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桓帝到汉献帝(一四七至二二0年)这段期间,黄老道在民间十分活跃,分衍为三支在民间传道。
一为继续于吉太平青领道的张角太平道。
一为继承张道陵.张衡的五斗米道。
一为与周易学说相结合的魏伯阳之金丹道。
前两者声势浩大,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宗教团体,而是地方强大的政治势力和军事势力。道民也不只是崇拜神仙,修长生和祈求幸福,而是幻想在大地上建立一个能够让人们生存的太平乐土。方士们在方术不验而失宠于朝庭之后,不能不转向民间活动,因而其群众基础及教义亦随之发生变化。社会动乱,天灾频仍,人民生活苦难,这是东汉末道教得以流传的好时机。人民在物质上欲得饱满的愿望破灭后,无可奈何,便只有从精神上寻求寄托,因此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在民间得以壮大起来。发动农民起义的领袖们,便利用这种声势与力量,举起宗教的旗帜,利用宗教以为联络和组织群众的工具,发动暴动,夺取政权;或者乘天下混乱,达到割据一方的目的。黄老道的另一支则是金丹道,阴长生.魏伯阳等与太平道.五斗米道分道扬镳,将神仙说与《周易》学说相结合,专事金丹烧炼,依旧探索其修仙之道。
这是历史上道教最活跃,而且是声势最大的时期,尽管这种勃兴的现象只是昙花一现,但它确有特色,而且对后世的道教有深远的影响。由于这段时期在道教上没有一致的理论体制,经典.教制以及组织均不统一,只是萌芽成长的初期阶段,故把这一时期的道教称为早期道教。
第一节∶张角与太平道
汉灵帝时(一六八至一八九年)河北巨鹿有太平道崛起,十馀年间,徒众数十万人,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其领袖为张角。《后汉书.皇甫嵩传》说∶
初,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蓄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
《后汉书.刘焉传》注引《典略》∶
初,熹平中(一七三至一七八年),妖贼大起,汉中有张修为五斗米道,张角为太平道。
《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亦曰∶
光和中(西元一七九至一八四年),东方有张角,角为太平道。太平道者,师执九节杖,为符祝,教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此人不信道。
《后汉书.襄楷传》说∶
初,顺帝时,琅琊宫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后张角颇有其书焉。
根据以上史料,可见张角太平道缘起于事奉黄老道,《太平青领书》是奉持的经书。事实上张角太平道是于吉太平青领道的继续和发展。
关于张角太平道的活动情况,史书有多处记载。《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
……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十,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传播十馀年间,徒众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华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狁将军号也。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师。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书京城市门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中平元年(一八四年),大方马元义等先收荆.扬数万人,期会发于邺。元义数往来京师,以中常侍封諝.徐奉等为内应,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未及作乱,而张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灵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隶,使钩盾令周斌将三府椽属,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诛杀千馀人,推考冀州,逐补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著黄巾为标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蛾贼。杀人以祠天。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记载∶
……八州之人,莫不毕应。或弃卖财产,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万计。郡县不解其意,反言角以善道教化,为民所归。
《后汉书.灵帝纪》记载∶
中平元年(一八四年)春二月,巨鹿人张角自称黄天,其部师有卅六万,皆著黄巾,同日反叛。安平.甘陵人各执其王以应之。三月戊申,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将兵屯都亭。置八关都尉官。壬子,大赦天下党人,还诸徒者,唯张角不赦。诎公卿出马.拏,举列将子孙及吏民有明战阵之略者,诣公车。遣北中郎将卢植讨张角,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讨颖川黄巾。庚子,南阳黄巾张曼成攻杀郡守褚贡。夏四月,……朱俊为黄巾波才所败。……汝南黄巾败太守赵谦于邵陵。广阳黄巾杀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五月,皇甫嵩.朱俊复与波才等战于长社,大破之。六月,南阳太守秦颉击张曼成,斩之。交趾屯兵执刺史及合浦太守来达,自称柱天将军,遣交趾刺史贾琮讨平之。皇甫嵩.朱俊大破汝南黄巾于西华。诎嵩讨东郡,朱俊讨南阳。卢植破黄巾,围张角于广宗。宦官诬奏植,抵罪。遣中郎将董卓玫张角,不克。……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寇郡县。八月,皇甫嵩与黄巾战于仓亭,获其师。乙巳,诎皇甫嵩北讨张角。……冬十月,皇甫嵩与黄巾贼战于广宗,获张角弟梁。角先死,乃戳其尸。以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十一月,皇甫嵩又破黄巾于下曲阳,斩张角弟宝。
又《三国志.武帝第一》记载∶
……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太祖旧兵少,新兵不习练,举军皆惧。太祖被甲婴胄,亲巡将士,众乃复奋,承间讨击,贼稍折退。贼乃移书太祖曰∶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太祖见檄书,呵骂之,数开示降路;遂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辄擒获,贼乃退走。……追黄巾至济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上述资料告诉我们,太平道首领称大贤良师,其组织单位为方,大方万人,小方六七千人,其为首者称大方.小方,师持九节杖,以符水疗病并教人叩头悔过,毁神坛,相信中黄太乙,奉持《太平经》;同时也告诉我们,太平道与震撼汉朝的黄巾起义有密切关系。
张角在太平道称为大贤良师,在黄巾军则成为天天公将军.黄天;在太平道他行符水疗病,在黄巾军则为黄天当立而战斗。张角从宗教领袖一变而为黄巾起义的领袖,太平道的徒众由叩头首过之士一变为燔烧官府的战士。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的转变?根本原因是东汉晚期朝政腐败,社会动乱,人们在苦难中寻求宗教的安慰与拯救,因而太平道的旗帜能使数十万徒众流移奔赴,并组织起来。从思想上看,太平道所奉持的《太平经》中确实包含有同情人民苦难,抨击时弊及宣扬变易的因素。广大徒众之奔赴于张角太平道,固然也是崇拜神仙,但更是赞成太平道所宣扬的理想王国,并愿为之奋斗。故张角振臂一呼,太平道便变成了黄巾军。可是起义被镇压,太平王国的理想也化为烟尘。之后,归降于曹操者又很快变成了曹操青州精锐之兵,为新的朝庭所驱使了。
或谓张角持有《太平经》,并不等于就信奉《太平经》,太平道与《太平经》并无关系。我以为这样的说法是脱离实际的。试将太平道之行事作为,与《太平经》加以对照,既以明真象,且以诠明后张角颇有其书焉《后汉;襄楷传》的含意。
太平道,其名来原于《太平经》∶卷一百二十至一百卅六中说∶太平道,其文约,其国富,天之命,身之宝。据王明著《太平经合校》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急教帝王,令行太平之道
。
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亦源于《太平经》。卷九十∶今行逢千斤之金,万双之璧,不若得明师乎;学而不得明师,知何从得发乎?治国欲乐安之,不得大贤事之,何以得一旦而理乎?(卷九十八)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蚑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
张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这些称号也是依据《太平经》卷十八至卅四∶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太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卷五十三∶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气极,然后跂行万物治也。卷三十五∶故天乃好生不伤也,故称君称父也。地以好养万物,故称良臣称母也。人者当用心仁,而爱育似天地,故称仁也。此三者善也,故得共将万物,为其师长也。卷 九十三∶天地人三相得乃成道德,故适百国有德也。故天主生,地主养,人主成。 ……三合而成德,适百国。公是尊高的称呼,将军是军事首领的称呼。
张角自称黄天,其部师三十六方皆著黄巾为标帜,也是依据《太平经》。《太平经》以奉天地.顺五行为主旨,按五行相生相制的运序,火衰则土代旺,汉以火德王,汉运衰,代汉而兴者当为土德,土色黄,故张角自称黄天,起义者皆著黄巾,以显示顺五行.应天运之意。卷六十九∶水王则火少气,火少气则化为灰,化成灰则变成土,便名为火,付气于土也。意即土将代火而旺。
张角特别注重甲子,如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以及以白土书京师寺门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按汉灵帝中平元年(一八四年)即甲子年,这是约定起义的时间,但张角特别注重甲子也还另有用意。《太平经》卷三十九∶甲,天也,纲也,阳也,欿者,子也,阴也,纪也;故天与地常合,其纲纪于玄甲子初出,……凡物生者,皆以甲为首,子为本,故以上甲子序出之也。卷四十∶万物始萌于北,元气起于子,转而东北,布根于角,转在东方……。故子者,滋也,三而得阴阳中和气,都具成而更反初起,故返本名为甲子。寓意如元气之初生,万象奂始,万物滋生,实际上就是说甲子年世上将重新开始,张角的黄天将取苍天而代之,开创一个新的朝代。
太平道师持九节杖,也依据《太平经》卷四十二∶治得天心意,使此九气合和,九人共心,故能致上皇太平也。所谓九人,即其无形委气之神人,职在理元气;大神人职在理天;真人职在理地;仙人职在理四时;大道人职在理五行;圣人职在理阴阳;贤人职在理文书;皆授语;凡民职在理草木五谷;奴婢职在理财货。卷七十一∶道有九度……。一名为元气无为,二为凝靖虚无,三为数度分别可见,四为神游出去而返还,五为大道神与四时五行相类,六为刺喜,七为社谋,八为洋神,九为家先。一事者各为九,九九八十一首,殊端异文密用之,则共为一大根,以神为使……其上三九廿七者,可以度世;其中央三九廿七可使真神吏;其下三九廿七其道多耶。九节杖颇类权杖,持杖即职可理九人九气之事,可以节制宇宙万物,可以度人得道。
张角教人叩头思过亦源于《太平经》卷九十七∶今欲解此过,常以除日于旷野四达道上四面谢,叩头各五行,先上视天,回下叩头于地。……解子过于天地也。后有过者,皆像子也。
张角以符水咒说疗病,亦本于《太平经》卷九十二∶请问重复之字何所主,主导正,导正开神为思之也。……精者吞之,谓之神也。又说∶以丹为字,以上第一,次下行将告人,必使沐浴端精,北面西面南面东面告之,使其严以善酒,如清水已饮,随思其字,随病所居而思之,名为还精养形,所谓重复之字即复文亦即最早道教的神符。吞精即吞符。所谓符水疗病,即用美酒合符吞下,以求除病。
咒,亦作祝,即神的言辞。《太平经》卷五十∶天上有常神圣要语,时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也,人民得之,谓之神咒也。又说∶祝是天上神本文传经辞也。其祝有可使神伭为除疾,皆聚十十中者,用之所向无不愈者也。但以言愈病,此天上神谶语也。又说∶此者,天上神语也,本以召呼神也。相名字时时下漏地,道人得传之,传以相语,故能以治病,如使行人之言,不能治愈病也。所谓咒说疗病,就是对病者念咒。咒文的本子叫祝谶书。
这些,都表明张角太平道是信奉《太平经》的。
由太平道而黄巾起义,被朝庭派兵镇压而告失败,而以悲剧告终。随著起义者建立臆想的理想王国梦想的破灭,太平道也渐由衰微而销声匿迹了。
第二节:张鲁与五斗米道
汉灵帝时,张角太平道徒众遍布青.徐.幽.冀.兖.豫.荆.扬八州,旁及并.雍。张鲁的五斗米道则遍行巴.蜀.汉中。
张鲁,字公祺,道教称他为系师,是天师张道陵的孙子,嗣师张衡的儿子。陵传子衡,衡传于鲁,道教称三师。五斗米道初创于张道陵,而扩展兴旺则为张鲁。关于张鲁及其五斗米道的行事作为,《华阳国志》.《后汉书》.《三国志》.《太平广记》等古籍及道书中均有记载,这里择要摘录,以为简介。
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卷二∶
汉末,沛国张道陵学道于蜀鹄鸣山①,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②,以感百姓。陵死,子衡传其业。衡死。子鲁传其业。鲁公字公祺,以鬼道见信于益州牧刘焉。鲁母有少容③,往来焉家。初平中(一九0至一九三年)以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谷道.鲁既至,行宽惠,以鬼道教。立义舍,置义米.义肉其中,行者取之,量腹而已,不得过,过多云鬼病之。其市肆贾平⑤亦然。犯法者三原⑥而后行刑。学道未信者谓之鬼卒,后乃为祭酒。巴.汉夷民多便之。其供道限出五斗米,故世谓之米道。
《后汉书.刘焉传》∶
鲁遂自号师君。其来学者,初名为鬼卒,后号祭酒。祭酒各领部众,众多者名曰理头。皆教以诚信,不听欺妄,有病但令首过而已。诸祭酒各起义舍于路,同之亭传,具置米肉以给行旅。食者量躲足,过多则鬼能病之。犯法者先加三原,然后行刑,不置长吏,以祭酒为理,民夷信向。
《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
光和中……汉中有张修⑦,……修为五斗米道。……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曰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字,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山,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实无益于治病,但为淫妄,然小人昏愚,竟共事之。
以上史料,基本上已将张鲁五斗米道的组织.经典.宗教活动等记述清楚。这里要再说明的是,沛国人张陵于汉顺帝时,客蜀学道,与当地巫道相结合,开创五斗米道。汉灵帝时巴郡巫道首领.益州牧刘焉的别部司马张修亦为五斗米道信徒。《三国志.张鲁传》裴注引《典略》∶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又《华阳国志》卷二∶扶风苏固为汉中太守,鲁遣其党张修攻固。张鲁与张修共收汉中,后来张鲁杀掉了张修,遂独据汉中,以五斗米为治。所谓民夷信向,民指汉民,夷指白虎夷,即当时之少数民族賨人或板楯蛮.《晋书.李特载记》∶汉末,张鲁居汉中,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巫觋,多往奉之。又《北史.泉仚传》∶巴俗事道,尤重老子之术。又《蛮书》卷十引《夔城图经》∶夷(白虎夷)事道,蛮(廪君蛮)事鬼。足见賨人信向五斗米道。
张鲁据汉中以后的活动情况,《后汉书.刘焉传》注引《典略》有如下之记载∶
及鲁自在汉中,因其人信行修业,遂增饰之。教起义舍,以米置其中,以止行人。又使自隐,有小过者,当修道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流移奇在其地者,不敢不奉也。
此段是说张修早在汉中传播五斗米道,张鲁独据汉中后,又在原五斗米道基础上增饰起义舍、修路、春夏禁杀、禁酒等教义。实行政教合一,颇得人民拥护,朝廷不能讨,遂就拜鲁为镇夷中郎将,领汉宁太守。韩遂.马超之乱,关中游民奔鲁者数万家,鲁遂声势壮大。据《后汉书.刘焉传》记载∶
鲁自在汉川垂三十年,闻曹操征之,至阳平,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听,卒众数万,拒关固守。操破卫,斩之。鲁闻阳平已陷,将稽颡归降。阎圃说曰∶今以急往。其功为轻,不如且依巴中,然后委质,功必多也。于是乃奔南山。左右欲悉焚宝货仓库。鲁曰∶本欲归命国家,其意未遂。今日之走,以避锋锐,非有恶意。遂封藏而去。操入南郑,甚嘉之。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慰安之,鲁即与家属出迎,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邑万户,将还国中,待以客礼,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鲁卒,谧曰原侯,子富嗣。
张鲁归降曹操,时在汉献帝建安二十年(二一五年)。按汉末四征.四镇将军地位仅次于三公。张鲁及五子皆封侯,其女嫁曹操的儿子燕王曹宇(亦名彭祖)。据《三国志.燕王宇传》∶明帝⑧少与宇同止,常爱异之,及即位,宠赐与诸王殊。曹睿时,曹宇曾一度为大将军。这表明张鲁归降曹操后,地位还是十分显赫的。明《正统道藏》力帙,有《正一法文天师教诫科经》,其中《大道家令戒》中反映有曹魏五斗米道的情况,虽托大道垂诫,却颇似张鲁之口气∶
昔汉嗣末世,豪杰纵横,强弱相凌,……是吾顺天奉时,以国师命。武帝⑨行天下,死者填坑,既得吾国之光,赤子不伤。身重金累紫,得寿遐亡⑩。七子五侯,为国之光,。将相掾属,侯封不少,银铜数千, 父死子系,兄亡弟荣,沐浴圣恩。……今吾避世,以汝付魏,清政道治……。
曹魏如此宠待张鲁,实际用意在安抚五斗米道徙众,同时对其青州精锐兵之将士(原为黄巾军降卒),亦有安抚之影响。唯其因张鲁一门显贵,故亦有利于五斗米道 传播。
《三国志》∶不载张鲁卒年,陶弘景《真诰》卷四《许子从张镇南之夜解》条注云∶张系师为镇南将军,建安二十一年亡,葬于邺东。张鲁为什么会葬于邺城呢?因曹操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迁徙的汉中人也有定居于洛阳.邺城,张鲁及其僚属,带著他们的宗教组织一同北迁,张鲁至洛阳或邺城后即死去。五斗米道便因这次汉中民北迁而北传。至晋,张鲁第四子张盛徙江西龙虎山,故后来的天师道的重心便转到江西龙虎山了。
关于张鲁五斗米道的宗教内容,据《隶续》卷三《米巫祭酒张鲁题字》碑文中 说∶
熹平二年(公元一七三年)二三月一日。天表鬼兵胡九□□,仙历道成,玄施延命,道正一,布于伯气。是召祭酒张普,盟生赵广.王盛.黄长.杨奉等,诣受《微经》十二卷,祭酒约施天师道,法无极耳。
《微经》十二卷早已亡佚,其内容无从稽考。孟安撰《道教义枢.七部义》及《云笈七签》卷六,都说∶
按《正一经》云,有《太平洞极之经》一百四十四卷,此经并盛明治道.证果.修因.禁忌.众术也,……汉安元年,太上亲授天师,流传兹日。
意即张道陵曾奉持有《太平洞极经》一百四十四卷。考唐闾丘方远的《太平经钞》己部.庚部;《太平经》卷四十一.六十七.六十九.八十八.九十一.九十六.一百二.一百十五至一百十六.卷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六,多处有诠释太平洞极之经的文字。宋张君房编《云笈七签》卷六《三洞经教部》也说∶
凡君在位,轻忽斯典,然其卷数或有不同。今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今世所行。按《正一经》云∶有《太平洞极经》一百四十四卷。今此经流亡将欲尽。此之二经,并是盛明治道及证果修因.禁忌众术等也。
足见三师确曾有过《太平洞极经》。《太平经》与《太平洞极经》经名虽异,而内容基本一致。近人饶宗颐《敦煌六朝写本张天师道陵.老子想尔注.校笺》,也认为张氏(实为张鲁)《老子想尔注》多处演太平.守一,实乃以《太平经》之意旨解释《老子》。这也说明《太平洞极经》确为五斗米道主要经典之一。再者,考察张鲁五斗米道的行事作为,亦确有与《太平经》内容相同相通之处,如∶
张鲁自号师君。《太平经》中常用天师.天君称号。天师是传授道法的仙真,天君是治理天上的天神。张鲁既是系师又是一方霸主,故自号师君。
张鲁教人皆教以诚信,不听欺妄;《太平经》提倡伦理道德,尤其强调诚信,不听欺妄。这在《太平经》卷九十六.卷一百中都反复强调。
张鲁教人有病首过。修法略与角同,加施净室,使病人处其中思过。五斗米道与太平道同样信仰叩头思过即可解罪。不过太平道因黄巾起义而成戎马倥偬,故信徒是在旷野叩头思过;而五斗米道安居汉中,故能加施净室。
五斗米道鬼吏主为病者请祷,作三官手书。《太平经》卷九十二便说∶人生病,乃是天.地.水神发怒所降的灾,作手书说服罪之意,求神免罪,即可病愈。
五斗米道起义舍于路,悬置米肉以给行旅。《太平经》卷六十七.卷六十九便认为粮食财物乃天下人所公有,饥寒者皆有权力取得衣食。如果富有者不肯救穷济急,使人饥寒而死,这就是与天地为仇。
五斗米道对犯法者先加三原,然后行刑,即先原谅三次,三原后仍不改过,才给惩罚。《太平经》卷四十四.卷六十五都主张闻人有过,助其自悔,化之以渐,作法是要犯人在净室中向神叩头思过,乞求诸大神原其不及。
五斗米道主张对有小过者,可以让其自隐其过,只要修路百步,即可补过。《太平经》卷五十六至六十四便说修道路是立土功,将功可以赎过。
五斗米道规定春夏禁杀。《太平经》卷一百十五至一百十六.卷一百三十至一百五十三说,春夏正是自然身滋生繁荣的时候,这是天意时候。如果春夏杀生,这就是逆时气,不合天地的心意,灾害奸邪凶恶之事便会出现。足见张鲁春夏禁杀,与《太平经》的主张是一致的。
五斗米道主张禁酒。《太平经》卷五十至六十四便规定无故饮一斗者,笞三十,谪三日。
从以上对照可以看出,五斗米道的许多戒令规定及主张,都与《太平经》有密切关系;同时也显见鲁法略与角同,实则同源而异流。
五斗米道奉持的经典,主要是《老子五千文》.《太平洞极经》及三天正法之章符,除这些外,最重要的秘典则是《老子想尔注》。《魏书.释老志》曾说∶五斗米道其书多有禁秘,非其徒不得辄观。《老子想尔注》便是这样的秘籍之一。其内容,在宗教信仰方面,则重视奉道诫.炼养.积善成功,积精成神;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则强调要致太平.提倡封建道德.轻王重生等。由于《老子想尔注》可以说是五斗米道在理论思想及教义方面的总体现,犹如《太平经》之与太平道,故有必要在后文中较深入的加以剖析,这里姑暂置之。
第三章∶早期道教所信仰的神.仙.鬼
对神.仙.鬼的信仰,是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在教义方面的基本内容。
道教所崇奉的最高天神为三清,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上清境灵宝天尊,太清境道德天尊。但在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太平经》中仅见有后圣李君上升上清之殿之说,不见有三清之说。足见东汉末早期道教尚未完成以三清为至尊的神仙体系。由于《太平经》非一人一世之作,关于崇拜的神,尤其是至尊天神,在名称说法上也就并不完全一致。有说宇宙至尊之天神为长生大主号太平真正太一妙气皇天上清金阙后圣九玄帝君。说这位帝君姓李,实际上就是指经过神化的《道德经》作者李聃。说他是得道之大圣,上升上清之殿,中游太极之宫,下治十方之天,封掌亿万兆庶,鉴察诸天河海.地山源林,无不仰从,总领九重十叠。《太平经》卷一至十七。说他有一师四辅,一师即彭太师;四辅即上相方诸宫青童君.上保太丹宫南极元君.上傅白山宫太素真君.上宰西城宫总真王君。此外,公卿有司仙真圣品大夫官等三百六十一,从属三万六千人,部领三十六万,人民则十百千万亿倍也。说后圣九玄帝君居住于太空覆台洞真之殿,平玉之屋。描绘其殿房住处无比美好,金华之内,侍女众真五万人。这是一种说法。又有说∶三皇五帝是宇宙主宰。说天有三皇若三光,地有三皇若高下平,人有三皇若君臣民,天有五帝若五星,地有五帝若五岳,人有五帝若五行五藏。《太平经》卷六十六说∶宇宙共有九皇十五帝主宰一切。又有说∶天君为至尊天神。说只有天君方能差遣诸神,天君掌握簿疏善恶之籍,岁日月拘校定人生死。说天君无所不知,天君日夜预知,天上地下中和之间,大小乙密事,悉自知之。《太平经》卷一百一十一,说天君是宇宙之心,人身中有心神,天遥相见,音声相驿,人若违犯天君意旨,必遭天谴。又有说∶昆仑北极真人是决定人寿之神……。足见东汉末早期道教尚未建立起统一的神只体系。早期道教为多神崇拜,各地崇道者各有所崇,故在推尊方面也便说法不一。
早期道教除信奉天神外,还信奉许多神,天上.地上乃至人身中莫不有神,一切自然物乃至时间.气候.方位莫不人格化为神,也莫不有神控制。比如,四时为兵马之神,随四时气衰盛以拱邪;五行为五德之神,使人好善;东西南北中央为五方之神,又被认为是五行五帝之神,东方之神行属木,南方之神行属火,西方之神行属金,北方之神行属水,中央方之神行属土;还相信天上的星宸都是神,说天上二十八宿更值,察视人间之善恶,使善者命长,恶者自亡;还相信人体内有五脏之神,说神生于内,五脏皆有神,为善不敢失绳缠,不敢自欺。为善亦神自知之,恶亦神自知之。非为他神,乃身中神也(《太平经》卷十八至卅四)。总之,自然及自然界之一切,莫不有神。
早期道教的神仙信仰,除了物与神相互依存的特点之外,另一特点就是同其社会思想一致。如认为世人有善恶,神亦分正邪,进而说当时是邪神多.正神不得其处,故引起天道大乱,再进一步便据此抨击当□的政治,今邪人多居位,共乱帝王之治(《太平经》卷一百十二)。
以上是神的大致内容。下面谈谈早期道教信仰仙的内容。
远在战国时期,关于存在仙人.仙境以及人可求仙.登仙的传说,已经流行于我国南北。《史记.封禅书》及其它传记中也有不少关于求仙的记述,把仙人描绘成外生死.极虚静.不为物累.超脱自在的人,仙境中的生活极其美妙而神秘。早期道教继承了方士.神仙家信仰神仙的传统,在《太平经》中多处有论述,不过这些出自民间的关于仙的说法,与古史文献中对仙的描绘,似乎略有不同。《太平经》中的仙,只是人.神之间的能长生.能变化的人,而且他们也并不是那么潇洒清闲。《太平经》卷四十二说∶宇宙间有九种人,即无形委气之神人.大神人.真人.仙人.大道人.圣人.贤人.凡民.奴婢,九种人各有其职,仙人职在理四时,仙人变化与四时相似,故理四时也。又说仙人主风雨,能飞者,独得道仙人耳。这说明仙人是在神人.真人之下,在圣人.贤人之上的一种人,是能与四时同变化.能飞的人,同时又是仙无穷时,命与天连的长生者。
早期道教宣扬人可以成仙。怎样才能成为仙人呢?《太平经》卷五十六至六十四说∶奴婢贤者得为善人;善人好学得成贤人;贤人好学不止,次圣人;圣人学不止,知天道门户,入道不止;成不死之事,更仙;仙人不止入真;成真不止入神;神不止乃与皇天同形。卷九十四至九十五说∶古始学道之时,神游守柔以自全,积德不止道致仙。卷一百五十至一百七十说∶夫人愚学而成贤,贤学不止成圣,圣学不止成道,道学不止成仙,仙学不止成真,真学不止成神,皆积学不止所致也。这都说明了成仙之路在于学道积德。
仙人的生活状况又如何呢?《太平经》卷九十四至九十五说∶积德不止道致仙,乘云驾龙行天门,随天转易若循环。天上又如合呢?卷四十七说∶天上积仙不死之药多少,比若太仓之积粟也;仙衣多少,比若太官之积布帛也;囚缶之第舍弘少,比若县官(帝王)之室宅也。常当大道天居,故得入天。仙人住在天上如帝王宫殿的室宅里,穿仙衣,服不死之药。较之《庄子.逍遥游》所描绘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藐姑射之山的仙人,《列子.汤问篇》所描绘的台阶皆金玉的归墟之中的仙人,以及《史记.封禅书》所描绘黄金银为宫阙的海上三神山上的仙人,生活状况基本上是相同的,不过古传说的仙人是住在神秘的海上或山上,而《太平经》中所说的仙人则更脱离尘世,上升到了更渺茫的天上。
早期道教除信奉神和仙,还相信鬼的存在,所谓天责人过,鬼神为使(《太平经》一百十二)。认为人有灵魂,形体与灵魂合一,则为生人;形体与灵魂分离,则生命死亡。《太平经》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三说∶昼为阳,人魂常并居;冥为阴,魂神争行为梦,想失其形,分为两,至于死亡。离开形体的魂就叫鬼。人死其魂便进入幽冥,《太平经》中称为黄泉或土府,所谓恶下入黄泉。魂在幽冥要受地阴神的考察,别其善恶,所谓收其形骸,考其魂神。善者有赏,可上升受天之衣食,恶者受罚,谪作河梁山海之鬼。早期道教认为鬼是常祸害人的,思邪,致愚人之鬼来惑之,使精神鬼杀人,使主恶之鬼久随之不解,有解不止,馀鬼上之,天知其恶,故使凶神精鬼物待之,入人身中,外流四肢头面腹背胸肋……。
鬼和仙有明显的不同∶形神合一,长生不死称仙,形魂分离,人死魂分离,人死魂离为鬼;圣贤学道积德才能飞升成仙,人死魂下黄泉便是鬼;仙人理四时.主风雨,而鬼则常祸人。早期道教相信有鬼的存在,一是相信人有灵魂,二是相信有另一个幽冥世界,三是相信神可以役使鬼去惩罚人。
综上所述,早期道教崇拜天神,信奉仙真,相信人死为鬼;认为天神主宰宇宙的一切,人鬼仍活动在幽冥世界;认为人可学道积德而登仙,服不死之方而长生久视。早期道教的教理教义,便是在这样的信仰基础上滋生.发展的。
第四节∶早期道教的神学理论基础
相信天应天威.心神合一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神学理论基础。
道教所说的天,是云霄之上的神仙境界,那里有统治宇宙的天庭,也有君王.臣僚.役使。因而天也是这个虚幻的天庭及天君的统称。天君或称上皇.虚皇,是有无限权力的宇宙主宰者,说天有极大的威力,所谓天威一发,不可禁也,《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又说∶夫天但可顺不可逆也,因其可利而利之,令人兴矣,逆之令人衰,先天心意亡矣《太平经》卷五十。
《太平经》中说∶天与人有著相感相知的关系。天如镜子,照见人世的一切;日月星辰如眼睛,察看著人世的一切;天空中还有很多来来往往的神,如同飞鸟,也在察看著人世的一切。人世的一切活动与变化,天都能马上感知,并分别善恶,然后用自然现象.灾异或祥瑞来警告和预示将降临的吉凶,表示天对人的规谏.谴责或嘉奖,《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中说∶天之照人与镜无异,王者百官万物相应,众生同居,五星察其过失,相去远,应之近。天人一体。(卷三十四说)∶世上出现的种种灾异怪变,都是天对人世的规谏。可是天下共日月,共斗极,一大部乃万二千国,中部八十一域,分为小部,各一国。德优者张地万二千里,其次张地广从万里,其次九千里,……其次百里(卷九十二),天下有这么广大,国有这么多,天人之间的感应,自然也就不一样,一国有变,独一国日不明,名为蚀;比近之国,亦遥视之,其四运之国,固不蚀也。因此有德之国独乐岁,无德之国独凶年。
总之,天人一体,相感相应,自然界的现象,都是天神意志的表现,灾异怪变以及吉利瑞祥,也都是天受感应后而施加给人世的奖惩,其中包含预示和警告。这种天威天应的教义,与西汉儒者董仲舒所宣扬的天人感应说,十分相同。
关于心神相通.心神合一,讲的也是天人之间的关系问题。道教认为人体本身也是个小天地,是大天地的缩影。人体内也有君和四时五行诸神,而且与天神是相 类相通的。
《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说∶为善亦神自知之,恶亦神自知之。非为他神,乃身中之神也。人体内是怎样生神的呢?卷七十二中说,天地自有神宝,悉自有神精光,随五行为色,随四时之气兴衰,为天地使以成人民万物。这种四时五行之气入人腹中,便为人五脏精神,即人的五脏神,五脏神与体外五行四时相类,其色亦与天地四时色相应,是能够出入往来于天地与人体的,即入为人五脏神,出为四时五行神精,近则为五德之神,远则为四时兵马之神。心神在人腹中,与天遥相见,声音相闻,安得不知人民善恶乎?(卷一百十一)天君既然随时都能知道人民的善恶,那么便没有一个人不在天君的控制之下,受佑助或受惩罚。所谓五神在内,知之短长,不可轻犯,辄有文章。小有过失,上白明堂,形神拘系,考问所为,重者不失,轻者减年。(卷一百十二)。
这种人在天地中,天地亦在人体中;神在天上,神亦在体中;天君在天庭,而心亦为人体内之君,念心思神,神悉自来到。(卷九十六),专心善意,乃与神交结(卷九十八);人体内五脏神与四时五行神相类相通,这便是道教所相信的心神合一论。
道教的存思以及后世道教的修性说,便都是依据于这种心神合一论。认为只要念心思神,神便会来到,只要专心善意,便能与神交往,只要修养道德,正心诚意,便能悟性知天命,得到神佑而登仙录。
早期道教的一切教义,所谓道法.道术.道功,都是以此为其理论依据的。
第五节∶魏伯阳与金丹道
东汉晚期,奉事黄老道的方士们发生了分化,一部份走向民间,与民间信仰相结合,开创了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另有一些方士则依然活动于仕宦豪门之间,从事养生理论.方术的实验和探索,其代表人物则为魏伯阳。
魏伯阳其人,正史无记载。宋曾慥《道枢.参同契》注∶魏翱字伯阳,汉人,自号云牙子。
古籍中最早谈到魏伯阳及其著述《参同契》的是葛洪《神仙传》∶
魏伯阳吴人也,本高门之士,而性信道术。……作《参同契》.《五相类》,其说如似解释《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
唐刘知古《日月玄枢篇》亦云∶
抱朴子曰∶魏伯阳作《参同契》.《五相类》凡二篇,假大易之爻象以论修丹之旨。
后蜀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序也说∶
按《神仙传》∶真人魏伯阳者,会稽上虞人也。世袭簪裾,唯公不仕。……得《古文龙虎经》,尽获妙旨,乃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密示青州徐从事,徐仍隐名而注之。至后汉孝桓帝时.公复传授与同郡淳于叔通,遂行于世。
《隋书.经籍志》不著录,《旧唐书.经籍志》始有《周易参同契》三卷谓∶
汉魏伯阳撰,按《神仙传》∶伯阳,会稽上虞人。……修真养志,约《周易》作此书,凡九十篇。徐氏笺注。桓帝时以授同郡淳于叔通,因行于世。彭晓为之解。……按唐陆德明解易字云∶虞翔(虞翻,字仲翔)注《参同契》言字从日下月。今此书有日月为易之文,其为古书明矣。
宋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附黄瑞节序也说∶
朱子曰∶《参同契》文章极好,盖后汉之能文者为之……。
以上资料及其它有关资料看,魏伯阳作《参同契》,大都肯定,无异议;其成书年代,大祗在汉桓帝时。由于确定作者与成书之时代至关重要,有必要进一步作考证。葛洪《神仙传》中说∶世之儒者,不知神丹之事,多作阴阳注之,诛失其旨矣。既然晋时已有《参同契》注本,则显然《参同契》为魏晋以前的作品。又有关古籍皆谓魏伯阳传授《参同契》于同郡淳于叔通,按淳于叔通为汉桓帝时人,曾仕洛阳令,史传有记载;南朝梁陶弘景《真诰.稽神枢》也记述∶定录府有典柄执法郎是淳于斟字叔显(亦名翼,字叔通。见清颐怀三《补后汉书艺文志》),主试有道者,斟,会稽上虞人,汉桓帝时作徐州县令,灵帝时大将军辟椽,少好道,明术数。原注云∶桓帝时上虞淳于叔通受术于青州徐从事,……以知术故郡,举方正,迁洛阳市长……。都说淳于叔通于汉桓帝时受《参同契》,足见《参同契》成书最晚当是汉桓帝时。又唐陆德明《周易释文》及宋俞琰《席上腐谈》皆言虞翻曾注《参同契》,按虞翻为三国吴人,这也表明三国时《参同契》已行世。据此,可以肯定魏伯阳为顺帝.桓帝时人,成书大约在汉顺帝与桓帝时代。肯定了魏伯阳及《参同契》的成书年代,则亦即明确了东汉末存在有以魏伯阳为代表,以炼丹术为中心内容的金丹道。
《周易参同契》一向被认为词韵皆古,奥雅难通,连朱熹也说∶用字皆根据古书,非今人所能解,以故皆为人妄解。有说它是谈外丹的,有说它是谈内丹的,有说它是谈房中术,有说三者兼而有之。究竟其中心内容是什么呢?五代彭晓《参同契解义序》说∶
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同易》理通而契合也。其书假借君臣,以彰内外;叙其离坎,直春汞铅;列以乾坤,奠量鼎器;明之父母,保以始终;合以夫妻,拘其交媾,譬如男女,显以滋生;析以阴阳,导之反复;示之晦朔,通以降腾;配以卦爻,形于变化;随之斗柄,取以周星;分以晨昏,昭诸漏刻。莫不托易象而论之.故名《同易参同契》云。
彭晓《同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说∶
公撰《参同契》者,谓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故托易象而论之。……故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真铅为药祖,以玄精为丹基,以离坎为夫妻,以天地为父母,互施八卦,驱役四时。分三百八十四爻,循行火候,运五星廿八宿,环列鼎中。……公因取象焉。
魏伯阳的表达手法是寓言借事,隐显异文(彭晓《参同契解义序》),运用了一系列《周易》爻象以为象徵性符号,其它还有许多天文律历.图谶.房中的术语,这都不过是假借.比谕,以言炉火炼丹之事。正因为有许多比谕,故而也涉及行气导引及房中术,究其核心内容,则仍然是烧炼金丹。魏伯阳《参同契》之要旨,不外以阴阳之配合变化为理论,阐明作丹的原理与方法。为自神其教,不愿直说,所谓恐泄天机,故借《周易》之宏论,将天道.地道.人道之事一概笼统,日月.铅汞.男女都作为谈阴阳变化的比谕。这都不过是表达手法而已。
按炼丹术其来有自,它是在炼金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比如《汉书.艺文志》便著录有《太一杂子黄治》卅一卷;《汉书.刘向传》便说淮南王刘安有《枕中鸿宝苑秘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史记.封禅书》说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能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汉书.王吉传》说俗传王阳能作黄金;刘向《列仙传》说,上蔡人任光善饵丹;桓谭《新论》∶闻金成可以作延年药。这都表明炼金术在汉代已经兴起,而且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把炼金术与神仙术联系起来,就史料看,始于汉武帝时之方士李少君,《史记.孝武本记》说∶
少君言于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金是也。……于是天子始亲祠灶……而事化丹砂诸药齐为黄金矣。
由烧炼黄白而发展到炼金丹,并认为服丹可以延年长生。这就是金丹道。金丹道确实是出现于东汉末,如《后汉书.蔡祀志》便谓∶张陵出《黄帝九鼎丹经》,阴长生出《太清金液神丹方》;葛洪《神仙传》谓∶张陵得《九鼎丹法》,以传弟子王长.赵升;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谓∶汉末左元放于天柱山中受《金丹仙经》;又《云笈七签.阴真君传》谓∶马明生(汉灵帝光和三年死)于青城山授阴长生《太清金液神丹方》(葛洪《神仙传》作《太清神丹经》)。这些丹经,都不如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写的有系统.丰富.玄奥,特别是他使炼丹术与《周易》.黄老相结合,迈出了炼丹术.炼形术向理论化发展的重要一步。因此《参同契》成为丹经之王,魏伯阳成为东汉末金丹道的代表人物。
《参同契》所依附的理论思想,不外京氏《易》说.图谶之学.黄老之辞。按京房《易传》之学,风行于汉代,推阴阳言灾异者,多引京氏《易》以解之,班固《汉书.五行志》便是如此。至东汉,京氏《易》说更益以谶纬之学相与表里,故更为风行,终汉之世,习京氏易者,每每兼善图谶及黄老之言。魏伯阳习大《易》且通诸纬候,正独先秦方士之依附阴阳五行说,炼丹术士也是在传其术而不得通的情况下,而依附于大《易》.图纬.黄老的。宋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序》说∶
《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千变万化,无往不可。
因而《易》说论阴阳变化的哲理,亦能用来解释炉火之事。
《参同契》之宗黄老,乃是标榜黄老自然之道,以金丹长老之方,为黄老自然之道,其实这不过是黄老道的传说法。
《参同契》言《易》及黄老之辞甚多,如∶乾坤者,易之门户,大易性情,各如其度,易者象也,演易以明之等等;又如前却违黄老,黄老自然,毂轴.橐龠.动静.有无.上德.下德等老氏之言。魏伯阳不过敷陈大《易》.黄老,以明金丹之道。这样,大《易》.黄老.炼丹便契合为一,即《参同契》所谓三道合一,俱出径路。这个一,即金丹道。魏伯阳使神仙传的理论与方术跨进了一大步,为后来道教的丹鼎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魏伯阳金丹道的另一特点是独尊丹道而反对其它宗教方术。
《参同契》赞美金丹道说∶
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土避于四季,守界定规矩,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薰烝达四肢,颜色悦泽好,发白更生黑,齿落出旧所,老翁复丁壮,耆妪成姹女,改形免厄,号之曰真人。
《参同契》斥贬旁门小术说∶
世人好小术,不审道深浅,弃正从邪径,却速晦不通。独盲者不任杖,聋者听宫商,没人捕雉兔,登山索鱼龙,植麦欲获黍,运规以求方,竭力劳精神,终年无见功。
哪些是魏伯阳金丹道所斥贬的旁门小术呢?《参同契》中说∶
是非历藏法,内视有所思,履行步斗宿,六甲以甲长。阴道厌九一,浊乱弄元胞。食气鸣肠胃,吐正吸外邪。昼夜不卧寐,晦朔未尝休。身体日疲倦,恍惚状若痴。百脉鼎沸驰,不得澄清居,累土立坛宇,朝暮敬祭祠,鬼物见形象,梦寝感概之。心欢意喜悦,自谓必延期,遽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举措辄有违,悖逆失枢机。诸术甚众多,千条有万馀,前却违黄老,曲折戾九都,明者省厥旨,旷然知所由。勤而行之,夙夜不休。服食三载,轻举运游。夸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长乐无懮。
认为内视.履星步斗.服六甲之服.房中术.食气.立坛淫祀等都是左道旁门,违反黄老之道,全失老君之旨。只有服食金液还丹,才能返老为婴,位证真人。
魏伯阳《参同契》对后世道教的影响甚大,皆称为丹经之王,是道教炼丹者奉持的经典著作,炼外丹.炼内丹者皆宗祖之。宋张伯端《悟真篇》就说∶叔通受学魏伯阳,留为万古丹经王。元陈致虚《周易参同契分章注》说∶丹书多不可信,得真诀者要以《参同契》为主。陈致虚《醒眼诗》又谓∶端是长生不死方,常人缘浅岂承当,铅银砂汞分斤两,德厚恩深魏伯阳。宋陈抟《先天图》亦本源于《参同契》。宋末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序》也说∶《参同契》乃万古丹经之祖。《参同契》历来注释本来很多,如∶后蜀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三卷.阴长生《周易参同契注》三卷.宋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宋储华谷《周易参同契注》.宋陈显微《周易参同契解》.宋末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序》.元陈致虚《周易参同契分章注》.明蒋一彪《古文参同契集解》.明张位《周易参同契注解》.明王文禄《周易参同契疏略》.清李光地《参同契章句》.清朱元育《参同契阐幽》.清陈兆成《参同契注》.清袁仁林《古文周易参同契注》.清董德宁《周易参同契正义》.清吴龙《古参同契集注》.清刘一明《周易参同契经文直指》。其它意释.改写.发挥之类的变形作品也不少,如∶《古龙虎歌》.《龙虎精微》.《龙虎还丹歌诀》.《龙虎元旨》.《龙虎还丹诀》.《龙虎手鉴图》.《九还七返龙虎 金丹析理真诀》.《金丹金碧潜通诀》.《金碧五相类参同契》.《龙虎九仙经》.《参同契五相类秘要》.陈抟《指玄篇》.《阴真君还丹歌》.刘知古《日月玄枢篇》.刘海蟾《还丹赋》.张紫阳《悟真篇》.薛道光《还丹复命论》.陈楠《翠虚篇》.都是演释《参同契》的流变之作。 足见以魏伯阳《参同契》为主要经典的金丹道,自东汉以后便绵绵相传,成为后世道教的丹鼎派。
结语
东汉末,黄老道分衍为三支。一为张角之太平道,主要经典为《太平青领书》(《太平经》)。后因酿成黄巾起义,遭朝廷讨伐,太平道也因之受到严重打击,逐渐在历史上消声匿迹。一为张鲁之五斗米道(亦称天师道),张鲁雄据汉中卅年,实行政教合一,推广五斗米道。其主要经典为《老子五千文》及三天正法之章符,其秘籍有《老子想尔注》《太平洞极经》。张鲁后来归顺曹操,很受优待,与曹魏关系密切,故五斗米道得继续流传,以后遂被视为道教的正统。另一支则为魏伯阳发挥之金丹道。其主要经典即魏伯阳所著《参同契》。使道教炼养方术向理论化发展迈进了一大步,奠定了后世道教丹鼎派的理论基础。
由于这是道教形成后的第一次兴盛时期,为后世道教组织,规制以及符籙.丹鼎两派打下了初步的基础,故一般称之为早期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