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是全国少数民族最的的省会,在这里一共生活着25个少数民族,那么这到底是那些民族呢?他们的民族文化和服饰等都有那些区别,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云南省本土居住着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25个。每一个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绚丽多姿的服饰,下面来给大家讲讲,生活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他们服饰的特征.
彝族
彝族人民在衣饰上喜深色,青壮年通常包青、蓝布帕,着黑色长袍,拴青腰带。妇女长袍及衣裤下摆、袖口、领口等,均刺有各种花纹和几何图案,中老年妇女头上挽髻,包青丝帕。而在逢年过节或大型的喜庆活动时,男子头上会扎“英雄结”,身披披毡,彝语称之为“查尔瓦”,腰上还挎上一口腰刀,显得英武、剽悍。
白族
大理白族是中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中经济较为发达,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早在3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以磨制的石斧、石刀、骨角器作为生产工具,生息和劳动在洱海地区。长期劳动形成的审美观和民族风情,突出体现在白族服饰中,白族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为贵,再配以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的披挂,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装艺术上的高度智慧。
白族服饰总体上看,男子的穿戴简洁朴素,中老年服饰较为淡雅,姑娘和小孩服饰比较艳丽。以年轻姑娘的服装为例,上衣多为白色或浅色襟衣或衬衣,紧袖管上镶有各色花边。外罩多为红色,浅蓝色为主的领褂。下穿白色或浅色长裤。腰系短围裙,镶有花边,缀有绣花图案。宽花腰带和飘带紧束腰身,头梳独辨,盘于叠成长条形的桃花或印花头巾中间,再缠以红头绳,左侧飘吊着一束雪白的缨穂,手腕上戴银质或玉石的手镯。脚穿绣花鞋。这一身打扮,浓艳而又不失庄重,线条美丽,婀娜多姿,飘然若舞,十分讨人喜欢。
哈尼族
哈尼族人民热爱生活,妇女服饰绚丽多彩,斑斓夺目,衣料以黑色、蓝色为主,个个妇女都会刺绣挑花,衣襟、袖口、裤边都要用各色彩线绣上种种图案,飞针走线,技艺精湛,色调对比强烈,并用银链、银币、银泡作为胸饰和腰饰,头上戴的是用红、黄、蓝、白各色毛线扎就的花冠,缀以各种式样的银质头饰和彩珠,喜庆节日穿在身上,满身华丽,美不胜收,形成一道特有的民族风景线。
男人的衣服相对来说要简单得多,而且大多数已经汉化。
傣族
服饰方面,曼刚寨的男人的衣服已完全汉化,他们所穿的衣服多是买来的产品。老人们多穿蓝色的中山装,青壮年则是西装、休闲装、牛仔服、运动服等。
妇女服装既保持了傣族的传统特色,又吸收了汉族风格。傣族传统的短衫和筒裙仍为女性所青睐。她们所穿上衣袖管细长,仅容一支胳膊穿过。衫身紧窄,长仅及腰,刚好在筒裙的银腰带上,以浅色居多。天冷时,外套各种彩色的毛衣、西装。
老年妇女以白毛巾缠头。中年妇女留长发,盘发于顶,用各色纱巾包头,幼女也用纱巾裹头。少女、青年妇女则梳发辫,发式和内地相同。只有在节日时,少女们才绾髻于顶略向左倾,饰以插簪,鲜花等。青年女子盘发时,头发不够长,就把一丝袜套于发上,以增加头发的长度,盘成发髻。
妇女们喜欢带手镯、戒指、耳坠、项链等,这些物饰金质、银质、玉石均可,仿制品也行。女婴生下来几天,就由家长用消过毒的针为娃娃扎耳,为带耳环作准备。对女性而言,银腰带更是不可缺少之物,腰带上饰以孔雀、莲花等各种花型。女人们认为银腰带越宽就越美。
“筒帕”在此地仍很流行,但多是中年妇女使用,很多姑娘已改背皮包。
男女老幼均喜欢赤脚穿拖鞋。
壮族
107万余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侬人、沙人、土僚等支系。都喜用自己织染的青布做衣服。斜襟短衣、长裙则是妇女们共同的装束。壮锦包头很有特色。银饰也是重要的装饰品,显得简洁大方。鞋、胸兜、背被常用五色丝线绣上各种花纹图案,色彩艳丽,栩栩如生。
苗族
苗族服饰丰富多采,样式色调繁多,且以色彩艳丽而出名。早在《后汉书》、《晋记》等书中,就有关于五溪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写下了“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记载。盛赞苗族服饰足与天上彩云媲美。
现代苗族服饰男装比较简便。一般是头包头巾,上身穿小领对襟短衣,下身穿长齐小腿肚的裤子,多用青蓝二色,和本地汉族男子差别不大。黔西北苗族男装较有特色,肩上披着织有几何图纹的披肩。贵阳、安顺苗族中老年男子,还喜穿清代时的满式长衫。
女装就复杂了,有百多种样式,为国内各民族所少见。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古老形式。比较华丽,内容丰富多采,是苗族最具特色的部分。仅头饰就有几十种,在头饰上以挽发髻盘扎于头顶,上插木梳及其它妆饰物,类似云髻为多,其中也有差异:如安顺、镇宁有的挽偏髻于头右上方,黔东南是挽髻于头顶中央,黔西南有的挽螺旋髻于额顶,贵阳地区有的扎蓬髻类似盘边帽,有的扎成狭长的船形髻,有的则在头髻中扎上两头向上的大牛角梳。黄平的少女头上戴金紫色的小平帽。惠水、平坝地区有的戴青色尖帽。遵义苗族妇女包头巾。平布宽圆,上覆盖绣花红巾,周围缀以数十条珠垂链,有如古代皇后的垂帘巾,美观而又高雅。在衣饰方面,其共同点是上身穿窄袖、大领、左右衽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着百褶裙。裙长不一,以长齐小腿肚为多,也有的长到脚背,短的仅齐膝。雷山、丹寨接壤一带有长不盈尺的“超短裙”。裙子花饰有素净、浓艳等不同风格,如黔东南喜紫黑色,遵义喜紫红色,贵阳喜青色,白花色,威宁喜红白相间。贵阳、安顺等地有的喜穿蜡染裙,有的喜用色布拼镶裙子。
傈僳族
傈僳族妇女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通过服色可辨别所属支系。
白、黑傈僳族妇女,穿右衽上衣,麻布或黑丝绒长裙。已婚妇女戴大铜耳环,头上以珊瑚、料珠串缝为帽,胸前戴玛瑙、海贝或银币。花傈僳服饰鲜艳,妇女头戴花布头巾,耳坠大铜环或银环,穿及地的长裙。各地傈僳族男子喜用青、黑、蓝、白色布作包头,穿自织的麻布长衫或短衫和及膝的裤子。成年男子左佩砍刀,右挎弩弓和用熊皮或猴皮做成的箭包。
傈僳族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已婚妇女则多喜欢头戴珠帽“额勒”。 “额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贝 、小铜珠编织而成的精美头饰。制作方法是:先选十几个直径约2厘米的白色海贝片,把它们钻出小孔,用线平穿成一个能套住后脑的圆套。海贝圈上半部分的贝片下面系上一个小铜珠,然后再将小铜珠横穿成串。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以脑后海贝串、额前铜珠串为上下两边,以红白两色珊瑚、料珠串为中心的帘式、半月形珠帽,戴在头上正好能将头颅和两侧耳鬓罩住。妇女们戴上“额勒”,头顶上的片片海贝如同银月高悬在上,下面的串珠,宛如众星捧月。最下端的铜珠,嵌在前额,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华美、尊贵之感。这是傈僳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心爱之物。
回族
圆顶白帽,用白布缝制而成。帽口比帽顶略大,边缘浅,以能戴到上耳根部为宜。一般为里、面双层,有的在帽顶添上阿文。威宁回族中圆顶白帽,是男子服饰的标志。阿訇和阿文学生常戴,节日时则绝大部分人都戴。
盖头和鸠尾式包头,是威宁回族妇女穿戴中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标志。盖头以青色、白色或浅绿色布料做成三角形状头巾。节日期间,部分妇女戴之。鸠尾式包头,以青色绿帕或青布包成,发不外露,中间形状似鸠尾,为回族妇女常扮头饰,稻田坝一带中老年妇女中尤为流行。
阿訇服饰,是伊斯兰教执教者的职业装饰。
阿文学生完成一定课程,掌握一定阿文知识,即可毕业出师,举行“穿衣”仪式,取得阿訇资格。传统的毕业典礼在大小开斋日,穿的衣服为绿色布料,一般款式为大襟长衫子,为老式者,在服装前后绣有经文,素雅清秀。 阿訇的通常打扮是头戴白帽,外加白包头,上装为青蓝色长衫子,系白色腰带,普通裤鞋,色调明快,素雅大方,给人以庄重文静的感觉。
拉祜族
云南境内拉祜族生活的区域较广,其服饰往往受到相邻民族着装习惯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一般说来,以拉祜纳服饰为民族的代表性传统服饰。男子服饰各地相对一致,上身着无领对襟短衣,下身穿肥腿裤,逢年过节还要打上包头。女子服饰则在不同的样式风格中展示着斑斓而有趣的服饰文化内涵。
拉祜纳支系妇女穿右开襟、齐腰处开岔、长及膝下的长袍。在长袍岔口及衣边、袖口、托肩上镶绣有较规则的菱形图案,沿衣领和托肩嵌有银泡和银珠,袖臂上有三道明显的红色条纹,据说象征着拉祜族在迁徙史上有三次大的战争。衣襟边有犬齿交错的花纹,它表示狗在人们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故以此种花纹作为纪念。袍下多穿长裤。
拉祜西支系妇女的传统服饰则为:上穿黑色无领长袖对襟及腰短衫,下着花布及红黑布相拼接而成的筒裙,裹白头巾或花头巾。短衫上臂位置有三道用玫瑰红色细毛线滚绣线,胸前则缝缀有装饰用的小银泡。下身以黑色为主色调的筒裙距裙边15厘米左右处也同样用玫瑰色线细细滚绣,线道多少不限定,以美观为原则,一般妇女都缝17道。因为缝这些线道颇费工时,所以拉祜妇女都以能自己手工绣缝为骄傲,而那种直接用工艺花边缝上的筒裙则被认为是次品,也表明裙子的主人懒惰或手工笨拙。
佤族
传统的佤族服饰均由妇女自己纺布缝制。各地的服饰细部有所不同,总体风格大致相同,均以黑色为主色调,配以红、黄、蓝、紫等亮色。男子多裹黑包头,上穿无领大襟短衣、裤子短而宽大,身佩长刀、持弩或背铜炮枪,这样的装束被认为最能体现男性的力与美。妇女身穿黑色或蓝色圆领短衣或无袖褂子;下围一块黑、红、紫、蓝、黄等颜色织成多种图案的筒裙;腰系布宽腰带和数十根细藤圈。女子头饰则因不同支系而异:布饶妇女缠黑包头,勒佤妇女头戴银箍披长发,佤崩妇女则包条纹头帕。总体来说,佤族妇女喜戴大耳环、宽手镯、细藤圈,显出粗犷的风格,是最具标志性特征的民族佩饰。佤族耳环形制巨大自不必说,更为独特的是,上了年纪的人喜欢戴长约五公分的伞状大耳筒,耳筒内可以插上香花香草或干脆用作钱包;而关于宽手镯的来源,则可以追溯到佤族先民曾将竹筒套在腕上去应对大熊袭击的传说。此外,佤族人外出时还习惯随身带上自制的挎包——“筒帕”,其不但是族内妇女攀比手艺的明证,更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
纳西族
纳西族的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尤其是女子服饰中的羊皮背饰是纳西族所特有的。纳西族服饰最早是用羊皮和兽皮制作。清乾隆《丽江府志略》载:纳西族“男子头绾二髻,旁剃其发,名为三搭头,耳坠绿珠,腰挟短刀,膝下缠以毡片,四时着羊裘,妇人结高髻于顶前,戴尖帽,耳坠大环,服短衣,拖长裙,覆羊皮,缀饰锦绣金珠相夸耀。”到清光绪间《丽江府志摘》载:“男子剃发戴帽,长领布衣,妇人结高髻或戴黑漆尖帽,短衣长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服饰也在不断的变化。
女子服饰
纳西女子服饰分为两类:第一种主要分布在丽江一带,穿着的人数较多。她们留发编辫,戴帽子或顶头帕。一般上身内穿立领右袄上衣,前幅短,后幅长,布纽、宽腰、长袖。外罩一件用棉布或毛质布料、灯心绒制成的右袄圆领坎肩。系围腰或搭裙,背披七星羊皮背饰;下着深色长裤,穿绣花鞋、布鞋或胶鞋。第二种见于中甸当地纳西族女子。她们留长发,束于脑后或编成长辫,上饰有花纹的圆形银牌。上身穿开长衩的搭襟白色麻布长衣,襟边为黑色并有彩绣,腰系黑底绣彩格且毛线穗饰的腰带。下着长裤和有彩色条纹的长百褶裙,背披白羊毛山羊皮,穿靴或毡靴。纳西女性还普遍喜戴饰品,如耳环、戒指、手镯等。
七星羊皮背饰
又称为“披星戴月”“七星羊披”,它是由绵羊皮制作而成。首先硝皮,使其柔软色白后裁剪成蛙身形状并与人背大小相当,“蛙头”朝下,在其正上方缝一块一米长,三十余厘米宽的黑丝绒,在披肩下接背带处,是两个缝上去的直径约3寸的圆形图案,下面几寸处再用五彩丝线绣上七个直径约1寸的圆形图案,称为“七星”,七星中心钉有两条细带。然后再用一对绣有蝴蝶纹饰的17厘米长、5厘米宽左右的白布做背带,就成为独具特色的羊皮背饰。
对羊皮背饰图案的形成,有不同的传说。其一认为:缀在羊皮上面的大圆图案,左圈代表太阳,右圈代表月亮,七个小圆则代表七颗星星,因而被称为“披星戴月”。寓纳西族妇女的辛勤。其二认为:纳西族东巴经及民间口头传说中都有纳西人在古时很崇拜青蛙,将其视为本民族的图腾,把羊皮剪成蛙体形状,表现的是纳西族对图腾的信仰崇拜。同时,蛙有较强的生育能力,反映在服饰上是强调妇女的生育观。
男子服饰
纳西族男子的穿着简洁,大致也分为两种情况,丽江一带的纳西族男子蓄短发,戴毡帽或缠包头。上身内穿麻布或棉布衣,外穿羊皮坎肩或披羊毛毡,下着深色长裤,束腰带,穿布鞋或皮鞋。中甸三坝一带的纳西族男子上着右袄或对襟长袖衣,衣长及腹,缠红布包头,下穿麻布长裤。
瑶族
瑶族服饰的最大特点是五色斑斓。衣料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棉布,上面装饰有花边、丝绒、绒线、银饰和料珠。
瑶族男子上身穿对襟或斜襟衣,长排蜈蚣形银扣或布纽,下穿纽裆长裤,头戴马尾编织的平顶圆帽或缠头巾。
“红头瑶”(女子)从头到脚的打扮均突出红色,红头巾系红流苏,头包上顶扎成平顶或旗形尖顶;正开襟长袖紧身衣,袖口、衣边均绣以红色为主的花纹,红腰带、红后围裙,胸前缀银排扣并吊系红色绒线;瘦腿长裤镶红边,红勾尖鞋;戴银项圈、手镯、戒指等;“白线瑶”(河口县桥河沿岸的“秀门”女子)头顶红边蓝布头帕,系白色流苏;“沙瑶”(河谷的“秀门”女子)头顶黑色沙帕,着形似汉族旗袍的黑色长上衣,窄腿裤,一般不加花边。
出门时男女背用线和马尾编织的网兜,女子背一面红一面黑的挂包。
景颇族
妇女一般着衣领周围缀满银泡银链的大襟短上衣,穿自织粗布做成的长衣统裙,颜色多为深色。老年妇女大都穿较宽的蓝色或黑色短上衣,头发挽于头顶,外裹黑色包头。
景颇族人的节日盛装就大不一样了,特别是姑娘们的装束更为精美艳丽。她们的上衣是黑色平绒缝制的紧身衫,颈项上挂银项链和银圈,腰挎红和黑毛线织的缀有许多银泡银链的挎包,小腿裹红、黑毛线相间织成的护腿,前胸和后背镶嵌着3圈闪闪发光的银泡,从银泡上向下挂着一串串银链和银饰物,有的姑娘胸前和后背还镶嵌着2排银牌。这一套装扮,真好像古代女侠,走起路来哗啦啦响,更衬托出她们的矫健美丽。姑娘们说,那些银泡和银链装饰在身上,就好像那吉祥的孔雀。姑娘们的下身着右侧开合的红色毛棉线交织的有几何形图案的筒裙,束腰带,围藤、竹制腰箍。有的姑娘头上还戴着高高的红色的毛织包头,有的姑娘烫了发,头发披散在肩上,个个都显得很精神、很秀美。姑娘们腰间腰间围上藤圈,表示她们是龙女的化身。同时,戴的藤篾圈,还是青年男子精雕细刻,用以表达爱情的礼物。
景颇族的小伙子的民族服装也很漂亮,特别是他们的头上裹着洁白的包头,在包头布的一端装饰着红色的绣球,挂在耳边格外的醒目。每个小伙子都佩戴着两件引人注目的东西:一只编织细致、装饰着小银泡、小银链的挎包,盛装酒筒、沙桔、烟草、槟榔等物,人们相见,必互递烟草,以示友好。另外就是一把挂在腰间的长刀。一般景颇族小伙子都有两把长刀,一把是平时劳动用的,一把是在喜庆节日时作为装饰的礼刀。礼刀很贵重,银制的刀把,刀鞘上面还刻着各种花纹。佩戴长刀可以显示景颇族人英勇顽强、刚毅不屈的性格,也是男性勇敢壮美的标志
藏族
女性服饰
由于藏族居住的环境及风俗习惯的差异、服饰上有一定的差别,但共同点是色彩鲜艳、华贵美丽、引人注目。女性一般上身内穿粉红、绿、白等色的立领长袖绸缎长袍,袖子特别长,舞时似彩带,外套圆领右衽、金色或银质纽扣的坎肩。坎肩领口,襟边镶有很宽的锦缎,腰间系宽彩带,并配彩条围腰或毛质搭裙。下穿黑色长裤,穿高筒藏鞋或黑布鞋,由于天气寒冷,她们的衣料除用棉布外,还使用羊皮、水獭皮、狐皮以及羊毛、牦牛毛制品缝制。喜配戴耳环、护身符、玛瑙项链、银链、银镯等饰品。
男性服饰
男子头戴毡帽或皮帽,上身内穿色彩鲜艳的长袖立领右衽短衣,外穿大领右衽长袍,其穿着独具特点。要先将衣领顶在头上,使长袍及膝盖,系上色彩鲜艳的绸子或毛线编织的饰有多个口袋或雕有佛像等图案的腰带,然后让袍的上部滑落腰间,再将两只袖筒交叉扎于腰前。如果天气变冷,又可把上半截穿上。这种穿戴,既自由,又适合当地的特殊气候。腰带上还往往挂一把腰刀,并挂上小匕首和银筷筒。下穿深色长裤,脚穿皮或毡缝制的长筒靴,并将裤管紧扎靴中。许多男性也喜配戴耳环、项链、手镯等饰品。
藏族穿戴饰品众多,主要原因是其祖先一直以游牧为生,并常随季节变化而迁徙,携带行李不便,因而就把自己的财产换成值钱的饰品或贵重的礼服穿戴身上,这样既方便又能显示自己的财产和身份。这一风俗一直沿袭下来,但今天不再是为了方便迁徙,而更多成了装饰。
布朗族
现代布朗族的服饰,其形式基本相同,但也略有一些差异。临沧、思茅地区布朗人的服饰,男子穿黑色大面襟短上衣,下穿肥大长裤,头缠青色或黑色包头,有的还戴手镯,赤足。妇女头缠一丈多长的青布包头。施甸县妇女还把包头折叠成三角形,接近额头处系着用线串成的各色玻璃珠,上身穿蓝布高领大襟上衣,领边绣以花纹,左襟镶有三条各色花纹,袖口用红、黑、绿色布条镶边,上衣外还套一件对襟短褂,钉上十五对或二十对布扭扣。妇女下身穿著统裙,腰间拴腰带,小腿上缠护腿布,戴银环和银手镯,牙齿染成黑色,赤中。西双版纳地区的布朗族男子,上身穿黑色或青色圆领长袖对襟短衫,用布扭扣于胸前;下身著黑色宽裆裤;头缠白、黑色或青色包头巾;普遍还有文身的习俗;下穿黑色统裙,裙上部织有红、白、黑三色线条,也有的年轻姑娘穿著白、红、绿等色上衣;小腿缠白色护腿布;头黑色、青色包头巾,耳戴银耳环,下垂至肩,手戴银手镯;年轻妇女喜欢佩戴各色玻璃珠,牙齿染成黑色,以黑为美。
布依族
布依族服饰多用青、蓝、白几种颜色。建国前,男子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及长裤。老年人多著长衫。近来男子服饰与汉装无异。妇女服饰多种多样,镇宁、关岭、普定、六盘水一带是目前保存布依族最古老服饰的地区,妇女着大襟短衣,领口、盘肩、衣袖和衣脚边沿,皆用织锦和蜡染各色几何图案镶制。下穿百褶长裙,用白底蓝色蜡染花布缝成。自制的织锦和蜡染是布依族服饰的主要特点。只有老年人为了庄重,才用赫红布作裙身,上面再接一段蜡染花布。每位妇女通常有十几套衣裙,多则几十套。节日里都习惯于穿6件上衣,9条裙子,系1条青色或蓝色绣花腰带,显得更加娇姿艳态。同时非常讲究头饰,婚前头盘发辫,戴绣花头巾;婚后须改用竹笋壳作“骨架”的专门饰样,名曰“更考”,意为成家人。镇宁、关岭地区,姑娘喜拢高髻,形如拱桥,发上插着长约尺许的银簪,配上短衣长裙和绣花布鞋。其他地区则多著短衣长裤,或在衣襟、领口少裤脚镶上蜡染或刺绣花边。黔西南安龙、兴仁一带妇女喜用白布作头巾,系各色绣花围腰,朴实无华,典雅大方。同时还喜戴银、玉手镯、发簪和戒指、项圈,样式别具一格,颇有特色。
普米族
在普米族中,现有很多青年男女穿汉装。即使平时不穿,也备有很多套。在逢年过节、喜庆节日、消闲时穿传统民族服饰的较多。其民族服装,制作精致,色彩鲜艳,并饰有绣花。普米族有成人礼的习俗,男女长到13岁时要分别举行“穿裤子礼”和“穿裙子礼”。其仪式独具特色,一般在除夕之夜举行,届时年满13岁者按性别被召到一起,通宵唱歌跳舞,待鸡鸣时各自立即返回家中,举行“穿”的仪式。女孩由母亲带到中柱右面,双脚分别踩在象征财富的猪腰和代表丰收的粮袋上,右手拿麻线,意为将承担义务,左手拿饰品,意为将得到物质享受。经巫师向灶神和祖先祈祷后,由母亲脱下女孩的麻布童装,换上麻布短上衣和百褶裙,然后她向灶神、亲友、长者磕头,亲友送饰品、银币等给她以示祝福。男孩则由舅父带到火塘的左前方,右手拿象征勇敢的尖刀,左手拿象征财富的银圆,在巫师祈祷后,由舅父替其脱下童装,穿上短上衣、长裤,系上毛织花腰带。他向灶神、亲友、长辈磕头后,用牛角向亲友长辈敬酒,获赠羊、骡马等,以示以后牛羊成群。举行成人仪式后,就被看作成年人,可做成人打扮,并作为社会成员承担家庭、社会责任。
女性服饰
女子服饰,上穿色彩鲜艳的立领右衽长袖毛质或布质短上衣,下穿长及脚背的白色或蓝色百褶裙,裙上有少许文饰,系腰带。腰带用羊毛织成,两端有图案或长条图纹,色彩鲜艳,做工考究。腰带末梢还有大红毛线做的长长的穗,系时穗垂在左前腰下,像挂着花串,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一般外披羊皮,以白色山羊皮为贵。羊皮上端左右各缝一条带子,系在胸前。羊皮衣冷时防寒,闲时当坐垫,晚上能做被,非常实用。足穿布鞋、靴或胶鞋,戴耳环、手镯、串珠等饰物。头蓄长发,编辫子,辫子还编入牦牛毛线并盘于头上,发际缀饰红、紫、粉、蓝、红等色彩鲜艳的毛线和串珠,包布包头,包头布宽30余厘米,长达5米左右,包起来宽大如大帽。未婚女子的包头布一般为天蓝色,婚后则改用黑色。老年女性服饰色彩较深,不戴饰物。
男性服饰
男子服饰简洁大方,上身穿立领右衽银钮或布钮长袖短上衣,外罩右衽布钮长衫。一般用毛、麻、棉布或灯心绒缝制。下穿深色宽管裤,腰系用羊毛制成的白腰带或竖条纹花腰带,两端加彩绣,缠麻布裹腿,穿布鞋或胶鞋、靴等。穿左耳孔,戴一只银环,还戴手镯、戒指等饰品。出门时佩带长刀和皮口袋。普米族男子过去留长发,辫缠于头上。现为短发,戴帽子。帽子有圆形毡帽,大瓜皮帽和宽檐礼帽等种类。
阿昌族
阿昌族长期与汉、傣族人民杂居共处,服饰上也体现出对他族文化因子的借鉴。各地阿昌族男子服饰大同小异,一般穿土布对襟上衣,着大裤筒宽裤腰的黑色直裆裤。而女子服饰就各地不同了,充分体现出阿昌族服饰的多样性。除去受邻近民族影响而呈现的地域特色外,阿昌族的女子头饰最富标记色彩、蕴涵着最多社会文化意味,了解了其中的规律所在,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解读阿昌族女子的社会身份和籍贯。
梁河地区阿昌族已婚妇女打包头,阿昌语称“屋摆”。其制作方法是用塔扇树叶做成高约尺余的圆筒作内支撑,然后用长约一丈,宽九寸的黑色包头布缠绕在圆筒上,并插上绒线球花棒作装饰。新婚妇女的“屋摆”一端的长布条巾和末梢上的缨络直垂至腰间,待生孩子后才能把垂须包起来。户撒地区阿昌族已婚妇女则挽发髻于头顶,罩上青色圆筒包头。包头以塔扇树叶或硬纸板卷成的圆筒作里衬,外面用自染的青布或酱色薄纱仔细缠绕而成。腊撒妇女头上要打厚实挺阔的圆盘黑包头。她们的包头也用塔扇树叶做成的圆筒作里衬,但外面要用长约五丈,宽约一尺的黑色或青色土布缠绕,密密匝匝,约二寸多厚的大圆盘,并让包头布一端的穗须自然垂于脑后。已婚妇女的发髻多挽于头顶正中,并在右耳上方留一缕头发,从前额绕到左耳上方,然后将发梢藏进在包头里,这缕头发是已婚和未婚妇女的区别标志。
怒族
清代丽江府志载,怒族男女皆披发,并用红藤勒在额前束发,上身穿麻布短衣,下身则男子穿裤、女子着裙,无论男女老少都打光脚。到清朝末期,怒族男女着装有了更多各自的款式区别,开始接受棉布制衣,饰物渐渐多了起来,女子勒在额前的红藤也被红色料珠串成的头箍所取代了。到民国中期后,今日怒族的传统服饰样貌已基本形成。
事实上,由于支系不同,居住地邻近民族的影响不同,中国云南境内的怒族服饰可大致归为若柔模式、阿龙模式、阿怒及怒苏模式,一般以最后一种——阿怒及怒苏模式为族际区别的代表服饰。
若柔人服饰接近于白族、汉族装束。成年男子打包头,上身穿对襟衣,下身穿普通裤;女子也打包头,头饰较少,上身穿前襟短后襟长的粗蓝土布上衣,下身穿普通裤。
阿龙人的服饰显然受到了藏族、纳西族的影响。妇女带头巾,系头巾的带子要用若干种彩色毛线编成,并结成发圈套在头上;身穿麻布长衫,胸前多珠玉佩饰;下身着长裤,再自腰处围上一块长齐脚踝的怒毯,这怒毯颇似藏族的氆氇,不过花格是竖条形的,有的妇女还喜欢围上一条纳西族式的黑色多折围裙。阿龙男人的服饰穿戴则与其他地方的怒族男子相似。
阿怒及怒苏男子上身穿麻布长衫,腰系藤条或麻绳,下身裤长只到膝下,小腿上穿一副用细蔑片编成的脚笼,以防山林行走、田间劳作时被草木虫蛇伤害,如今大多数人用更舒适的麻布绑腿取代了脚笼。妇女的装束要复杂一些:上身穿白色长袖衣,外罩一件深红色、黑色或深蓝色镶花边的夹袄,下身穿一条深色的大摆长裙;头戴用珊瑚、小铜铃、贝壳、铜币等串制成的发箍;胸前挂一串串珠链和一个大大的贝壳,传统上,这个大贝壳应是男友所赠,因而女子佩挂的珠链和贝壳也往往成为其荣耀的宣言。
基诺族
基诺族男女皆喜欢戴大耳环,耳环眼较大。他们认为耳环眼的大小,是一个人勤劳与否的象征,所以从小就穿耳环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扩大。如果一个人的耳环眼小,则会被人认为是胆小、懒惰。在一般民族的服饰中,往往女子服饰比男子服饰丰富,但基诺族却恰恰相反。 基诺族男子穿无领对襟白上衣,上穿镶边无领对襟,白色麻、布褂,下着白、蓝色裤。
德昂族
德昂族服饰具有最浓郁的民族特色。男子服饰相对简单,上身多穿蓝、黑色大襟衣,下着宽而短的裤子,头裹黑、白布头巾。最能彰显民族传统服饰魅力的是德昂妇女的衣着打扮。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用黑布包头,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而长裙的花色各支系不同,中国云南境内德昂族三个支系间的区别差异就可以最直观地从这裙子的颜色和纹案上辨识出来:“红德昂”(“布雷”支系)妇女的长裙下摆织有一段宽约16—20厘米的火红色横条纹,鲜艳夺目;“花德昂” (“梁”支系)妇女长裙上织着匀称的蓝、红色宽线条横纹;“黑德昂” (“汝买”支系)妇女的长裙则以蓝黑色为底色,间织着红、绿、白等色的细线条。
德昂族妇女身上的腰箍,则是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最为独特的一种饰物。德昂姑娘进入青春起后,就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还刻有纹案或包上银皮、铝皮。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续,而且这古俗的后面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说这腰箍是男人们为栓住女人而发明的。如此饱含情意的饰物,也就成了恋爱中的小伙送与心上人的信物。再作引申,就意味着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就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得到公众的认同。
此外,德昂族男女服饰都喜欢以五彩绒球作点缀。男子包头巾的两端、胸前,妇女衣服的下摆、项圈上,乃至男女青年耳坠上和筒帕四周,都上下飞舞着彩色小绒球,成为民族传统服饰中颇引人注目的亮点。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是长袍,但兴蒙乡蒙古族由于从事农耕不便,而逐渐改为短装。由于受汉族的影响,除老年女性外,其他人大多都穿汉装,只有节庆时才会换上民族服装,而男子的服饰则基本汉化。传统服饰主要体现在女装上。云南蒙古族青年女子留长发,在脑后编成两条辫子后绕到额前交叉,用玫瑰色粗毛线缠绕固定并形成状如长条花的装饰。让发辫末梢自然地翘在两边,辫尾扎两个丝线红缨叫“喜毕”。青少年时期戴凤冠帽,结婚后不戴帽子,用一块青布折成包头,叫“撮务施”。婚前,母亲要为女儿准备“喜毕”和“撮务施”作为礼物,生小孩后发辫要全盘绕在头顶上,用包头帕盖严不外露,也不再戴“喜毕”。女性上装一套共3件,颜色不同,长短衣相间称为“三叠水”。最里面的一件贴身衣,用浅色布料制作,对襟或右衽,高领,袖长至手腕,衣长及股,领口、袖口用花边和彩布镶饰。中间一件颜色鲜艳,高立领,领边花边镶饰特别漂亮,圆摆,长及臀下,宽袖管,长及肘部,袖口用颜色对比强烈的彩布拼接镶饰。最外一件是及腰的对襟宽肩短坎肩,无领无袖,用深色金丝绒、灯心绒等制成,坎肩左边钉一排小型银制圆纽扣,右边钉若干个小碗口大的圆形银纽扣。坎肩只扣领口的一颗扣子,银扣只起装饰作用。裤子多为深色,腰间扎一布腰带,腰带的两头均有花边图案,使之从第二层衣服下露出来,坠于臀部。穿绣花鞋、布鞋。穿着时还喜配戴各种饰品。
男子在节庆时喜穿北方蒙古族式长袍,但结构是单层的,一般用天蓝色的布料或绸缎制作,穿时扎暖色腰带,缠各色包头,穿黑色长靴。
水族
水族服饰是水族人民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反映。服饰的演变与历史的发展及地域有密切的联系。
男人服饰 “丈夫衣服有衫袄,大口裤,以锦绣及布为之”。作为“东谢蛮”居民之一的水族,其服饰也与这记述相同或相似。其发式为“男女椎髻,以绑束之”,可见服饰巳有相当的进步。在清肛之前亦留满长发,绾结于顶,穿和尚领无扣的长衫。清肛时受强化改装的影响,年长者剃发留辫,多数戴瓜皮帽,身着大襟无领阔袖的青蓝争长衫,内衬白布短褂,下装为青蓝色宽筒便裤,脚穿猫头鞋或翅尖布鞋。冬天穿棉长衫和夹裤。青壮年亦剃发绾辫盘结于顶,用青白布包头,上身穿大襟无领短上衣,少数穿长衫,下身穿直筒便裤,脚穿布袜和元宝盖布鞋。辛亥革命之后,绝大多数男人剃去发辫,衣服大多改用布扭扣。中青年多穿对襟便服,年长者多穿无领的布扣长衫,多用青蓝头帕包头。这时期的衣饰与汉族、布依族大体相似。此后,短衣盛行,同时戴马尾帽、遮阳帽也较普遍。
妇女服饰是最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晚清时,年长妇女多绾好结于顶,用青方布包头。而在唐代时,则与东谢蛮大多数居民一样,“男女椎有趣,以绯束之。”清代。多穿对襟无领阔袖银扣的短上衣,下装多为百折裙,有的还扎裹腿,并且在前后系上两块长条腰巾。长衫上装、便裤下装逐步推广。脚穿翅尖鞋。中年妇女大多把长发梳成一把盘绕于顶,外包青白布长条头巾,盛装时常绕结于顶并插上各种银饰口。脚穿翅尖鞋、穴花鞋元宝盖鞋或绣花鞋。
现在,水族妇女服饰较过去有了变化,未婚青年喜用浅蓝色、绿色或灰布作便服长衫,常以蓝、绿色的绸缎作为上衣的上料。衣身衣袖比过去收缩,显得较为贴身。衣、裤的边缘不作任何装饰。胸佩绣花长围腰,常用青白布条巾包头,显得淡雅素洁,开朗明快。巳婚女子的袖口、环肩至衽口吸裤脚,都以一道蓝杆花边作装饰。同时,坎肩、袖口、裤脚要镶上斜面青布大绲边,外缘又镶上两条绲条。头饰,是将长发梳成一把盘于顶,再从右侧插梳子加以固定并作装饰。这类服饰分布广及三都、独山等地,因此有人称为现代水族妇女的服饰代表。与这类服饰相近的是居住在榕江、雷山、都江等地的妇女服饰,只是衣脚幅面较窄,摆岔高,年青妇女多用花格方巾包头。都匀市王司地区的妇女喜穿右衽短上衣,拴绣花短围腰,用长巾包头之外,还用一匹白毛巾横扎。年长的妇女穿青蓝布加绲边、绲条和蓝杆花边长衫,衣身衣袖较肥大。而九阡、荔波等地的妇女,多以纱质细匀,染工深透的青布制作青一色的上下便装,并用青紫色毛巾包头。这种装束显得典雅、古朴、庄重。
杂居地区,妇女的服饰往往与相领的民族服饰有更多共同点的过渡服饰。
满族
云南满族的穿着原与北方满族没有区别,但落居云南后,由于环境改变,生产方式、生活内容、衣食住行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适应北方严寒的厚重的长衣大袍逐渐演变成了适应南方气候的服装。满族的传统服饰是旗袍,早期的旗袍男女都穿。圆领、大襟、很窄的马蹄袖。为便于上马骑射,前后左右各开一个叉。
在穿着时,男子束腰,女子则常在外罩件坎肩,并在旗袍的领边、前襟、袖口镶上花边。有的还在袖子下半截的里面,用五彩丝线绣上鲜艳的花纹图案,穿着时将袖子翻折过来,刻意露出醒目的彩绣。与旗袍相配的还有头饰和旗鞋。未婚女子常梳一独辫垂在背后,已婚女性发式多样,但都绾髻。有的绾得很高,好象在头顶立起了一座牌楼。上有各种头饰。她们的耳垂上扎三个孔,一耳戴三钳是满族的传统习俗。她们所穿的旗鞋也叫“寸子鞋”。鞋面彩绣,木质高跟镶在鞋底中间,一般3—6cm,高的达12—15cm,形状像花盆。此鞋来源于一个传说。据说很早以前,阿克敦城部落长多罗罕有个美丽、聪明、文武双全的女儿叫多罗甘珠。河对岸古顿城城主哈斯古罕非常仰慕她的才貌,多次求婚不成,便设毒计害死了多罗罕,攻占了阿克敦城,多罗甘珠只好带领全城人员撤退。在绝境中,她看到站在泥塘里的长腿白鹤,得到了灵感,便让人们砍来树木,模仿白鹤腿做成高底鞋,人们穿上高底鞋顺利通过了阻碍他们的水甸子,突袭阿克敦城,射死了哈斯古罕,夺回了自己的家园。为纪念这件事,满族女子便都穿上了这种鞋。
二十世纪初满洲贵族统治结束后,其传统服饰——旗袍并未销声匿迹,反而在汉族女性中逐渐普及,成为人们喜爱的服装。然而这些传统的满族服饰在云南满族身上已无从寻觅。住在城镇的云南满族穿和汉族一样的服装,从衣着上已无法将他们和汉族区别开来。居住在山区聚居区的满族却还有自己的衣着特点。好留长发,绾髻,不包头。也有的戴用毛线钩织的灰色、藕色或黑色的圆帽,上穿右衽立领长袖衣,布纽,衣长及膝,形如较宽大和放长的姊妹装,一般用蓝色、深灰或藏青色缝制;下穿长裤,裤脚用一长布带缠紧,穿布鞋、胶鞋等。她们戴耳环,戒指等首饰。这是较传统的服饰,青年女子已很少穿着,而多数穿现代汉装,留长发或短发,穿短衣、长裤等。老年女子上穿深色立领对襟衣,布纽,双兜,衣长及大腿上部,下穿深色长裤,脚穿布鞋、胶鞋或皮鞋。北方式的传统满族服饰,只在喜庆场合作为礼服和表演服穿着。
独龙族
独龙族的装束相对简单,白天作披肩、晚上当被盖的独龙毯是他们最重要的传统民族服饰。独龙毯一般宽约1米,长2米许,结实耐磨,多斜披背后,由右肩左腋围向胸前,在右肩处拴结,袒露左肩右臂。有的妇女用两条,自两肩斜披至膝,左右包抄向前。一条在腰际用绳系紧,遮蔽前后,另一条则自然披落即可。独龙毯用手工腰机织成。过去多用纯麻线纺制,现在妇女们喜欢用各种颜色的棉、毛线与麻线一直混织独龙毯,使其质地更加柔软,条状纹饰更加美观、大方。
独龙族男女均喜爱装饰品,男子外出时要佩上腰刀、弩弓,女子常常披挂五颜六色的串珠、胸链、耳环,甚至铜钱和银币也常挂在颈上和耳下。同时妇女出门要身背精致的篾箩,既美观又实用,为独龙女子装饰自己的组成部分。如今,曾流行一时的颈饰耳坠已在今日尚简约务实的着装风格中渐渐退场,只在中老年妇女们盛装时的珊瑚石、绿松石饰物中留下些许印记。
独龙族妇女中还曾盛行独特的身体毁饰——文面。关于文面的最初起因,恐是多方面的,如:原始宗教信仰、图腾崇拜、标志性成熟、避邪防害、区别于其他部落的人等。过去独龙江中上游各地独龙族妇女多有文面者,如今,为数不多的一些老妇脸上依稀可见的刺青,讲述着她们曾经拥有的美丽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