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孔子周游列国,处处碰壁。2500年后,孔子的名字传遍全世界。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已多达42所,还准备开设100所,甚至更多。孔子的思想有如此强劲的生命力,那么,孔子有没有老师呢?
圣人也有老师
孔子的老师是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思想家的周公。孔子年轻时就十分赞羡“周公之才之美”。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来在《古代宗教与伦理》中写道:“历史赋予古代某些人物以巨大的文化选择权能,他们的思想方向决定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后来文化与价值的方向,从而对后来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这个人先是周公,后是孔子。没有周公和西周文化养育的文化气质,孔子的出现是不可想象的。”
周公的民本仁爱思想
西周时期(成王以前),按陈来教授的看法,正处在一个中国文化精神气质得以型塑的重要时期,周公在这个时期扮演了一个决定性的角色。周公(?-前1053年)姓姬名旦,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一位襟怀坦荡,富有仁爱思想的政治家,曾与太公望即姜太公、召公奭等政治家一起,辅翼武王推翻商纣暴政。
学者们认为周公的贡献不仅在于从前所说的所谓“制礼作乐”,更在于他的思想。周公的谈话、训词与文告类文献中频繁出现的一个字就是“民”。在《康诰》中,周公要求卫康叔要像照料小孩一样保护百姓,使百姓康乐安定,“若保赤子,惟民其康”。
“人乃万物之灵”的命题最早出自武王伐商的《泰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这意味着3000年前,西周政治家已经对人自身,对人的价值以及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有了清醒的认识。
“敬德保民”,或者说“崇德贵民”以及重视民意的天命观是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思想的核心。可以说它们就是儒家作为学派产生之前的儒家思想。
孔子是儒家思想集大成者
在周公与孔子之间的500年里,富有道德色彩的人文主义在春秋各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扬。黄开国、唐赤蓉所著《诸子百家兴起的前奏》一书考察了春秋时期的礼观念、德观念、仁观念、义观念,分析比照了这一时期民与神关系的变化,还原了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黄开国认为,春秋时期重民思潮继承了西周“敬德保民”的传统,同时,也为春秋末孔子创建儒家学派提供了土壤。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性品格的人文基因正是在春秋时期定型的。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论语》中讲得最多的是仁字。辜堪生与李学林的《周公评传》一书统计,《论语》中提到“仁”字的地方多达109处。孔子的“仁”不仅仅是建立在宗族关系上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样的血缘亲情层面,还将“爱亲”推向“爱人”、“泛爱众”的层面,从而把家庭伦理上升为社会伦理。可以说《论语》就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关于人本主义的经典。
文明的发祥是多元的。从周公到孔子的500年思想历程已经清楚地表明,中国古代也有过一个人本主义发生、发育与成熟的过程。中国是一个有着人本主义思想传统的伟大国家。
欲解读孔子必研究周公
汉唐以来“周孔”并称。史学家杨向奎指出:“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以德礼为主的周公之道,世世相传,春秋末期遂有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儒家思想。”显然,要解读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形成的脉络,就应当重视对周公的研究。 |