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洞真決疑經
一名《太上決疑經》。其經與《元始天尊說玄微妙經》同卷。經稱元始天尊與太上道君及十二億高真上聖集會,天尊告諸大眾中有疑未了,可隨意問難。太極法師徐來勒、天真皇人、上相青童君等三人先後質疑,天尊一一作答。故名《決疑經》。經中本文以問答的形式,論述何以為正道、正經、正教、初學道者修習正法之階梯、修習正觀登頂之相,解答戒、出家、隱處山林、念道、念經、念師以及何名善欲之心、何名造事名師等。如天尊答正經曰:〝若有經文具十二印應三洞者,是名正經,自此之外,皆名邪法,不可受持〞。接著分述十二印之含義,大要以為世間有為之法皆悉無常,即生即變,即老即滅〞。惟有出世升玄至道常住,湛體自然,無生無滅,離有為相〞,故能真一妙智,自在無礙〞。對初學道者修習正法之階梯,天尊認為始學之人,未入定位,當先修十行,以為階梯。如交接善友、敬事明師、誦經受戒、出家靜修等等,最為重要者為生信樂心〞,堅信大道是生王〞,經教是妙醫〞,法師是真父母〞。在解答出家時,謂出家〞有二義:一出恩愛之家,即別父母妻子到山林修道;二出諸有之家,即指信根已立,學靜入空,離三界愛,登入九清〞。其經最後由太上道君告四座大眾,使知一切諸法,皆是空寂相,學者當識無常,各自求度,離生死苦。收錄《道藏》洞真部本文類。
正文:
尔时
元始天尊在协晨灵观崚嶒之台,与太上道君及十二亿高真上圣俱坐白玉狮子之座,具宣秘要,开阐妙门。自非天尊同业共行入道界人,不预斯集。
是时天尊放五色微妙光明,遍照十方一切国土,光中演出种种类音,各随风俗,闻者皆解。宣说诸有悉是无常,烦恼秽恶无自在者,须臾变灭,犹如梦幻。汝等咸应生厌离想,虽寿亿劫不体道妙,终必死坏。三清众圣,念念无常,是故世间无可保者。 元始天尊为汝等故,权见应身,教导汝等,并得开度;诸未度者,为后世缘,功成事遂,誓愿克满。今当反神,还乎无为湛寂、常恒不动之处。汝等若有疑网之心,悉来启问,当为演说。是吾最后委诀之辞,宜各及时,勿怀忧悔。复以神力震动大地,周回旋转,惊骇物心。当尔之日,三恶众生皆得休暇,人天之报各蒙增益,无诸苦恼障难之事。莫不一时远近俱集,其众无量,不可胜言。是时大众咸同一心,瞻仰道君,目不暂眴,稽首兴悲,而说偈言:
元始无上天人师,今舍大慈离生死,
独反善寂妙一源,不住世间济尘滓。
真智淳浄无碍身,譬喻言辞莫能拟,
非是我等所知见,何能观之悟玄理。
我等始发上乘心,犹如初生小犊子,
唯赖应身大悲牛,法乳饮餧成壮齿。
天尊应现无比身,一切含生所怙恃,
云何一旦弃本誓,世间孤露失依止。
善哉世眼大道君,了达真应无终始,
愿为劝请元始尊,覆护众生如父母。
太上道君为众生故,从座而起,稽首天尊:惟愿大哀,愍伤一切,久留妙应,常住世间,教导利益,使得成就,咸蒙起度,普入法门。
元始天尊大悲薰心,答道君曰:乃能忧念一切含生,随顺世间,请我住世。道君,当语此众之中未入定者:自我得道以来,经无量劫,常在世间,未曾舍离。若应度者,常见我身;运会迁移,则不能见。此劫众生,机宜所感,当由道君而得度脱。是故我今升玄入妙,汝等肉眼不能见我真实之身,谓言灭尽。但修正观,自当见我,与今无异。若于空相未能明审,犹凭图象系录其心,当铸紫金写我真相,礼拜供养如对真形,想念丹到,功德齐等。所以者何?身之与像俱非实故。若能明了非身之身,图象、真形理亦无二。是故敬像随心,获福报之轻重,唯在汝心。贫穷之人,泥木铜彩随力能办,殿堂帐座、旛花灯烛称力供养,如事我身。承此因缘,终归正道,必当与我期在大罗。复告道君:诸大众中有疑未了,随意问难,当助教诲,令速悟解,勿使失时。
太上道君举手告众:我奉天尊垂慈教勑,令使汝曹庾所未悟,各宜知之。是时太极法师真人徐来勒,于大众中从座而起,到太上前,长跪启曰:臣以有幸,预接尊颜,加见训示三宝洞极,位忝上真法师之任,过蒙甄录,未可为喻。今奉告命上问天尊,诚非愚讷,所能启请。然臣既任法师,方宣正道,兼蒙教令,不敢藏情,辄欲谘问。惟愿弘慈指诲可不进退之义,伏惟诫示。
太上道君告来勒曰:汝积功累德,致上圣显征,作****师,开导后学,有疑请决,正是其人。时徐来勒敛容正服,安庠雅步,于大众中犹如弟子在栴檀林,从容无畏;承道圣旨往诣天尊,五体投地,叉手作礼,悲感涕泪,上白天尊:向于光中,已奉教命重礼道君,上宣劝督。不揆愚浅,辄欲谘问,惟愿天慈必赐哀许。
于是天尊欢喜,答曰:善哉,善哉。汝有所问,甚得机宜。汝今善听。譬如国王统领天下,具足七宝种种库藏。是王有时巡行四海,以自娱乐,普益黎氓。储君承统,绍宣洪业,加以委寄。有大智臣,赞扬正治,利安臣民。我亦如是,运御一切为****王,欲巡至妙升玄之域,以正观心导三清众。悉以正真秘密宝藏委付道君,拯恤贫穷无善财者,班锡功效精进之人。复欲普令诸真大圣共弘正道,随机所称,各开利益;亦如国王所付之臣,必选深智堪委寄者,然后付之。汝亦如是;又于无量微尘之劫,舍欲守真,精进猛勇,智能明了,福德薰修,故能发无上心,谘论****。我以圆足具福慧故,善能释汝疑惑之心,知汝堪受甚探秘藏,辅助道君弘道利物。
于是太极真人白天尊曰:敢问委世正法流行,所说言辞随从世典,天魔异道添糅真经,语以义求,云何分别?愿示其要,使将来世无留碍心。
天尊曰:道本无言,亦无文字。但为世间无明众生愚痴触壁、悬心寘道无由悟解,故立世典,渐启童蒙;乃寄语言宣示正道,假借文字著述经图。语字乃同,非复流俗。子欲识者,当一心听:有十二印,印我正法。若诸教中有此法印,即是正经;无此印者,即是邪说。何等十二?
一者,世间有为之法,皆悉无常,即生即变,即老即灭,逝水电光、骏马飈风莫之能比。诸夭寿限,期满亦谢,随业流转三恶道中。大期死坏,易可知觉;变易无常,世不能了。三清之人,见生灭相,觉无常苦,智明了故,体无相故,以智能故,能知能觉;忘不著故,不以为苦。而是任放,恬愉安乐,悬解未圆故,随念生灭。
二者,一切世法皆无有我,不自在故,非真实故,相因待故。
三者,世间有心之法,皆悉苦恼。何以故?可逼迫故,可违逆故,无常迁灭故。苦有二种,一麄一细。云何为麄?一切受生,老病死坏,冤家合会,恩爱分离,所求不称,是名麄苦。云何为细苦?即细无常,念念损坏,真是苦恼,人不能知,是名细苦。
四者,一切世间不净秽恶,亦有麄细,麄者可见,细不可知。如世肉身,皮肤血脉,大小不浄,尸形臭烂,是麄不浄;烦恼结漏,慧者弃薄,是细不浄。
五者,万物皆是空,无性无实故,假众缘故。
六者,出世升玄,至道常住,湛体自然,无生无灭,离有为相。
七者,真一妙智,自在无碍,神力所为,随意能辩,故名大我。
八者,离二无常,不受诸授,心相寂灭,故名安乐。
九者,真性虚通,离一切相,无染无秽,是名清浄。
十者,至道真实,非伪杂身,是金刚身,故名善有。
十一者,是世间法及出世法,皆假施设,悉是因缘,开方便道,为化众生,强立名字。
十二者,正道真性不生不灭,非有非无,名正中道。
十二法印,定我法门,随其有言,即宜遵奉。无此说者,不可修行。吾以道眼,遥于寂地观察众生,有能分别明了法印、依教行者,我即化身种种,示现人天六道,随宜施作;倏有欻无,权示接引,覆护辅持,令无留难。卿当以此正法之印,普告天人,咸使知识,按法奉行。
太极真人稽首奉命。
天真皇人避席稽首,上白天尊:我于今日欲有所问,惟垂听许。
天尊告曰:善哉善哉。恣随所问。
皇人启曰:不审初学未入定位,何所修习,以为阶梯?
天尊曰:善哉皇人。乃能为诸未悟众生,作如是问;末世男女,当得其恩。夫为学者,初修十事以为阶梯。如人沿梯,从初一桄至第二桄,乃至极顶,陛阶亦尔,自下之高。要须先习此十事法,然后乃能深入正观。何等为十事法?
一生信乐心,乃能进趣。
二近善友;遇善友故,引导其心,深信正道。
三造明师;师有妙法,广能宣告,示以要术。
四闻正教,能受读诵。
五能出家,离诸桎梏。
六受正戒,防身心口。
七隐山林,栖遁独处,永离嚣尘,修寂静志。
八念大道,真是法王,能度众生,越生死海,犹如船师,拯济沉溺。
九念经教,是妙医方,能示众生,治烦恼药。
十念法师,是真父母,善能生我,法身慧命。
因是十法,能令行人增进正解,入决定位,如陟阶梯至于极顶。
皇人又问:云何名为修习正观、登顶之相?
天尊答曰:始学之人,精修十行为方便道,学相似空;能解众生无真实体,渐悟微尘亦无真性,悉皆虚假;入一相门,坚固不退,是名登顶。如上高山,至顶得住,而无退堕。知不退已,进更修习,转得胜明,能生真道,力用增益,似于无欲。体滞著故,故名为似;入真法门,故名无欲。甚深正教,能通众生入无欲道,复名法门无欲。增长洞解真性,正见诸法无生灭相,转出生死,破诸魔众,心如瑠璃,映彻无碍,正中之正,毕竟永断,名转法輪之体,是真实智,运出三界,超踰玉清,到常寂处,故名法輪。是诸神尊得是法已,复欲令彼诸众生等,乘此正智出到道场,方便善巧如所悟说;因此巧说,今得开晓,转暗入明,由此妙教,是故复名为正法輪。如车有轮能运乘者,随意所至到安乐处,是正法輪亦复如是,能载行者至解脱处。又如国王有大轮宝,能破怨敌,是法如是,能破四魔异道怨敌,是故复名正法輪也。是名修习正解正观、登顶之相。
皇人复问:若诸大士于恶浊世欲教众生,先以何法而成熟之?愿垂告诲,得兼利益。
天尊告曰:譬如良医,善知治术,然后能治一切病苦。如此经者,即世良医,能示众生治烦恼病之要术故。所以者何?未见此经,不识众生造恶根源,颠倒病相;又不能知治断之法。如愚痴人身婴重病,不遇良医,随心自服诸余毒药,病既不愈,横夭其寿。始学之人不遇此经,亦复如是,暗习邪道以自救度,既不得度,堕三恶道。是故应当听受是经,识医良术,乃能疗诸妄惑之病,过度神仙。云何为术?行者欲度一切众生,先当入定,察其缘起、乐欲、根性差别若干:
贪欲偏重,说身无奇,不净臭秽诸恶充满,破其染爱念想之心;嗔恚多者,示四等行,使学慈仁忘我爱物,解其忿怼,令无怨恼;愚痴重障,示以法门,方便教诲,令得慧解;散乱之人,示令守一,拘魂制魄,专柔其心,学婴儿行;著诸见者,示以空相,泯其分别、计画之心;多憍慢者,示无我相、无自在力,何所恃怙而起高心,不久磨灭,终必死壤,苦恼逼迫无暂安时;以无常苦,通治诸病,常念正道,等疗众疾。
是名成熟众生之相。既成熟已,堪任为说,重玄兼忘,平等正法,入真实际,是名大乘教化之术。此经如是示善治法,是故我说喻如良医。得此经者,能识众生诸所偏病及以等病,随宜授药,无不差愈。如此人者,亦名医王。依此经故,能消众恼,是故复称为智能药。能生智能,离烦恼病,故名智能药。卿等当知,名义无量,或说因为果,或说果为因,能如说教法、为智能药者,是名因中而受果称。
何以故?能愈病者乃名为药,是智能药从正教生,是故正教名为智能药。此经非但能治惑病,亦能发生妙善之法,能使学者到常乐处、不死之宫。譬如甘露,有服之者,终无横死,长命延年;此经如是,有服行者,必得常恒安乐之命。若有不能行巧方便,学一向作解而起执滞,更增烦恼,不保长生。譬如有人,虽服甘露,不能将节,伤损药性,反致毒伤。是故应当于正法门深解方便,随宜取悟,证甘露道,是乃名为得法利益。
皇人作礼,称善复座。
上相青童君内自思惟:天尊所说十种阶梯,为如学者入道方便始是之相,我尚未了。初发意者,岂有解耶?作是念已,从座而起,严整衣冠,一心庠序;到天尊前,礼毕长跪,白天尊曰:向闻十法为修行阶梯,愚未能解,愿重告示:云何名为善欲之心?
天尊曰:善哉。上相。问有二种:一者,狐疑未解,故问;二为一切未解者问。上相已于久远劫来善解知闻,通达正法,已入道界,沐浴法流;并观空有,善知广略说法之要;为众生故,方便启请。夫说法者有二种相,一略二广。为钝根者,亦略亦广:但开一门,故名为略;若多说者,智不堪故,于一事中分别说,故名之为广;以其难悟,指掌殷懃,故名为广。为利根者,亦有广略:备开法门,是名为广;智力堪故,不须曲碎而能具解,粗释一隅,故名为略。我为皇人处中为说,初学下根理所未究。上相慈愍,为来世人启请分别,今当广示。言善欲者,承宿习因,自然而发信敬之念,愿乐三宝,欲求出世,厌恶世间。一切众生凡所为作,皆因欲生:若欲行善,则能趣善;欲行恶者,便造恶事。是欲所本,由根利钝:福果之人禀气明利,其根利故,能生善欲;钝根罪报受气浊辱,其根闇钝,则生恶欲。习欲增积,成性不移,是名分别善欲之相。
青童君曰:云何复名近于善友?
天尊曰:友亦二种,有败有成。若人劝言:人生受报,任命自然,数尽终败,非关习业。如刺头尖,火燥水湿,谁之所为?凡圣愚智,贵贱富贫,谁作之者?但能守分达其所禀,从容自足,何须苦行求学善法?矫性自伤,劳而无获,尚无见益,何道之有?作此说者,名恶知识,不可亲近,宜即远离。若有说言;一切果报由业缘来,肉眼不覩三世报相,谓言自然;此非实义,汝勿信之。当发善志,寻师问道,修行正教,为来生缘转入信根,成无上道。如是说者,名善知识,如是之人,常应亲近。何以故?是能生成法身命故,能生二世福利乐故。
青童君曰:始闻善友利益之相。云何名为造事明师?
天尊曰:师有二种,一华二实。所言华者,内无所解,外见解相,光饰诳物,令使信从,是名愚师,不可归依。所言实者,内解备故,行无缺故,衣弊履穿,谦光晦迹,外若不肖,名大丈夫。若因善友识此师者,宜往服勤,谘禀严训。若说小乘有得之义,生灭相法,有有有无,有因有果,说如是等,名为暗师。若说诸法无修无碍,无灭无生,非有非无,非因非果,而有而无,非不因果,巧解因缘,假名中道示教是法,乃名明师。
青童君曰:如是天师,甚为希有。云何名为出家之相?
天尊曰:夫出家者,义趣甚深,利益弘远。家有二种:一者恩爱,二者诸有。始学之人,既值明师,志能勤苦,执事奉承,禀受妙训。若在居家,父母妻子爱累自缠,如处囹圄,不得自在。适志从容,远近随师,询请玄业。故求父母,请别妻子,舍离居室,远游山林,依凭精舍,弃俗服玩,黄褐玄巾,舍世荣华,惟道是务,是名初出恩爱之家。既出家已,勤行斋戒,免离三涂,信根已立,学静入空,离三界爱,登入九清,是名出离诸有之家。是名出家。
青童曰:我今乃离三恶道家,愿得出离诸有家也。不审何者名为正教?
天尊曰:若有经文具十二印、应三洞者,是名正经。自此之外,皆名邪法,不可受持。当自请师,审之分别。
青童君曰:云何名戒?
天尊曰:戒有二种,一者有得,二者无得。有得戒者,三戒、五戒、八戒、九戒、十戒、二十七戒、百八十戒、三百大戒,止恶防罪,未达方便,名有得戒。止离三涂及人中苦,未入道分。若戒诸法,毕竟空寂,是名正戒。无持无犯,开正观门,为道根本。
青童君曰:云何名为隐处山林?
天尊曰:是亦二种。下士小心,常畏诸尘之所染污故,入岩阜林薮之间,避诸秽恶,静然端拱,修清浄行。上士在世,不畏尘劳,虽居世间,无所染污,犹如珠玉体性明浄,处智能世,依无相野,是名善解山栖之相。
青童君曰:云何名为念道之相?
天尊曰:夫念道者,通能制灭一切恶相,犹金刚力无所不断,犹如猛火无所不烧。念有二种:一念生身,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具足微妙,人中天上,三界特尊,是我归依覆护之处。二念法身,犹如虚空圆满清浄,即是真道,亦名道身,亦名道性;常以正念不间余心,是名念道。
青童君曰:请事要言,云何复名念经之相?
天尊曰:经有三种,大乘小乘及以中乘。系心受持,常生信慕,存想不移,审知是法,是出要道,无他杂念,是名念经。若知诸法本无文字,正观实相,达其旨趣,亦名念经,是名善解念经之相。
青童君曰:云何念师?
天尊曰:师者,父也。我若无师,不能得道。是故应当远近随逐,心眼观想,常在目前,不替须臾,无他离此,是名念师。又当正念一切得道大圣众真,通是师宝,皆能训我,是良福田,系念归依,心心相续,邪念不趣,是名念师。
青童君曰:始蒙开明,诸疑永断,来生男女,无复迷惑。礼拜毕已,依位而座。
元始天尊抗手告众:汝等当知,我之真身清浄无碍,犹如虚空,不生不灭,常住善寂大智能源。虽复窈冥,其精甚信。无量劫来证此真体,安恒不动,超绝无伦,非圣所知,非凡所解。为众生故,现应受身,游入五道,称缘开度,随宜方便,皆使悟入,应物根性,权示色像,故名应身。而此应身,亦无生灭,无有去来,常住不变;为利一切,隐显不同,发起精进,令无退转。诸所应作,皆已毕讫,所未应行,道君自了。汝诸大众真,宜共奉承,勿于我所生分别念。作是语已,冉冉升空,大众极目不复能覩。是时,众真哽咽号慕,如失父母,仰空作礼。转拜道君,而说偈曰:
无上浄妙真智身,真实无相莫能覩,
但现应体还本源,是故各怀大忧苦。
仰赖太上无极尊,犹如失母依慈父。
众生没在忧火中,惟愿时霔甘露雨,
断绝倒想恋著心,消除诸见灭邪趣。
太上道君告四座曰:汝等当知,一切诸法皆空寂相,生死道场性无差别,不应妄生去来之想。若始发意,当识无常,各求自度,离生死苦。天尊遗教,戒劝分明,努力勤修,早求解脱。勿怀忧恼,虚丧善功。说是语已,即与侍从还返玉京。诸余神仙、十方来者,各礼道君,一时而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