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子,生活于春秋中后期,约公元前571年——488年,享年84岁。河南省鹿邑县的太清官是出生地、亳州的道德中宫是曾经隐居生活之地、涡阳的天静宫是其传人尹喜的家乡,也是《道德经》流传于世的旺地。“楚苦县,陈苦县,楚相人,陈相人”四种籍贯说具有相对一致性,虽说法不一,但都指今河南鹿邑。陈国相人是《史记》原著,今本《史记》系转抄本相对正确。“宋之相人或宋之沛人”源自对地名混乱的误解。“安徽涡阳人”的证据本身不成立。
关键词:陈国、宋国、楚国、沛地、相县、苦县、涡阳县、厉乡、赖乡。
道家创始人老子,先秦时期称其学术思想为黄老学派,实际上是肯定了《老子》传承着以黄帝为标志的中国正统国粹思想。关于老子是什么地方人,或许对理论学术研究影响不大,但汉时就有《庄子》沛人、《列子》陈人与《史记》“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存疑之语,只是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经汉初采用道家思想治国,东汉形成道教,唐李家王朝认祖的洗礼,“老子天下第一”,地位日益显赫,引发籍贯之争。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兴起,安徽涡阳、河南鹿邑大兴土木,先后建成了现代化规模宏大的天静宫、太清宫, 籍贯之争,越演越烈。走进两个县城,标注“老子故里”的骑牛雕塑不细心的人分辨不出其中差异。北京国家博物馆老子蜡像展还明确注明是江苏沛人。究竟老子是哪儿人,孙以楷教授对历史进行了梳理,他在《道家文化寻根》中归纳整理出有五种说法[1] [P36]:
1、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西汉司马迁说,见《史记·老子列传》。
2、陈国苦县赖乡曲仁里人。隋唐孔颖达说,他说《史记·老子列传》中说,老子是陈国苦县赖乡曲仁里人(《礼记·曾子问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
3、陈国相人。隋唐陆德明说,他说《史记》所载的既不是“楚苦县人”,也不是“陈国苦县人”,而是“陈国相人”。《后汉书 · 郡国志》曰“陈国相人”,还解释说:“春秋时曰相”。
4、楚国相人。东汉边韶在《老子铭》中说老子是“楚国相人”。《广弘明集》中释法琳的《十喻篇》引《高士传》也持同样看法。
5、宋之相人。清代姚鼐说。他在《老子章义序》中说,老子是宋国沛人。马叙伦《老子考》中说,宋之相人。
经过对五种说法的分析总结,孙以楷教授提出第六种说法——安徽涡阳人。但无论几种说法,归纳起来实际只有河南鹿邑与安徽涡阳两种争论,笔者认真查阅了有关材料,认为“楚苦县,陈苦县,楚相人,陈相人”四种答案具有相对一致性,虽然说法不一,但都同指一个地方,即今河南鹿邑。陈国相人是《史记》原著,今本《史记》系转抄本相对正确。“宋之相人或宋之沛人”源自对地名混乱的误解。“安徽涡阳人”的证据本身不能自圆其说。为证明上述结论,下面从所涉及乡、县、国等地理概念入手,只有正确理解这些地理概念,才能辨别真伪,解决争论。
一、厉乡、赖乡同地
《 汉语大字典》“厉”字条,颜师古注:“厉,读曰赖”;司马贞索隐:“厉、赖声相近,古多假厉为赖”。所以赖乡和厉乡是同一概念。成语“鲁鱼帝虎”,出自《抱朴子》,引用当时谚语“书三成,鲁成鱼,帝成虎”,说书经过三次转抄,“鲁”会错成“鱼”,“帝”会错成“虎”。中国古书在传承的过程中,汉及汉以前都是以传抄为主要手段,抄写者大多为普通文人、政治文人,不是学者文人,一般只关注内容、字义与抄本的一致性,而不注意保持书的原形、原样,这是先秦古文都有的通病。考古发现帛书《周易》与通行本的字形不同,字音相近是正常情况。乡名虽异,概念一致,说明无论谁抄谁,对抄写者来说,赖乡和厉乡同指一个地方。由于“曲仁里”只见一说,故乡里的地名一致,没有争议。
至于“曲仁里”一名所指,鹿邑县城东门内的老君台正门牌坊上的联语可以为证,联语为“自古永传曲仁里,天高近接太清宫”。曲仁里作为“赖乡”的下级行政单位,就应该是今太清宫镇,即太清乡宫乡政府所在地。太清宫镇在鹿邑县城东5公里处(与《濑乡记》《历代疆域表》均符合若契),旧有别名曰“犹龙镇”(解放前仍然如此称呼),取义于《史记·老子列传》孔子“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一语。更奇者,镇内西北角有一方圆数十丈的高地,当地父老相传谓之“影阳山”(这或许就是王莽新朝更名为“赖陵”的根据吧)。关于这片高地,当地民间至今流传着一段与老子有关的神话传说。或许最有说服力的是此高地本身为一条小河的发源地,这条丝毫不起眼儿的小河,当地父老至今仍名之为“赖(濑)乡沟”,贯穿太清宫乡全境,东南汇入白沟河。此水名恰好与历代文献相合。
二、苦县、相县同地,因“相”歧义
鹿邑古称“鸣鹿”、“苦”、“谷阳”、“真源”、“仙源”,元朝至元二年(1265)改为鹿邑县,县名沿用至今。春秋(前770-476) 在太清宫集西北设治相,马铺北设治訾毋,大辛集东北设治鸣鹿,今县城东设治苦,属陈国。 战国(前475-前221) 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置苦县,属颖川郡,后属砀郡。 《史记索隐》:“苦县本属陈国,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 《历代地理沿革表·卷25》:“苦,汉属淮阳国,后汉属陈国。三国仍称苦县。晋成康三年更名为谷阳。唐乾封元年更名真源。建元元年改曰仙源,神龙元年复名真源。宋大中祥符七年夏,更名卫真,全同。元初省卫真,入鹿邑,后迁鹿邑治,此属亳州”。 应该说县名沿用有准确的历史记载,没有争议。
《水经注》曰“涡水又东南屈,径苦县故城南。《郡国志》曰:《春秋》之相也” [2] [P343]。这里说明《春秋》书上指苦县为相地。《水经注》接着按涡水流径又曰“涡水又东,径谯县故城北”[2] [P345]。谯,今亳州,地理位置定位指出“苦县”在今亳州上游。这与地方志“苦,古地名,秦置苦县,今河南鹿邑” [3] [P1327苦] 记载在方位上完全一致。因此今河南鹿邑,在秦为苦县,在春秋是相地,鹿邑、苦县、相地三者同指一个地方。然鹿邑作为相地是很早以前的事,后来从春秋至汉,在今淮北市一直有一个“相县”存在,由于“相地”歧义,导致了各种争论。
《水经注》曰“相县,故宋地。秦始皇二十三年,以为泗水郡。汉高祖四年,改沛郡,治此”。“睢水又东径相县故城南,宋共公之都所也。”[2] [P359] 《山海经》注曰:“今泗水出鲁国卞县,西南至高平湖陆县,东南经沛国彭城、下邳至临淮下相县入淮。”[2] [P359]《水经注》和《山海经》指出在今淮北市有一个“相县”存在(今淮北市相山、相山区),而这个相地不是老子出生之地,为了区分这个相县与老子之相,《水经注》特意进行了加注说明曰“睢水又东南流,径下相县故城南。”指出“应劭曰:相水出沛国相县,故加下也” [2] [P345]。也就是说为了区分应劭所说的相县,把淮北相县称为下相县。关于前面提到的相县,《水经注》承认边韶的观点,书中特别补充说“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陈相边韶撰文碑。边韶《老子碑》文云:老子楚相县人。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存,在赖乡之东。”[2] [P345]另外还说永兴元年谯令长沙王阜也在同地方立了一碑,碑云:“老子生于曲涡之间。涡水又屈东,径相县故城南” [2] [P345] 。也就是说存在二个“相县”,一个是《春秋》书上说的相县,汉人认为指今河南鹿邑,秦置苦县,西汉属淮阳国。另一个是淮北相县,宋共公之都所,汉高祖改为沛郡。前一个相地(鹿邑)很早就不是行政区域名称,而后一个(淮北)相县至迟到秦汉还是行政区域名称。
关于两个相地的关系,据《元和志》和《寰宇志》载,约公元前21世纪,商汤的十一世祖相土,由商丘东迁至现淮北市相山区,筑城而居,此后地名为相城山,名为相山。秦始皇二十三年在今淮北市辖区设有相县、铚县,同属泗水郡,相城为郡治所在地。此外,《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 河甲“自嚣迁于相”,《史记》记载河甲在当王子时就住“相地”,“父母在,不远游”,这个相地应该就在“亳都”附近,而且可能是上相县。有一个大胆的猜想,由于河南鹿邑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口子”墓,而今淮北有口子酒厂,口子酒的酿造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远在春秋时期宋襄公多次歃血盟会诸侯,饮的就是当地的口子酒。口子酒的命名会不会就是“口子”家族从上相县搬到下相县有力证据。“口子墓”与“口子酒”, “上相县”与“下相县”不会是纯粹的巧合。
汉时人认为老子出生之地无论是相,还是苦,都指同一地方,即今河南鹿邑。这样不管《史记》原来是哪种记载,在县、乡、里三级行政区域名称都同指一地。唐高宗亲临鹿邑拜谒, 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于乾封元年(666年)下诏改县名为真源,寓鹿邑为真理(道家思想)的发源地。武则天称帝后,尊李母为先天太后,于载初元年(689年)下诏改真源为仙源,意为老子是得道成仙之人,而老子生地则为仙之源。这些名称都隐含承认是老子故乡,虽然已经有边韶、孔颖达、陆德明等不同说法存在,但大唐皇帝李隆基,大宋皇帝宋真宗,宋徽宗都亲自己来亳州太清宫进行祭奠,没有歧义。宋真宗拜谒后,下诏改县名为卫真,以表明他比别的朝代更捍卫老子及思想(真理)的至尊地位。宋时,涡河之滨有三个老子庙:河南省鹿邑县的太清官、亳州城内的道德中宫、涡阳城北的天静宫。从时间属性理解“太清官”的字义,“太”本身就包含着是袓庭、出生地的哲理。只是到了清代因两个相县和对沛地概念不清,才产生江苏沛人和安徽涡阳人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