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明(《原道》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儒教研究中心主任)
在追求物质生活进一步丰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给自己的灵魂留一点上升空间。
【题解】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心灵的不平静形诸于外,神马都是浮云。每个人都在物质的大潮中随波逐流,而不能沉静地对待生活乃至生命。《大学》云: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当神马都变成浮云】
浮躁是现代性的特征。因为世界被分解,人也失去统一性,灵与肉不仅分离,而且以肉释灵,身体成为本体。而后现代的特征,则更是碎片化,“神马都是浮云”。浮云似的目标,令人目不暇接,套用庄子的话:“吾生也有涯而欲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显然,结局只能是夸父逐日,在饥渴中死去。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进步,只是为了这个进步我们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大?又该如何弥补?事实上,生命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的,一切的价值和意义,离开了个体这个经验主体的承担都是虚无飘渺的。
宗教或许是应对浮躁的良药之一。宗教一般建立在关于灵(指灵魂、性灵等)的基础上,也可称为灵的守护者。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以物质需要的满足为前提的,所以它应该是指向精神的、灵魂的,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
【知止而后方能定】
怎么才能在浮躁的社会中寻找心灵的安宁?或者古人的智慧可以给我们帮助。《大学》里说“知止而后能定”,“止”的原意是脚趾。“知止”是人知其所止的意思。作为目标,它是主体意识的投射或外化。不同背景的哲学家列维纳斯和塞尔,都认为意志、欲望、理想、信念等都是意向性的、目标性的。
具体到个人,定、静、安、虑、得应该从每个人的经验中得到验证。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怎么走?肯定是朝向心中的目标。又如何确立目标?最后剩下的问题必然是: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大学》中的“止于至善”,是儒家提供的选择。与《圣经》中的论述是基督教提供的选择一样。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机缘、心性做出自己的选择。这里面很难说有什么高下的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人生的整体规划,只有以这样一种终极性目标为基础,才能带给心灵深处相对稳定的平静。这个目标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是生命的最高本质——“目标”即意味着它是待实现的,是生命存在本身。
【《大学》不仅是行为规范】
宋儒把《大学》理解为“大人之学”,即成人之学,学的不再是“洒扫应对进退”等事,而是要“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个“至善”是圣希天的天地境界,是戴震说的“与天下共遂其生”。我理解“得”是指“止于至善”这个目标的确立。那么确立这个目标之后,如何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大学》有一个十分系统的论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成为作为经验个体的我们立志、志于道的起点。这里要强调的是“格”,即“感而通之”的意思。物之所以可感,是因为它不是单纯的物理事实,而是一个体现着天地生生之德灵性存在。“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体现的是宇宙生机,宇宙被理解为一个大生命体。它是有目的的,因而是有价值的,也因而是有意志的。作为其中之一员,我们如果灵性尚存,难道不会凛然有感凛然有悟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每个人都该有目标】
在这个精神流放,意义缺失的时代,身可以有家,心却在流浪。寻找一个精神家园,精彩地度过一生恐怕是很多人的渴望,而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像是在大海中失航一样,让人感到无助和恐慌。所以,对于个人来说,目标的设定与个人的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相连。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最终指向的“至善”,所以从修身开始,要求人们谨遵仁、义、礼、智、信,懂得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这对我们建立和谐社会不无益处。人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找到与自己位置相对应的进一步追求的目标。
传统社会中的目标实际是一个道德目标。说到底就是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人,应该是一个普遍的价值原则,这也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不要成为票子的奴隶】
其实,说现代人没有目标也是不合适的,很多人追逐金钱、职位、房子、车子等物质财富,这也是目标。不过目标有境界高低的不同,不同的目标指向不同的人生。现代人趋于逐物而为物所役,这是一种悲哀。物质生活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但不是最终目标。像古人一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也许有点难,但是现在我们大部分人已经衣食足、仓廪实了,在追求物质生活进一步丰富的同时,给自己的灵魂也留一点上升空间,不仅应该,同时也属可行吧?
【物欲必须有一个“度”】
造成逐物潮流,应该跟社会和个人两方面都有关系。首先,物质是人们必不可缺的生存基础,如荀子所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这是人性的一方面,人们希望过得安逸舒服,而这些必须通过物质来满足,这是人们追逐物质利益的一个诱因。但是,物欲必须有一个“度”的问题,这个“度”就与教化有关,与社会风气有关。当今社会强调所谓的“物质决定论”,势必导致物欲横流的社会取向,同时又缺乏道德引导及精神建设,这种风气将无所约束进而泛滥了。
本文撰文 晨报记者 周怀宗
经典诵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
张载《正蒙》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