这种解释。如冯友兰先生总结这一章说:“黄老之学,到了汉末,终于成为道教,道教所修炼的有内丹和外丹,外丹是长生不老药;内丹是炼精气神的。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内丹的理论基础就是精气说,屈原的著作中的精气说,也可说是为道教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料。”⑶冯先生的见解,是比较平允的,虽对《远游》丹法方面只偏重精气说,但他是有自己独立见解的。
  内丹丹法渊源于楚地,前已论及。王乔传为周灵王 (前57l一543)太子晋,未详是否,但其为在屈原之前一古代学仙者,则无疑义。王乔、赤松均为楚国行气派之祖,且沿汉水流域,流传于长江南北,则《行气玉佩铭》为此派所传,似极可能。更证以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初年帛书《却谷食气篇》,帛书《导引图》也都在楚地出土,图内关于内炼方法如:“蟾息”、“胎息”、“雁息”、“龙息”、“沐猴唤引戾中”等,虽皆为站式,但就图形来看,都是静立微举两手,胎息且肃立两手下垂,此种功法,均与丹法筑基方面的收心、止念、调息、守一的姿式和理论相吻合。此墓葬在公元前168年,此图当为西汉早期绘制,也可以说明行气内炼功夫兴子楚地,为后代内丹丹法之祖。
  至于东汉魏伯阳著《参同契》为丹法之祖书,魏伯阳原藉会稽郡,在战国晚期并入楚地,他于汉末总结内丹丹法,也可以为行气一派兴于南方之旁证。
  所以《楚辞 ·远游》承王乔之遗教,为系统之叙述,其渊源有自,并无可疑。但道教丹法,本系秘传,师徒单传,知者较少。注楚辞各家人都以儒家观点立论,力排佛老,所以对丹法之说,认为穿凿附会,盖其对道教丹法,无从理解,所以误解甚多,实则皆皮相之谈,臆测之论而已。
  王船山先生,深研理学,不尚佛老,但对佛老内容,亦擷英咀华,加以阐发,如对佛经有《相宗络索》之作,对道教则以丹法笺释《离骚》、《远游》。盖养生行气之法,早在楚地流传,以后经道教吸收整理,遂为道术一重要部分。是以丹法实为发源荆楚地区的宝贵遗产,沿汉水至洛阳流传的道术精英,在道教成立以前,早已存在了。
  王船山先生既尊重此荆楚地区的宝贵遗产,又寻绎其发展系统:认为继承王乔此派者为汉魏伯阳的《参同契》,宋张伯端的《悟真篇》及其再传弟子葛长庚即白玉蟾的丹法著作。所以在《楚辞通释序例》中特别提出汉魏伯阳、宋张平叔 (伯端)及葛长庚,认为他们都是继承王乔遗教立言,并引为注释《远游》篇的主要依据。
作者: 沙里斯新    时间: 2008-10-27 08:18

四、在《楚辞》 “离骚”、“远游”两篇中体现的丹法重点

  1.在《远游》篇之前,《离骚》后段已略谈丹法。
  王船山先生在《离骚》后段笺释中,已略谈屈原的内炼思想。自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一段以下,注释曰: “饰方壮,道家所谓鼎未败也。周流观上下,游神物外,体天地之和也。”又进一步笺释加以发挥曰:“自‘曰勉升降'以下至此,皆巫咸降神之言,托于神告,以明其自审以处。放废者从俗求容,既义所不可;求贤自辅,而君德已非,风俗尽变;若委质他国,又心所不忍为,惟退而闲居,忘忧养性,以自贵其生。审彼二术,唯此差堪自慰。所以退居汉北,终怀王之世,抑《远游》一篇所由作也。”这就明确指出屈原讲求养生之术的动机和目的了。
  《通释离骚篇》自 “吾将远逝以自疏”以下,均释为屈原讲养生要旨,此段只讲两个部分:(一)元气运行之径路;(二)和气守中之玄诀。
  (1)元气运行之径路——是从“邁吾道夫昆仑兮”至“指西海以为期。”笺释注解昆仑说:“群山之祖最高者也,在人为泥丸;云霓,御气上行也。”这就是以人身比喻为小天地的方法,也就是天人相应的丹法。通释又解“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于西极”曰:“天津、析木之津在箕斗之间,东北之隅(东北艮方,艮其背,即指背部)。《参同契》讲行气也说:“始于东北,箕斗之乡。真铅之所,生气之海也。西极,魄之宫也。……魂乘气而游历以映魄。”(魂为元神代号,即丹经所称木魂;魄为元精代号,即丹经所称金魄。)船山先生又笺释“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一段说:“流沙、西方大泽;赤水、南方真汞,神之舍也。魂映魄,魄不滞而流行,以合于神,所谓龙(汞)吞虎(铅)髓也。又注释“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一句说:“不周、西北之山,天之柱也。左转谓已遵赤水而复归不周,逆折而反其所映之魂也。”在人体穴位上,不周比喻两眉间祖窍;左转、指退符下降;西海、位置在腹,藏魄之地,所称“虎吸龙精”,即元神元炁会合于此。丹家所称取坎填离送药归炉,炉、即腹内三寸之丹田,是炼丹聚药的处所。
  (2)和气守中之玄诀——船山先生笺释“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驮而并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一段说:“车千乘而皆屯之,万念归于一念,无念之念,神光照乎八牖,浑合流行,玉驮并驰矣。”此实际是讲周天火候以后,八脉齐通,气沉丹田,送药入炉,药与神合之景。所以注解总结一句说:“婉婉委蛇,和气守中,长生之诀也。”婉婉委蛇,指气行的纡缓周流,和气守中,是周天行气后药的归宿。
  以上是在《离骚》注中,略示径路,也启示出作者退居汉北,以忘忧养性自贵其生自慰。但此处仅示端倪而已。作者以言有末尽,故更写出《远游》一篇,藉仙人王乔之言,畅谈玄旨,详论丹功,则又深入一步了。
  2.《远游》一篇进一步发挥了丹功步骤
  王船山先生注《远游》,系依王乔丹法遗教。笺注中说: “王乔,或曰周灵王太子晋,未详是否?要古之学仙者也。仙术不一,其最理者为炼性保命。”《楚辞通释·远游篇》结语说:“此篇之旨,融会玄宗,魏伯阳以下诸人之说,皆本于此,迹其所由来,盖王乔之遗教乎?”魏伯阳会稽人,内炼之法属于吴越系统,后来南宗五祖中天台之张伯端,琼州之葛长庚即白玉蟾都是继承吴越丹法系统,所以他又说:“所述游仙之说,已尽学之者之奥,后世魏伯阳、张平叔(伯端)所稳秘密传,以诧妙解者,皆已宣泄无馀。”自此即指明《远游》为丹法之祖书,而《参同契》、《悟真篇》以下,《海琼集》、《武夷集》等丹法著作,实有一脉相传之渊源关系,所以我们循作者及通释本意,试作几个有关关键性问题的浅解。
  (一)见王子之前,自修内炼的准备功夫
  (1)炼己——炼己的基础是什么呢?冯友兰先生对这一点有所阐发,他说:“神鯈乎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这个神就是屈原自己的神,也就是他自己的精,所以他能周游天上。”又说:“‘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这是说要想上浮,必定有所托乘,所托乘的就是“精、气。”⑷冯先生认为正气之所由是精气神,是托乘上升的基础,而求得这基础必先内惟省以端操,即正心止念功夫。这看来都是正确的,他把上浮解释为遨游天上,则还将屈辞过于实看。此不过人身为一小天地的比喻,上浮即是元气上升泥丸,并非真到碧空,船山先生则说:“正气、人所受于天之元气也,守此则长生久视之道存矣,盖欲庶几得之,以回枯搞之形。”又注“曾举”说:“曾举谓上升也,神御气以往来,阴魄炼尽,所谓太阴炼形也。”这都阐明托乘层举的真意,即通任督而运精气神上升泥丸之意,所以《远游》虽名天上,实指人身,后来道教丹法,莫不以此为言,盖天人相应为丹法内核,不必从字面上过于执着。此点阐明,则《大人赋》颂扬皇帝游仙之词,内容与此毫不相涉,所以来洪兴祖提出此间题随即说:“至其妙处,相如莫能识也。”
  王注 “餐六气而饮沆瀣兮。”一句时说:“此学仙之始事,其术所谓炼己也。念不妄动,养气清微,则息不喘急,从踵而发生于至阴之地也。”此丹法初步入手工夫,即收心止念,内照澄神而已。
  (2)调息——凝精除秽,保持元气,除去后天浊气。王注:“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一句说:“精气,先天之气,胎息之本也;粗秽,后天之气,妄念、狂为之所自生,凝精以除秽,所谓铸剑也。”这是接上句炼己而言,炼己在收心止念,内照澄神,“养气清微,则息不喘急”。调时要分两段;第一指呼吸之气,调时须达到吐惟细细,纳惟绵绵境地,以自然呼吸而吐故纳新,然此初步功夫,止于肺部,调息为我达止念目的,一有杂念,即为粗秽,盖自然呼吸与潜气运行径路相反,元气被阻不畅而影响入静之故。第二则指先天之气,在自然呼吸能与收心止念一致以后,须用逆呼吸,即呼时腹部外突,吸时小腹内收,此时肺部呼吸与潜气连接,一吸而由胸部肺中吸气下降与丹田之内气连接,经尾阁沿督脉,上泥丸;一呼而由胸部肺的动作而由泥丸下接咽喉沿任脉而下阴跷,呼吸气与潜气运行自己衔接,这就叫后天气接先天气。此屈子叙见王子之前,炼筑基功夫,为胎息之本,调元气运踵息而除杂念,不使有“狂念”、“妄为”之动机,所称“铸剑”者喻保清澄之神明,如剑一样斩除粗秽。神明清澄喻目光内视,《丹经》曰:“两支慧剑埋真土,扫荡妖魔出幻躯。”此王注漱正阳一句说:“正阳南方曦明之灵,其光内照者也。”亦即发挥内照调息之义。⑹
  (3)沐浴——《通释》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一段说:“南风,生物之风,此则杀也。保精除秽,心融气怡,学仙者得此,则暂息以候魂之澄定而用之,所谓卯酉沐浴也。”沐浴一词,在丹经中为行气稍加停顿之义。在炼精化炁时,后天气载先天炁沿任督二脉循环,卯位在肾上对脐部分(背后),西位在脐对肾,行气至此,稍加顿挫,只一稍停,并不換气,“南巢”指脐,因不作长期停顿,所以称为暂息。因换气只在会阴穴由下而升,从泥丸宫由上而降,系子午位置,此系在火逼金行阶段,起调解作用。背后之沐浴,为和缓急火,脐中之沐浴,则调和神炁,使坎离混合,以便入炉。《悟真篇注疏》曰:“子进阳火,息火谓之沐浴;午退阴符,停符亦谓之沐浴。”即是此意。
  以上三项,系屈子见王子之前,按内炼方式试行,以便体会真诀,再向王乔请益,所以此三者所述,只是初步自修的体会所得而已。
作者: 沙里斯新    时间: 2008-10-27 08:18

(二)见王子时所受的教诲   (1)三五致一——《通释》解“见王子而宿之兮,审一气之和德。”一句说:“宿与肃通,敬问也。”这段敬问王子以后,王子答词。王注:“一气,老子所谓专气。东魂西魄、南神北气、中央意、皆含先天气,以存合同而致一,则与太和长久之德合,所谓三五一也。先生哲嗣王吾加案语说:“三五即河图中宫之数。道书云:东三南二还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注释所指三五一,王吾所引为《悟真篇》律句第十四,全诗说:“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见结婴儿,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圆入圣基。”这是指五行生成之数,喻精气神在运转中凝化过程。道教丹法,藉用河图作代号加以说明。《河图》单数阳性,双数阴性,东三为木,为魂,木生火,为元神之代号;西四为金,为魄,金生水,为元精之代号,中央戊土,称为黄婆。虽曰五数,实系精气神三家,即东三先天神,南二后天神,西四先天精,北一后天精,意土引导运魂魄之气,加以融合凝化,结成为丹。
  河图数字,不过藉用为代号,实际是讲丹功。因为东三木、南二火、木生火,即魂生神之意;西四金、北一水、金生水,即魄生意之意。中央五土,为意,意土调和水火,自成一家,丹法术语称为和合四象,攒簇五行,则魂魄精气神凝结,称为三家相见,成为先天一炁,又称婴儿。统于一炁之后,即为 “合德”,合德即成道之意。冯友兰先生释此“一”字为精气,亦即指成丹而言,与船山先生的看法颇为接近。
  (2)收心——释文“无滑而魂兮,彼将自然。”此句亦见《庄子》,似为同时丹法之传流。滑(gu)动乱不定之意。魂属东木,元神也,神不可散。“而”同“尔”字,指问者,此指王子所教在三五致一之前,必先收心安神,放松全身,“彼”指身体,全身进入自然放松,自能入静,即“壹气孔神”之意。释文称:“魂生于气中,水生木也;神生于魂中,木生火也,任其相生而流,则存者寡矣。”此注即指顺行成人之意。“壹气者,敛魂归气而气盛;孔神者摄神归魄而不驰于意,则神之存者全也。”敛魂归气,指木返水中,即木元神与精水相结,丹经所称母子相恋;摄神归魄,指火入木中,即子归母体(木生火),先天后天之神相会合,互助凝结。
  (3)活子时——《通释》:“于中夜存”一句说:“中夜所谓冬至,子之半也。……受一阳自生之机,光映灵枢,此之谓中夜,一谓之活子时,一谓之初生之月,于此存之,所谓火候也。”活子时即药生之时,人身至夜中,阳气蓬勃,精炁欲动,即活子时之候。子时曰活,即不必拘泥于定时,凡遇此征象,非正子时都称活子时,所称冬至,即阳生之意。“存之”即于中夜遇此境界只宜静待而存想,勿忘勿助。所以本书下文即说:“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笺释进一步详加发挥曰:“中夜自生之妙,不可以有心先为将迎,惟虚静而俟其至,如初月之受光,日自来映。”此言活子时须自来,不可有欲念以促其早动。盖自生曰清药,先为将迎即为浊物而不可用了。
  (4)逆行摄取——《通释》解“此德之门”一句说:“门者所从出入者也。顺之则出,逆之则入,反庶类(物也)之所自成,函于中而不出,以保命全性,仙者之术尽于此矣。”“门”为阴跷穴的代称,“德”指保命全性之德,指还丹之功。
  以上四项,系见王乔时受到行功要点的指示。
  (三)见到王乔接受指示以后,记述依法行功内炼的过程:
  原文 “闻至责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释文曰:“至贵、上所闻之道要也。忽乎、迫欲行之也。既得授修行之术于王乔,遂如其言以行之,下文皆行之之事,仍效之也。” “效之”、即按法行功之意,以下拟分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合道三层次进度,以解释下文。
  (1)第一步炼精化炁功夫
  原文 “漱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玉色甁以脕颜兮,精纯粹而始壮。”释文谓漱飞泉、怀琬琰,水上涌也。北方坎水为铅,为气、魄,敛气归魂,故为飞泉逆流而上,金魄得飞泉之液养之,纯粹完美,魄乃壮可以钤魂。”此指调气以归魂而钤魄,术语称虎吸龙精,这是指行功得药之景,以魄钤魂即以水制火之意。下一句“嘉南州之炎德兮。”南州、炎德、都指头顶。实则此几句都是炼精化气起手的工夫。汤谷即尾闾穴,在一阳初生之候,由药气下尾闾,循夹脊,过王枕,火(神)逼金(元精)行,坎水逆流上通三关,如飞泉一样上升至头顶,此即术语所称河车运转。明伍冲虚称为“日月双轮御炁飞”,即是此功夫,丹经称为小周天。释文联系下句:“质销铄以汋约兮,神要眇以淫放。”一句说:“此金虎化气之象”,即“金熔于冶”,盖小周天略停经去矿留金阶段,自南(头顶)徂西(绛宫、丹田)化滞为灵,“相与淫伕者,坎离会合也。”“魄乃壮可以钤魂者”,即因火性(神)易飞,必元精充足始能制火约神以同时上涌,丹经所谓“聚火载金夺圣机,三车上运过曹溪”就是这种丹法。
  原文 “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河车运转至“南州”,火候已达泥丸。”载营魄而登霞,掩浮云而上征。”即运药已至头顶,下一句讲天阍开关,丰隆(雷神)前导,即内炼通关时有震动之景,始得关窍齐开,所以用丰隆引路,这是讲炼精化炁阶段,外药通关之象。
  神既与天门通,即将引药下降归入黄庭穴。《通释》注 “问太微之所居”一句说:“太微之南、天市之北、中宫也。为戊己土,乃水火金木之枢,故谓之黄婆。”在丹法理论上,阴阳之气相交,坎水离火会合,皆在此处。所以释文称之曰“钤魄(即制火)映魄(即炼元精)专气存神皆以此开合为用,而元精、元气、元神在此处会合为一,此一阶段化合,称为虎受龙施。原文接着指出:“集重阳入帝宫兮,造句始而观清都。”注释说:“虎受龙施,化而为阳曰重阳,帝宫太微之宫,旬始十日之首,甲乙木也。”甲乙木即元神之代号,用魂即元神内视,送药归炉,炉为下丹田,即是“清都”。因为神气精在中宫集结以后,含光内照,清静不扰,这时初成为丹母了。
  采药归炉以后,应再继续行功,这样运转三百次,始满炼精化炁的小周天。所以原作接续说: “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微闾。”通释:“太仪天庭,微与尾通,即尾间穴,以意御四神,周历乎身之上下,上彻至阳之原,下入至阴之府,朝夕顺阴阳之候也。”此即丹经所指后六阳前六阴的进火退符功,朝屯暮蒙的周转,也就是采药的三百次中连续的功夫。
  小周天功夫,先通三关,后通八脉,所以原文接着说: “屯余车之万乘兮,纷容与而并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释文讲:“此皆言心意御神气以行,游历上下,五官百节,皆为灵飞之状。并驰、神气合一也。”此段说小周天得药以后,前通、后通,气通、热通、一身通,以及八脉齐开的景象。
  原文至此作了一个小结,通释解 “骑胶葛以杂乱兮,斑曼衍而方行。”两句说:“学仙之术,凡有数进,前云漱飞泉、怀琬琰、历南州者,乃调气以归魂而钤魄,所谓虎吸龙精也。”虎为元精代号,龙为元神代号,虎吸龙精,即精与神会,水火交合,这就是小周天阶段的成就,也就是丹法炼精化炁功夫的初步完成。这在丹经上称为炼三归二的过程。
  以下进入内丹丹法第二阶段,即炼二归一的丹功。
  (2)炼炁化神(即龙吞虎髓、炼二归一)
  这是作者叙见王子以后按照指示进入内炼第二步,称龙吞虎髓者,即炼炁 (虎)化神(龙)之意,“吞”的意思就是互化,炼到只馀元神。
  此段于炼精化炁将成以后,有阳光三现信号,即以意 (中五)领导元神(魂、河图为三木)、后天神(神、河图为二火)、元精(魄、河图为四金)、后天精(精、河图为一水)、经过七日,内外药会合,丹母凝结,所以释文至此指出此即“万事毕”矣。万事毕即是说结丹准备工作已毕,下面则进入化神阶段了。
作者: 沙里斯新    时间: 2008-10-27 08:18

 炼炁化神是将已经凝化之 “大药”,炼成婴儿、成为阳神阶段。即不再作采药工夫,而专内炼元神。通释在解折“骑胶葛以杂乱兮,斑曼衍而方行”两句中后一句说:“自此以下,进用黄婆为媒,配龙子虎,故始于勾芒,终于玄冥。然后合三二一四于中五而万事毕也。意之为用,婵嫒微至,不沈不掉,周游四宫,如列骑序班,从王雍容而游衍无方马。方行、始行也,意用方行,以黍米之丹,为大还之药,功之始也。”上面讲合三二一四于中五,即炼大丹过程,“中五”在河图中为意土的代号,“意用方行”,即以意为媒(黄婆),调和四方,使其互凝互化;“为大还之药,即还丹之功。按丹经去而复归谓之返,先天失落,今乃自外返于内自彼还于我曰还。清丹师李涵虚云:“丹有三品,法有三乘;初乘以壬癸取药料,以玉液培之,称玉液还丹;中乘以玉液还丹之丹母,补足先天,化成圣胎,名目七返还丹;上乘以婴儿炼为阳神,名曰九转大还丹,又名金液还丹。《通释》中所称大还之药,即是指“丹母“而言。   丹法在得大药过关以后,即开始大周天功夫。大周天不循任督脉络循环,不经三关,而是用目光内视,氤氳于泥丸、尾闾、命门、腹脐之境,称三田反复,神炁往复于黄庭和下丹田之间,称为小鼎炉。
  在转入采大药阶段,称为入环,亦称闭关。此时因精已化尽,只歇气静守,这就是大周天火候。丹经曰: “丹灶河车休砲吃,鹤胎龟息自绵绵。”钟离曰:“圣胎既凝,养以文火,安神定息,听其自然。”但潜气未尽,上下冲关,必有方法制伏之,此丹功称为阴极阳动。在其动时,必须丝毫不泄于外,所以行功者用木座堵塞肛门,用竹夹夹住鼻孔。《远游篇》叙此段丹功说:“撰余辔而正策兮,吾将过乎勾芒,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阳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径度,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凤皇翼其承旅兮,遇蓐收乎西皇。”丹法在人体方位,认为系一小天地,东方为背部,西方为腹部,南方为头部,北方为会阴穴。⑹《通释》释过乎勾芒一段说:“勾芒、东方之神,太皓、东方帝也。右转、向西也。……天地中宫天五地十之全体。自东而西,不复迟回,故曰径度,无劳用意也。蓐收、西方之神,西皇西帝也,言神复言帝者,天神合一也。此谓以东木之精注于西金,龙吞虎髓也。(即炼炁化神,炼二归一)。始于以魄钤魂(即以水制火)而有功用,至此以魂映魄(以火熔金即以神合精而融结),如日映月,自然圓满。”
  下文说: “时暧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此玄武虽北方之神,但并非指方向,而是得药之景。这一章从“揽彗星以为兮,举斗柄以为麾。”至“右雷公以为卫。”皆言大药将成的境界。丹经记载这景象为:“丹田火炽,两肾汤煎,眼吐金光,耳后风生,脑后鹫鸣,身涌鼻搐为得药六种信号。“前飞廉以启路”的飞廉为风神,本段“左雨师以径侍兮”的雨师为雨神,雷公为雷神,都指全身震动的情况。“阳杲杲其未光兮”指眼吐金光而将出现;“风伯为余先驱兮”,是耳后风生之景象。此段总之是讲得大药行功过关的过程。
  《通释》析此段说: “龙虎配合,真铅之气应之,从容指麾,如惊流波,氤氳惝恍,散于百脉,此刀圭入口之效”。文内所说真铅之气,即文内以玄武象征北方之水,水的代号与铅同,所以也称真铅(元精),此即指大还已成,得丹景象了。船山先生在《后愚鼓词刀圭入口》篇说:“汗浃石人喧木耳,真不二,蓬壶只在潇湘址。”此即丹经所称:“六种震动发生,惊汗四溢,耳后风生,如《庄子》齐物论所称大木百围之窍穴,大块噫气之声也”。此时即大还已成、刀圭(金丹代称)入口,精已化炁,炁又化神,三宝中只馀一“神”,这就完成合二而一阶段了。
  大还已成,婴儿初就,阳神将出,犹未忍去,倦倦故国,抑志自弭。至此系命功已就,性功将圆,欲海无波,万念俱息,在丹功上则转入于温养阶段了。
  按丹法理论,得丹以后,圣胎虽就,阳神未成,必须将未尽之馀炁合神为炼,以成纯阳。此法有两个要点:一为四正沐浴,二为元神寂照。
  炼炁化神时所称沐浴,和炼精化炁时的沐浴不同,是氳氤于四正之间,四正即北子、南午、东卯、西酉四个方向,都是炼炁化神的沐浴方位,与前者以卯酉为沐浴位置不同。此阶段的沐浴,即洗心涤虑的功夫,要用真炁熏蒸,《通释》解此功夫说: “神和而气应,神乃入气之中,而化气为神矣。”船山《后愚鼓词》于刀圭入口一词以后,即讲温养时以元神役后天呼吸之气催动人身先天潜气而熏蒸亦即二炁合神为炼的温养功夫。此熏蒸之功,即词中所称:“忒煞调和功用大,交无碍,菱花背面何分界。”二炁浑融凝结,即四正沐浴功夫。也就是入环得大药后温养的功夫,这在丹法进程中实为重要阶段。
  本段所称元神寂照,即内观二田,成一虚境。在此阶段有元神之寂照以为二炁之主持,有二炁运行周流以为元神之助养,使胎神归于大定,此时观照脐轮虚境,寂照同功,即四正的境界以内,都是元神落处。所以《通释》中释南北方位时,在 “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祝融戒而还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二小段中指出南方位置在炼炁化神阶段是与炼精化炁不同,而是黄庭穴以上,注释说:“炎神、南方朱雀、真汞之精,则神是也,南疑神者、疑有疑无者也,芦忽寥廓之谓;第二小段所指祝融、南方之神,谓真汞也。真汞为元神代号,此时元神寂照于中田,升降于中下二田之间,氤氳于四正方向之内,即指寂照功夫中真神之运用,注释进入下二小段“舒并节以驰骛兮,逴绝垠于寒门,……历元冥以邪径兮,乘间维以反顾。”注释说:“寒门、北方、气之府也;颛顼、北帝;增冰、至阴之积,后天之气也。……元冥、北方之神,气之母也。”这是指已得药后炼养功夫,也指会阴穴及下丹田、包括脐下部分。
  统观以上通释所注,说明此阶段专言南北范围铅气 (宓妃)与汞气(祝融)会合,即绵密寂照所致,所以注者说:“祝融不往,宓妃自来,太和氤氳,歌舞妙丽。”此即丹经所指口诀曰:“金丹大道不难求,目视中田夜守留,水火自交无上下,一团生意在双眸。”双眸、即观照之意。《阴符经》曰:“机在目”,为什么丹机在目呢,这就是指绵密观照的功夫。王船山先生《后愚鼓词》“光透帘帏”一章后段说:“以我观他用处裂,从他观我眸中屑,不动丝毫堆里雪,通明穴,惺惺二六时中诀。”这就是指本阶段元神寂照、内视中田的功夫。“光照帘帏”不是仅言目现金光,也将帘帏比喻障目的阴神,目光喻纯阳的光辉,二六时即六阴时六阳时,内景通明,如白雪皑皑,发出品光,所以以我观他,障碍全消,从用处即运神处裂开光隙;以他观我,这“他”指“彼家”即先天元神,未还时属他,已还时属我,成为我眸中显现之物,定观既久,盗得真汞真铅(元神元炁)而成圣胎,大还至此已经完成。因此后愚鼓词这一阕前段说:“盗道多言皆强说,只因未见成痴劣。”《阴符经》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所以观照功夫就是盗机的过程,“机”即大丹的代称,如果这段功夫未完成,不盗取到大丹就不能得道,因此词中指出功夫不在多言,而是实践功夫的成就,这是很重要的事。
作者: 沙里斯新    时间: 2008-10-27 08:19

  《通释》解 “涉青云以汛滥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怀念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思故旧以想像兮,长大息而掩涕。”一段说:“大还已成,刀圭入口,将度世上升,不复游于人间,乃回顾故国,不忍即去,复抑志弭节,迟回于世。”此系讲屈子说得丹以后,丹功已成,本可进一步炼成阳神,但以怀念故乡,太息掩涕,于是又食息人间,修更高一段炼神还虚之术。
  作者在释: “吾将往乎南疑。”一段说:“既未遐举上升,栖迟人间,而修炼不輟,又复加进,龙虎既合,而不死之道得所以养太和而极变化者,则在调伏铅汞。盖魂魄本夫妻,则氤氳而拘精自易,吸精吞髓,虽无运用,而有密功,神至清而气至浊,有无不相为用,而氤氳无间,功用全无,自然凑合,乃保合大还之极致也。”这是讲大还以后,做“温养”功夫。但王船山先生尚觉发挥未深,又在下段释“寒门、增冰”句中说:“寒门、北方气之府也;增冰、至阴之积,后天之气也。神和而气应,神乃入气之中,而化为神矣。盖以后天气接先天气者,初时死汞之功(死汞即抑制元神不使飞扬);以先天气化后天气者,深沦自然之极。……自兹以往,唯一色真铅出入天根月窟,而龙虎婴儿,皆虚设之名矣。”此即出神入化温养灵胎之妙景,深沦自然,即神已大还,纯任天然,使其潜移默化,一得永得了。
  《通释》释下一小段说: “历元冥以邪径兮,乘间维以反顾,召黔嬴而见之兮,为余先乎平路。”此时不专守一处而在四正之间,所以称为四维。”间、上下四方为六间,维、四隅为四维。天地之间,一气而已。互古今,通上下,出入有无而常存者也。‘气化于神',与天合一矣。然仙者既已生而为人,而欲还于天,故必枉道回执天气以归之于己,乘天之动机盗其真铅(指元炁元精),反顾而自得。《阴符经》所谓天地人之盗,勿任天地盗己而己盗人,还丹之术,尽于此矣。”此段讲的是炼炁化神阶段的大周天温养火候丹功。清伍冲虚详论这一段炼法说:“大周天之火,不计爻象,固非有作;温温相续,又非全无。肖紫虚说:‘看时似有觅时无。'初则不着有无,终则全归大定。”所以船山先生在《通释》中解“为余先乎平路。”说:“造化在我,乃以翱翔于四荒六合,而不自丧。”又解释“经营四荒兮,周流六漠,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一段说:“龙虎合铅汞,化至此而天元之气轻微杳忽,经营以无所经营,自然周流于上下四方无有窒碍矣。列缺电也,至者电之所至,亦至也,大壑海也,天地之气可至者,神气皆可至,而变在我也。”这都是指温养火候,在四正的方位中间,而其机在目,电为目的比喻,海为下丹田的比喻,即在功法中所称“目视中田夜守留,水火自交无上下”的意境,中田下田上下丹区,以一神寂照,而成纯阳,最后得到大还,婴儿将成就了。
  3.炼神还虚
  《远游》最后一段说: “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鯈忽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注释曰:“化至阴为重阳,则下之峥嵘者销熔而无也;盗真铅于在已,则上之寥廓者,非此外之有天。……无为者,天之所以为天,道之所以为道也;超之者,知其无为而盗之在己,则凡浊皆清,而形质亦为灵化,此重玄之旨,不执有,不堕无,虚无之所以异于寂灭者也。”这就是化一为无之功夫。“与泰初而为邻者,不急于冲举,乘元气,御飞龙而出入有无也。”泰初就是元始,即道家所称无极之意,此时由有为到无为,由有境到无境,由有返无,并非寂灭,而是灵化无方,可以化身亿万,可以无不圆通。《悟真篇》说:“万物芸芸各返根,返根复命即长存。”道德经所指返根复命的本旨,即是返还泰初的境地,出有入无灵通无碍,这就是炼神还虚之极致,炼到无神神亦无,就是“圆通何处不圓通”的大圆宝镜,这才是成道的最高境界。所以通释说:“视御乎鯈忽,物本无象也,而何有见、听、察乎?惝恍本无声也,而何有闻?”就是此意。
  六、结语
  楚词的研究者对《远游》一篇,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王注洪补,虽有玄言,但仅提要钩玄,未加畅述。以后儒家注释则多认本篇为屈子忧国望治,眷怀故乡,未忍即去,托为游仙之作。甚至不肯认为辞中有黄老之言。迨清代王船山先生,虽继张载之绝学,亦旁及佛老之研讨。其哲嗣王敔叙先生行状中有: “于二氏之书,入其藏而采之。山中时著道冠、歌渔鼓。”盖其情采周咨,不限畛域。集中《愚鼓乐》二十六首,即中年炼养心得之纪录。迨至晚年,造诣更深,遂将丹功心得,发挥于《远游》注释之中。而其论证精详,步骤明析,则实为发掘古代丹法之功臣。而经先生阐发以后,更可以说明内丹丹功周代已有系统功法,并证实汉魏伯阳《参同契》、宋张伯端《悟真篇》、白玉蟾《武夷集》等著作实系王乔以下的直系嫡传。所以我们认为屈子所受古丹法系统,实为古养生功法的宝贵遗产。
  至于本文多采船山先生释注的原因 ⑺系因他在《楚词通释》中已加详解,无须再作补释。所应注意者则船山的学术文章自认为儒家正统,历史上亦认为理学名家。如侈谈金丹,似与平生不称;详言功法,亦恐有损令名。故注疏之间,难免含蓄,关键之处,多作隐喻,既阐发《远游》之幽微,亦回避与理学之矛盾。因此本文虽祖述先生注释,亦拟更加浅解,以探骊珠,所以以现代丹功之形式,来说明周代丹功之源流。亦拟以此证明在春秋末期《行气玉佩铭》功法之前,此种系统功法早已存在。
  至于本文以古代养生诸法与现代功法相比,是否恰当,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只求有助于古代养生法之探求,供研究生命奥秘之资料,抛砖引玉,仅作测疏者之芹献而已。
作者: 沙里斯新    时间: 2008-10-27 08:19

注 释
⑴姜亮夫《楚辞今诈讲录》第五十四页。北京出版社版。
⑵冯友兰《冉论楚辞中的哲学思想》,《中国哲学史论》第一七六页,山西出版社版。
⑶同上文第一八零页结尾。
⑷同上文第一七八页
⑸《性命圭旨卷一》
⑹丹经方位,以文王八卦方位为准,即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引申到人身方位则会阴为北,泥丸为南,背东腹西,一气升降。如以河图方位,则北一(下)南二(上),东三(左)西四(右)。《周易·说卦》:“震东方、离南方、坎北方、兑西方。”至于所指左右方向,皆设象明意,其实元气流转,在初级小乘阶段,主要随任督升降,实际是前降后升,称左右者,指图形及人身侧面像而言,不可拘执。所以船山先生说:“右转,向西也。”西即胸腹。《悟真篇》所称“悟其意则象捐”也。
⑺《船山遗书》金陵版第四十五,《楚辞通释》。
附录:《远游》本文
  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悄恍而乖怀。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凄而增悲。神鯈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
  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漠虚静以恬愉兮,淡无为而自得。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着而曰延。奇傅说之托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
  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群而遁逸。因气变而遂曾举兮,忽神奔而鬼怪。时仿佛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绝氛埃而淑尤兮,终不反其故都。免众患而不惧兮,世莫知其所如。
  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零。聊仿佯而逍遥兮,永历年而无成。谁可与玩斯遗芳兮,晨向风而舒情。高阳邈以远兮,余将焉所程 !
  重曰: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 ?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
  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
  见王子而宿之兮,审一气之和德。曰: “道可受兮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无滑而魂兮,彼将自然。一气孔神兮,于中夜存;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
  闻至贵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仍羽人于丹邱兮,留不死之旧乡。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漱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玉色瓶以脱颜兮,精醇粹而始壮。质销铄以绰约兮,神窈妙以淫放。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命天阍其开关兮,排阊阖而望予。召丰隆使先导兮,问太微之所居。集重阳入帝宫兮,造句始而观清都。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微闾。屯余车之万乘兮,纷溶与而并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耀,服偃蹇以低昂兮,骖连蜷以骄骛,骑胶葛以杂乱兮,斑曼衍而方行。撰余辔而正策兮,吾将过乎句芒。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帘以启路,阳杲杲其末光兮,凌天地以径度。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风皇翼其承旗兮,遇蓐收乎西皇。揽彗星以为摔兮,举斗柄以为麾。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时暖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毂。路曼曼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欲度世以忘归兮,意恣雎以担挢,内欣欣而自美兮,聊蝓娱以自乐。涉青云以汛滥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思旧故以想像兮,长太息以掩涕,汜容与而遐举兮,聊抑志而自弭。
  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祝融戒而还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玄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蛟虬而委蛇。雌蜆便娟以增挠兮,鸾鸟轩翥而翔飞。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乃逝以徘徊,舒并节以驰鹜兮,逴绝垠乎寒门。轶迅风于清源兮,从颛顼乎增冰。历玄冥以邪径兮,乘间维以反顾。召黔嬴而见之兮,为余先乎平路。
  经营四荒兮,周流六漠。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鯈忽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




欢迎光临 律令堂和合文化;八字预测、六爻占卜、奇门遁甲、风水策划、预测分析、情感挽回、情感预测、情感咨询、和合风水、文昌风水、催婚姻风水、斩桃花风水、回心转意和合风水、七日和合风水、七日和合术、易学风水道法团队 (http://maoshanfashu.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